《清平乐》宋仁宗与曹皇后先婚后爱,历史上两人感情怎么样?

德馨影视


曹皇后是将门之女,身份高贵,十八岁奉诏入宫,被宋仁宗养母章惠杨太后看中立为皇后。这段婚姻不是宋仁宗自己做主,曹皇后的相貌也并不出众,再从其终身未育子女可以看出,宋仁宗与曹皇后的感情不是很好。

历史上曹皇后知书达礼,宽容大度,以贤德闻名,但是宋仁宗更看中外貌,宠爱貌美的张贵妃,甚至想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为后。只是此举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又挑不出曹皇后是过错,只能就此作罢。


一千零一个答案


在《清平乐》中,宋仁宗在第二次立后时,曾想要立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后,无奈大臣极力反对,不得以的情况下才把曹丹姝立为皇后。宋仁宗从心理上对曹丹姝是排斥的,直接导致了新婚之夜曹皇后暗自神伤。历史中两人的关系只能说是相敬如宾。

唯一的皇权,不容他人插手

曹皇后家世显赫,在大臣的建议之下,宋仁宗极有可能为了获取曹家的支持而立曹丹姝为皇后。宋仁宗在掌握朝局后,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必然会对曹皇后有所防备。在《清平乐》中宋仁宗因为大臣建议立宗室子弟为太子闷闷不乐时,曹皇后为了帮宋仁宗解闷,请他去坤宁殿小酌几杯。仁宗以为皇后有别的企图,便加以训斥。《清平乐》中在发生地震时,仁宗看着沉着冷静,指挥有方的曹皇后,脑中浮现出的是他和刘娥的画面。私认为他在担心母强子弱的事情再次发生。

由上观之,仁宗为了社稷,必然会和皇后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其位,谋其政,性格使然

曹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必然会以宫中规矩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于谨言慎行。试想,仁宗因朝事烦闷,去找皇后述说心事。皇后严格按照宫中规矩一一答复,与朝堂无异,时间久了,仁宗自会疏远。从仁宗对张贵妃放纵的宠爱可窥一二。对仁宗来说,他需要和曹皇后相敬如宾,以为表率。至于曹皇后是不是真的貌丑不至惑君:私认为曹皇后如果不是倾国倾城,也应该是端庄大方,毕竟是给皇帝选的皇后,容貌差是说不过去的。

不论是规矩羁绊,还是内心对对方的不满。种种原因导致宋仁宗对曹皇后相敬如宾而敬而远之的结局。


5有5


随着《清平乐》电视剧热播,关于电视剧里的宋仁宗和曹皇后cp,历史上真正的情况估计不知道被人扒了多少遍。历史上宋仁宗从始至终都不爱曹皇后,确实非常宠爱张贵妃,还一度想废掉查皇后立张贵妃为后,在张贵妃死后追封张贵妃为后,张贵妃在死前没得的地位,死后得到追封得偿所愿。

曹皇后虽一生不得圣宠,能坐稳中宫的位置,在宋仁宗死后,不管是宋英宗还是宋神宗登基,都对曹皇后颇为尊重。曹皇后是一位非常有才华,不恋权势,很有贤明的皇后,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为什么宋仁宗不喜欢?

宋仁宗喜欢颜色漂亮的女子,而曹皇后长相普通

曹皇后系出名门,祖父是开国功臣,自幼聪明好学,熟读诗经,善书法,有贤德之名。曹皇后个个方面很出色优秀,但是长相普通,并不属于漂亮的行列。而宋仁宗却是一个非常喜欢颜色漂亮的人,因此不得宋仁宗的喜欢,并不是像小说里写的,宋仁宗对曹皇后的爱非常隐晦又艰辛。在刘娥死了之后宋仁宗亲政,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利,国家大事都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宋仁宗的手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忌惮和制约他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把爱深藏,毕竟喜欢一个人给他绝对的宠爱,这样后宫嫔妃才不敢欺负。

曹皇后救了宋仁宗,宋仁宗认为是曹皇后使的计,两人误会重重

1048年宋仁宗遭遇乱兵,曹皇后在旁边护驾,面对紧急情况曹皇后应对自如,救了宋仁宗,而宋仁宗却认为这是曹皇后自编自导,为了邀功和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安排的这场乱兵之戏。还想借机废了曹皇后,大臣们当然极力反对,宋仁宗也拿不出曹皇后有罪的证据,曹皇后的位置保住了,不过和皇上的心却是越走越远。宋仁宗一看无法废掉曹皇后,也不想把功劳给曹皇后,就把所有的功劳给了当时还是美人的张贵妃,张贵妃也是因此功劳晋升贵妃。这难道不能说明宋仁宗对张贵妃是真爱吗?

虽不得夫心,一直不断学习,修身养性。因为太能干,才无法得帝宠

曹皇后虽然不得圣心,但并没有像别的嫔妃那样成为怨妇。出身好是一方面,自己的能力和手段,那是自己后天学习来的,不然不得宠还蠢笨无知,那么下场就会像宋仁宗的第一位郭皇后那样,落得被废的下场。

在后宫没有了皇帝的宠爱,都已经很难了。如果自己再没有手段,根本没法生存下去,自幼熟读诗书的她,一直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也算是应了刘娥那句话,读书可以让人修身养性。处理国事也非常的恰当,在宋英中生病期间她垂帘听政,把国家政事的井井有条,由此可见曹皇后的能力。恰恰是因为曹皇后的能力太强,才会让宋仁宗有所忌惮,毕竟她的养母刘娥就是因为非常得宋真宗喜欢,才一步一步的掌权,把国家大事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不管是从公还是从私宋仁宗对刘娥的意见都是颇大。

而曹皇后的能力和手段,让宋仁宗看到了刘娥的影子,这让宋仁宗很是忌惮,加上朝皇后长相,宋仁宗在恩重上绝了曹皇后的心,以防“刘娥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