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一犯错误,老师就叫家长把孩子领回家中反省,这种教育方法可取吗?

龙行天下13558351

我个人是不太赞同这样的教育方法的,因为这样的方法更多的只能激化矛盾,解决不了问题。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方法,更多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制度不那么完善的状态之前,教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做决定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更多还是要保持理智的态度。

1.关于师道尊严。评论里有人提到应该尊重老师的决策,问题当中也提到老师认为学生在挑战权威,我们这里抛开这个事情(因为毕竟这里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很详细的描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有关于传统概念上对于尊重师长的问题。我赞同要尊重老师,但是同时,我认为也应该限制这种尊重的范畴。教师只因为教师身份而获得尊重也太可悲了,作为教师,理应以身作则,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术能力获得尊重。虽然学生顶撞老师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学生应该被赋予质疑的权利,如果能够有合理的质疑渠道,相信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少一些。我初中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所有学生不记名给所有老师评分,评分内容非常详细,老师们可以通过数据来不断进步,发生正面冲突的事情就会更少。

2.关于教师权利。高中阶段确实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关于教师是否有权利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个问题还是很尖锐的。因为学生的学费是由家长交给学校,而公立学校教师的基本工资还是财政供养的,所以其中的权力与责任的边界线是比较模糊的。而教师是否有停学生课的权力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如果学生有需要停课的需要,应该有更加严格,更加有组织的程序,而不是作为教师一人之权,一人之责。这样对教师的权力范畴有了限制作用,其实也是对教师群体的保护,因为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是更加清晰的“教书”,不需要对所有学生付如此重责。

3.谈谈我曾见过的一次停课事件。说起来初中生被停课是一件很严重的,说起来其实没有什么争议的事件,但我确实目睹过一次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停课。初中时候,班里有一群男生酷爱打牌,班主任数次训话,谈话,甚至暂时没收纸牌等等都试过了,还是没有任何效果。最后一次,班主任终于再一次捉了他们“现形”,要求了停课。当然第二天,所有男生还是来了学校,只不过背着书包不被允许进入教室。这个事件的结果就是,他们以后确实再也没有在班里玩牌。分析起来,这次事件最终起到教育意义的重点在于,班主任在最初选择和平手段处理,在没有效果的情况之下(男生们打破了承诺之后),终于选择了“停课”的方法。停课说白了,就像谈恋爱时说“分手”,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真的不是个说提就提的事儿,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学生对惩戒只会越来越适应,如果不能确保一次性解决,“停课”对学生教育的有效程度就会下降。说白了,这个方法最多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没什么效果了,而且第一次用的时候必须是最后通碟,一旦撕开这个口子,就是很难弥补的大问题。

4.关于惩戒与尊重。我自己暑假经常去做老师,平时就是学生,两种身份体会的都很多,尤其是去带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坚持,尊重是要靠自己赢得的。还是谈一下初中的事情,因为初中我碰到了人生中最为尊重的几位教师,他们风格各异,但是相同的一点是,他们既有很好的学术能力,也有相当的智慧。比如,我们的班规有一些是带有“体罚”意味的,类似于抄课文等,但是所有班规都是所有学生同意并一起制定的,是一种“自我管理”,而非来自“权威”的压迫,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生过学生提出异议而大家一起讨论修改的事情。这里就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智慧,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受罚也是心服口服的,毕竟自己也是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讲道理,我当年就因各种事被罚抄过共计一万五千字的东西,但是我至今还是深爱我的老师,她在罚我写完东西之后会心平气和地告诉我,她爱我,如果觉得她的批评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可以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之下,我会更加尊重老师,因为她罚我并非出于维护权威,而这样的态度反而更能获得尊重。

最后,单纯根据事件而言,我并不赞同学生顶撞老师,因为这是不理智没有修养的行为(这里并不是因为对方是老师,而是基于吵架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但是教师执着于“权威”的执念也是不能被接受的。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是教出一群唯唯诺诺头脑简单只知服从的人,而是应该通过教育,让更多人成为可以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同时选择文明与教养的人。路途非常遥远,但我选择坚持信念。


王上帝国理工

  对于此类事件,先不要匆忙下结论,要调查清楚到底因何事学生和老师发生口角?如果这事查不清楚,没办法判断老师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是否合理,也没办法针对事情去教育当事孩子。下面我把这件事的处理做一下分析:

  第一步,家长要去学校做调查。先和当事老师心态平和地谈一谈,听听老师对整件事的描述,但是也不能全信老师一面之辞。还要和孩子班上要好的同学聊一聊,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再随机找班上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聊聊,再进一步佐证事情的发生的全部经过。

  第二步,家长要持公理公对整件事做分析和判断。一般来说,学生和老师发生口角,大都是老师在进行课堂纪律、课间纪律、活动秩序、宿舍纪律管理时,部分学生不服从管理,或者老师当时没有注意到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自尊心刺激,结果触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分析事件过程的时候,要讲究分析前因,不要做结果的贸然推断,可以从前到后逐段分析,依据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来做出判断,看看到底哪一段里,老师或学生存在问题。

  第三步,如果老师确实没有做错,而是孩子自我意识过强,逆反心理过重,不服从管教,家长就必须要郑重向老师道歉,而后同意将孩子带回家先缓和矛盾,然后再行教育和引导,待孩子情绪平息,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以后再重犯的情况下,家长陪孩子到学校找老师道歉。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家长不要有护犊子心理,如果平时确实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管教,让孩子犯错后受不得批评,那以后孩子会不断给你找麻烦。

  第四步,如果老师有错,或者处理问题不当,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埋怨老师,这样你会火上浇油,让孩子更加反感老师,不愿意违心向老师道歉。但是家长可以从自我保护角度去引导孩子,让他清楚即便咱受了委屈,也绝不能拿学业当儿戏。大丈夫做人要能屈能伸嘛,只要你大度一些,反而能得到老师的尊重。而你也要从中吸取教训,绝不能随便顶撞老师,要学会讲礼貌尊重老师。

  从类似的事情中,可以看得出当事老师在管教学生的过程中,缺乏经验,且不懂技巧,高一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阶段呢,遇事易激动,且好面子,容易为维护自尊心而不顾一切。也暴露出家长平时针对孩子尊重老师和遵守纪律,做好自己保护,不惹事不怕事没有进行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认真反思,并吸取教训。


韩国成老师

题意给的条件不太明确,只能就事论事了。一、如果这个学生是捣蛋成性屡教不改的,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想方设法教育,不妨领回家先反省;二、如果是初犯,以说服教育、沟通交流为主,争取把那逆反的毛抚平了,心理学和语言沟通学是老师在师范大学里都学过的,看个人能力。真的教育不了那家长来吧;三、一定要搞清楚学生反驳老师的原因,这个很关键,学生反驳老师的一种是捣蛋学生纯粹捣蛋不服管理,另一种也可能是老师处事不公或没搞清事实冤枉了学生。捣蛋学生一、二处理;如果是后一种,那就要另当别论区分性质了。如何处理,和老师的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老师不分情况动不动就请家长,回家反省,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有的老师却能较好的把事态处理的稳妥满意,能力强弱很关键。

曾经遇到过一件类似事情,一朋友孩子在学校值日,打扫卫生时几个孩子有打闹,被巡视老师和班主任抓到,批评、罚站、罚跑圈,朋友的孩子和老师反应说别人打闹,他没打闹一直在打扫卫生不应该罚他,班主任不认可,结果和班主任顶起来,因为当着其他巡视老师的面,班主任很下不来台,火冒三丈,在马上要联考的情况下,坚决要家长领回家反省不允许参加联考,家长来了家长赔礼道歉孩子道歉都不行,高三关键时刻又要联考一分钟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啊,急得朋友都要下跪了,实在没办法找人通融,最后我帮忙找到主抓教育的副区长请吃请喝赔礼道歉才摆平此事。

对于这个班主任的行径我是真的不能苟同,孩子顶撞固然有错,但这是因未调查清楚就乱下结论造成的,冤枉了学生不但未及时纠正,却因为当着其他老师没面子泄私愤,这个处理放方式不恰当。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出现错误也是要纠正改正的,但有的却是死犟死拧不听意见不听解释,我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凡是我说的就是对的,怎能向学生认错道歉,有的不但不认错甚至还打击报复穿小鞋,真心希望这样的老师少一些。

手机打字,老眼昏花,段落不清,难免有错,个人理解,未必全对,勿喷勿扰,理性评论。


心静勇远

尊敬的题主你好。你说的是学生一犯错误老师自己不教育就把家长叫来,还是老师多次教育无效才把家长叫来,具体是哪一种情形呢?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我也叫过家长。但我属于后一种情形。

为什么叫家长带回去反省,因为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不需要反复教育的,而孩子总是做不到,就涉及到孩子读书的动机问题了。态度端不正,不是你用其他方法能够解决的,只好通过反省解决。举个例子吧,比如张三同学总是不交作业。劝解,谈话,甚至严厉的批评都没有效,您让做老师的怎么办呢?

我们引进西方的班级授课制自然有很多优点。也有缺点,就是坏毛病会形成传染点到处传染。一个学生有了第一次不交作业,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个班级有了一个不交作业的就有两个就有三个,难道需要做出一个张三同学不交作业,因此被开除的决定吗?

我说的这个例子比较明显。具体情况能可能是张三同学不认真完成作业,多次批评之后,他的作业交了但是还是应付的。教学在他身上起不了效果让老师着急呀。老师的工作,深受家长的托付,老师总得对家长有个交代啊,你的孩子为什么在我手中没教出好成绩来?

这只是一个方面问题。还有,有的同学心无畏惧总是故意旷课故意顶撞老师,或成绩不佳文体方面的表现也不突出而在诸多的任课老师中专气女老师或生活老师以哗众取宠以满足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最令人头疼的比如在中学生陷入了早恋的问题。这些都不是老师单方面的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做老师的不叫家长,怎么办呢?

家校双方积极配合,对于教育好学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就怕家长认为老师是在找麻烦,每次都有抵触情绪。或应付了事,刚领回家去就说孩子反省好了一会又送回来,一而再再而三,学生就皮了。教育在难以起作用。

当然也不乏老师反复教育,家长反复教育,仍然不起作用的例子。这实际涉及到了教育的功能问题。教育有自己的功能,但毕竟不是万能的。教育功能不能起作用的事,就要用社会其他方面机构功能的作用来弥补。

所以回到本问题,当然如果是学生一犯错误,老师自己不教育就把家长叫来,那肯定是做老师的不敬业,这肯定是错误的。但实际工作中老师叫一次家长牵扯的精力太多,按待一次家长几乎半天做不了其他工作,对老师来说,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是正常的家校配合,我认为这种方法可取。也许这不是最好的方法,那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方法。家校配合教育应该是教育中最不坏的方法。


马翼锋

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你能告诉我更好的方法吗?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接近成年人了,到了高三好多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呢?老师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让老师怎么去管理他们呢?所以说老师只有把学生请回家让家长去教育他。应该说,这种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儿。所以说我感觉大家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应该多理解。



学生可以不可以顶撞老师呢?我们说老师做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正确。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那么作为学生可以和颜悦色的跟老师交流,但是顶撞老师,破坏老师的权威,甚至威胁老师,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我们现在的社会里面,人伦反常,关系颠倒,才造成了很多不伦不类的事情,比如说学生不尊敬老师,下级不听从上级,孩子不孝顺父母,社会伦理道德尽失长,这样一种现象。



况且任何的事情都会有一种影响力,具有一定的传播性。比如说学生顶撞老师,老师如果没有办法来管这种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犯上作乱,就也会模仿这样的学生的行为跟老师作对,正是因为老师没有什么能够管制或者是震慑住这样的学生,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因此我们说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权威是不应该被颠倒的,不应该被侵犯的。老师的权威,应该得到呵护和尊重。



老师不是高高在上,但是老师也不能够,去屈尊于学生之下,如果老师屈尊学生之下,那么老师跪着,学生站着这样的教育,你能接受吗?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呢?因此,说我们要让老师站着,有尊严的去教书育人。那么让学生回家反省,暂时避免矛盾升级,给学生一个冷静反思的机会,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总不能学生和老师一吵架,就让老师回家反省吧?

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春秋老师说教育

题主关于这个问题的叙述是相互矛盾的,从问题里,是看不出“一……就……”的,如果真的“一……就……”那该老师也无能到位了,真的不适合做老师。所以,我不相信存在这样的“一……就……”老师,高中生一犯错误,就叫家长,根本就不可能!

高中老师会不会叫家长,回答是肯定的,一定会!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遇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跟老师意见相左完全正常。但是,应该注意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方法。应该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说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肆意顶撞!

师道尊严没有什么不对,现在学校里缺少的,就是师道尊严,否则教育部领导也不会有重振师道尊严的说法。现在的学生,不知道尊重师长,已经并不鲜见了稀松平常了,这是司空见惯的不正常现象,给教育带来的极大的危害,必须根治!

高中老师叫家长,往往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出于对学生负责,最后出的下策。高中生已经大了,应该懂事了,老师也会尊重学生的。但老师能用的教育手段用尽了,还是不奏效,老师还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高中生如果到了叫家长的程度,该学生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了,难道不叫家长,直接上报学校开除吗?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负责,希望通过家长教育,把学生拉回正轨。这难道有错吗?

作为家长,应该与老师相向而行,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向老师赔礼道歉,帮助孩子修复师生关系,顺利渡过高中阶段,全力冲刺未来的高考,这才是负责的态度!


教师妹子一枝花

能教育好孩子就行。

笔者以为,能让一个老师联系家长教育的高中学生,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一错再错,积习难改,老师教育无效的;二是所犯错误不小,老师感觉事关重大的。如果老师的教育能有作用,老师一般自会处理,不会让家长领回教育,这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笔者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学校有权开除或劝退学生,高中老师让学生回家反省,已经是留有余地的教育做法了。能让家长领回教育,说明老师对该学生还抱有改正好的希望,如果家长再不管,任其随波逐流,后果自然不好了。

家长如果认为孩子犯的错没啥大不了的,可以和老师沟通,毕竟各人看法有异,多沟通有助于问题解决。

如果是孩子的认错态度出了问题,家长应该积极协助让孩子早日认识自己的态度。有时候,家长出于爱孩子的心理,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点也是有之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求学不仅仅是学知识,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仅供探讨,不喜勿喷。


猫看世界

一犯错,还是一直犯错……重复着一次一次犯错。

从这个问题理解,就是,学生一做错事情,就叫家长;而且,事情也没分轻重。

------这种教育方法可取吗?

个人认为不可取(当然,这个意见不包括严重事件)。

本人立场是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交流教育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成才。

但,我们也不能急于否认学校的这种教育手段。因为,这也是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在近段得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您的孩子不是一直在这个年龄段,而学校是一直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您说,谁更有经验呢?

教育个人认为长期以来,都是家教为主,校教为辅-------从古到今,说哪个孩子调皮了,不懂事了,都是形容,没有家教。

听说过"孟母三迁"吗?

所以,孩子犯错,做家长的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对的地方,然后,再来分析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千万不要,太苛责学校,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一群本就对你孩子陌生的老师(教师只是传师授业解惑)。您说呢?

因此,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老师是如何的老师,人品如何,处事如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做事肯定有疑问,有疑问就是不懂,不懂就会做错事,这是成长的过程。

最后,希望您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一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图册上的鱼

首先明确一下,这种教育方式绝对不可取,一犯错误就让家长带回家,这样的教育方式指定要更改。针对高中生犯错误,应该分为以下几种区别对待。

一、学业上的错误,这个老师要做到引导教育,而不是让家长一味的带回家,这样反而更加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增加孩子的自卑心,不利于学习成绩提高。

二、思想品德问题,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和家长一起解决,一定要义正言辞,告诫孩子对与错,这个是原则问题,再能干的孩子,没有好的品德是指定不行的。

三、孩子心态问题,如果孩子犯错,是因为心态的原因,这个时候,老师要做到亦师亦友,家长要做到沟通的桥梁,好好引导孩子,让孩子把心态调整到积极乐观上面来。

总之,高中学习很重要,又是高考的最后三年,一定要好好引导孩子,不然,可能就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学在淮安

泻药。

首先是不可取,但是也无可奈何。

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改变的十字路口。

对于老师来说,眼中有光,但是没有戒尺。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失去工作,绝大多数老师是不会私自惩罚孩子的,除非跟这个家长沟通过,并且家长们理解并支持老师的做法。

如果只来说服和批评,不能说没有效果,有但是很慢,慢到孩子毕业了还没有改正过来。

因此老师们想要把这份惩戒的工作交给家长来做。

然后很多家长就有意见了,一有问题就找家长,有点芝麻大的事情也找家长,非常烦躁且反感。

所以呢,家校配合就越来越差了。

作为老师,我真的还是奉劝家长们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也多理解老师们工作的难处,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否则到了最后,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发展不好,孰对孰错已经没有意义。

少年强则国强,现在中国的少年,不够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