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治癒”癌症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雖然看似遙不可及。

每一次新藥上市,神藥刷屏,都是以各種曲線的形式展示出“延長”了幾個月、一年。但這是神藥嗎?這也不是“治癒”啊。抗癌的路看似還是那麼漫長。

有一種策略是,如何將那些平均有效時間只有一年的靶向藥物,用到兩年、三年,然後過一段時間再重複啟用,還有效果?這在醫學上叫Re-challenge,以此往復、循環,將癌症達到像高血壓和糖尿病那樣的控制。

下面我給大家編譯一個阿法替尼反覆使用的案例故事,一起看看給我們的啟示。


2010年9月,一名65歲的不吸菸女性因咳嗽和血痰而就醫,患者之前患有糖尿病但身體狀況良好。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患者在化療出現進展後,使用吉非替尼(易瑞沙)一個月。2014年7月阿法替尼獲批上市後(注意是國外的藥物上市時間),又開始從吉非替尼換到了阿法替尼,再次使用阿法替尼之後顯示有效,之前耐藥的阿法替尼重新復敏有效。儘管最開始有3級的腹瀉,但是2周以後就已經可以耐受,不再需要減少阿法替尼的劑量。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2015年11月,患者開始使用PD-1的K藥,也就是派姆單抗。然而出現了進行性的胸壁疼痛,主要原因是左下肺葉腫瘤壓迫肋間神經,還有頸部和左肩部疼痛的症狀。因為病情進展而停止使用PD-1。血液檢測顯示EGFR基因的T790M突變,之前的19外顯子缺失突變依舊存在。

即奧希替尼和地諾單抗搭配使用了1年之後,情況仍然比較良好。當然到這裡我們所有人都會想如果再耐藥後怎麼辦?這個時候是不是間隔化療的最佳時機呢?這個確實是值得深思的。


這個案例故事講述完了,我與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

  • 最關鍵的是,第一次使用阿法替尼耐藥之後,經過10個月的化療,患者不只是從化療中獲益,再次使用阿法替尼後復敏有效,又一次爭取了15個月的機會。

    當然需要記住的是,患者在化療的時候是沒有吃阿法替尼的,很多病友害怕不給力,恨不得將所有藥物都用上,其實就跟農村種地歇地一樣,如果一直用就不可能還會復敏,而且即便是用上所有的靶向藥物,也會逼迫出最棘手的耐藥癌細胞。而且同時使用阿法替尼和化療,患者不一定能耐受。

  • 截止文章發佈前,患者使用奧希替尼有效率仍很好,使用一年多了,後續該怎麼辦?

    其實我們知道靶向是會耐藥的,只是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如果停止奧希替尼而間隔化療,如果奧希替尼無效怎麼辦?有一個研究是,

    在奧希替尼仍然有效果,能夠對全身病灶可以控制的情況下,不停止靶向藥物,而聯合使用化療,這樣既可以清楚耐藥的癌細胞,還避免了奧希替尼再用無效的風險。(這裡請注意是靶向仍然有效果的情況下靶向和化療聯合,如果是靶向藥物耐藥了,化療時就該停掉了。)

  • 同樣的病情,有病友一兩年就將所有的靶向藥物都用上了,而且患者因為聯合多種藥物,而意志消沉,身體耐受不好。我們可以從上面這個案例故事反思很多。

癌度助力您走好抗癌的每一步。

肺癌靶向治療七年:阿法替尼耐藥後再次使用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