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回复”?

熊石1982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以“神回复”化解危机的机敏能人,但以“神回复”化解个人或者团队危机不过只是急中生智的小聪明,在中国外交史上,一句应答得体的“神回复”往往能够捍卫国家利益与尊严,下面就来听竹子讲讲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神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蔺相如以机智善辩而闻名,他“完璧归赵”的事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今天讲的是他另一个传奇故事:如何在渑池秦赵会谈时为赵王立威保驾。

渑池合议中,秦昭王在饮宴时,故意说听闻赵惠文王善于弹瑟,便请赵王现场演奏一曲,赵王答应。曲罢秦昭王忽然招来秦国史官,命其记录“某年某月,赵王为秦王鼓瑟。”这是故意侮辱赵王,显示秦国地位的行为,于是蔺相如上前,请求秦昭王说:“臣听说秦王善于击缶(一种打击乐器),也请秦王为我们表演一下。”

秦昭王发怒拒绝,蔺相如直接抱着缶上前说:“我距离大王五步以内,身上的血随时可以溅到您身上。”秦王畏惧,不得已只能击了一下缶,蔺相如马上招来赵国史官,令其记录“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挫败了秦昭王的气焰,维护了赵国的君主与国家尊严。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有关他“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大家应该也不会陌生。他在出使西域时,也有过惊人的“神回复”,现在就来讲讲他在于阗国不战而降其王的事迹:

于阗国王广德攻破了莎车国后自满自傲,开始不把东汉放在眼里。当时的匈奴也意欲与之交好,派遣使节“监护”于阗国。班超前往,于阗王广德对待汉使比较轻慢,当时于阗国王室崇信巫师,时值天有大风阴云,有巫师说这是因为汉使骑的马是“祸马”招来神怒,应当问汉使要马拿来祭祀神。广德便派人向班超索马。

班超闻言不动声色,让侍者回复说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匹,让巫师自己来牵马。等巫师到来以后,立即砍了巫师的头送回去,又召集自己的卫士厉兵秣马,作出要有所行动的样子。于阗国王广德听说过班超曾经在鄯善国杀死匈奴使臣,逼迫鄯善国王归降的事迹,看到巫师脑袋当即吓破了胆,自己杀掉匈奴使节向班超请罪。班超不费一兵一卒,再次镇服于阗国。

1987年菲律宾总统访华,曾与邓小平主席谈及南沙群岛问题,菲律宾总统说:“从地理上,这些岛屿距离菲律宾很近。”邓小平随即回复:“从地理上,菲律宾距离中国也很近。”


在下翩竹



★【妹妹我思之】神回复【哥哥你错了】



话说清朝一童生,参加科考。题目是《昧昧我思之》,学渣没读过《尚书.秦誓》也就算了,关键还不认识“昧昧”!洋洋洒洒,以【妹妹我思之】写了篇缠绵悱恻的情书。你这是要向考官表白吗?考官批曰:【哥哥你错了!】

★★【皇上您咋造反了?】神回复【造反的是你!】




东魏孝静帝在权臣高澄的控制下过得相当憋屈,准备和心腹挖地道出宫,然后号令天下灭了高澄。挖到城门口被士兵发现阻止,报高澄。在殿堂上高澄说: 【我们父子忠良,皇上您咋造反了?】孝静帝说:【都是奸佞造反,哪有皇帝造反?造反的是你,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想谋逆弑君,来吧!】说得高澄哇哇大哭请罪!孝静帝杀不了他的,高澄哭不是怕而是尴尬!

因为之前高澄私下对皇帝劝酒,皇帝义正言辞不喝!高澄骂【朕,朕,朕,狗脚朕!】还让属下打了皇帝三拳!

★★★【我无罪,为啥打我?】神回复【我无耻】




楚国伐随国,随国问:哥我咋了?楚国回:不咋。随国问:我不咋,为啥打我?楚国回:我无耻!原文是【我无罪】,回答是【我蛮夷】。好吧!你牛逼!

★★★★【御史吃shi】看福垊咋神回复【?】



侍郎纪晓岚、尚书和珅、御史在屋中见门口一🐶走过。和珅问:“是🐺是🐶?”尚书、御史大笑。纪晓岚回:“上竖是🐶,下垂是🐺,遇人咬人,遇shi吃shi。”御史吃shi有典故的。话说是唐朝御史郭霸见当时丞相魏元忠病,他学勾践尝吴王粪便判断病情的典故尝了魏元忠的米田共,由是名声大噪。

那么你是尚书该如何反击?那么如果你是御史改如何反击?

尚书:室狼无二——侍郎无二!因为人们总认为黄门侍郎是(像)太监,其实太监是黄门给事中。这句话说纪晓岚是屋里的狼像太监。也说明纪晓岚不是干吏,只是靠摇唇鼓舌的弄臣。还有就外面这条🐺(🐶)是室🐺无二。

御史:天山室🐺!天山(特指迪化——乌鲁木齐)是纪晓岚的伤心地,他因为给tan guan通风报信,而被发配到迪化。刚回来就引狼入室了,莫非是中山🐺他哥,天山🐺?


福垊

一、楚国:“我蛮夷也”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历史上出兵讨伐敌国都有个讲究师出有名,楚国又一次攻打随国,随国国君说:我没有任何罪名,你为什么攻打我?楚国国君说:你平常不都骂我是蛮夷嘛,我就蛮夷了不讲规则怎么着?

二、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是著名的大昏君,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疑惑: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三、诸葛子瑜之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东吴名臣诸葛瑾(字子瑜)因为脸长得长,经常被孙权嘲笑。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刚好在,于是他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就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连起来就是“诸葛子瑜之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四、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儿子王雱(音同“乓”,与其父王安石、叔父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也是英雄出少年、号称奇才。话说有一次有个好事者带了一头鹿一头獐去王家让王雱辨认一下。

当时王雱年纪很小,根本不认识獐和鹿。但王雱不愿说不知道,于是淡定地说了句: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此话一出,好事者目瞪口呆,连连称赞。

五、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三国伊籍是刘备手下著名的外交官,有一次伊籍出使东吴。伊籍到东吴后,拜见孙权,孙权就想着刁难一下伊籍,于是就开口慰劳伊籍:“真是难为你了啊,侍奉一个无道之君一定很辛苦吧?”(劳事无道之君乎?)

伊籍听了,一脸诚恳地回答:“哪里哪里,刚刚只是一跪拜一起立,根本算不上辛苦啊。”(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孙权:…………

六、汗出如雨和汗不敢出

魏文帝曹丕在位的时候,有钟毓、钟会俩兄弟年少成名,有一次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曹丕;

第一次去朝拜曹丕,结果钟毓紧张地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曹丕故意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又故意问钟会:“那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于是哈哈大笑。


以史为鉴

一、

民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俗称“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多少老婆)

有些哥们知道,他喜欢写诗。但咱不提这事。

有一次上头(估计是军阀头子)派来一个人来调研(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叫郭松龄。

两人谈的很投机。

然后谈崩了。

郭松龄是个土匪头子,也不管张宗昌有没有枪,上去就是一句“(和谐)你妈!”

张宗昌也不甘示弱,立马强硬的回应说:“既然你(和谐)过我妈,那你就是我爹了!”

然后跪下了……………………

郭松龄一脸懵逼(换谁都懵逼)。

据说,他调研回去之后给张宗昌说了一堆好话……



二、

太平天国打开了南京,洪秀全在天王府举行大宴会犒赏文武。

东王(仅比洪秀全低一级)杨秀清不开心。天国江山大部分是我打得,为什么是你当天王?

心里不服,还不想撕破脸。

心生一计。

这时服务员(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端给洪天王一盘狗肉。杨秀清看见了,凑过去(活像基佬)对洪秀全说:

“天王,您少吃点,这盘肉犒赏犒赏我们吧还是。”

洪秀全还没答应,他就把狗肉端走了,端到自己跟前嚏呖秃噜的吃。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这是对天王的大不敬!

应该问斩!

洪秀全都要气疯了,他何尝不知杨秀请是想夺他的权,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杨秀清有兵权),于是他对服务员说:

“看来东王很爱吃狗肉啊,好啊,来人,给我们亲爱的东王上十盘狗肉!让他吃!”


杨秀清一脸懵逼。

后来东王造反,最终被义王石达开平定,史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走向颓势,最终灭亡。这是后话。


三、

楚伐随。

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

咱给翻译一下。

楚国要揍随国(为什么?抢地盘呗。)

随国派人来说:“我们随国没有恶心您呐,凭什么揍我!”

春秋时期,出兵的理由很重要。因为那时都是诸侯,还不是完全独立。

但楚国明显不管那套(本来就不是周王朝封的),说:“老子是混蛋。”

混蛋揍人还需要理由吗?不打人才要理由吧。

其实楚国后面还有几句话,意思是说你们中原都能打成一锅粥的抢地方,也不差我一个。

随:MMP。怎么碰上这么个恶心的邻居。



四、

唐玄宗很喜欢打架子鼓(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当时有个很有名的乐师,叫李龟年。

杜甫还给他写过诗呢,《江南逢李龟年》。

唐玄宗召见他研究音乐。李龟年也会打架子鼓,并向唐玄宗吹说,老子打断的鼓槌可以装两箱子。

唐玄宗笑而不语,叫人拿出四个大箱子来让李龟年看。

李龟年打开一看,目瞪口呆。

四箱子里全是打断的鼓槌!

大哥,你确定你要当皇帝吗,不如跟我混,保证唱出长安,唱出中国,走向世界。

屈了材料了,居然当皇帝……



五、

还是唐玄宗(这货除了搞事还是搞事)

唐玄宗有一天闲的没事在大明宫里溜达,碰到一个裁缝。

他闲的真的是蛋疼,他把自己的平天冠给裁缝,让他修补修补。

裁缝也没多想,修呗。

修好了,裁缝把它还给李隆基。

李隆基看了看,说:“这个就送给你吧。”

差点没把裁缝吓死,古代你要是敢拿平天冠晃悠,那是祸灭九族的大罪,造反的罪。

裁缝当时吓得腿肚子都转筋,谁知道李隆基笑呵呵的说:“没事,你拿回家趁没有人的时候,自己戴着玩玩吧。”

操,这他妈是皇帝吗。


六、

西晋帝国。

晋惠帝司马衷当皇帝。

大臣:“国家没有粮食了,百姓饿死无数啊。希望陛下出一良策解决饥荒。”

司马衷:“没粮食?”

大臣点头。

司马衷:“那为什么不去吃肉汤呢?(何不食肉糜)”

大臣,卒。死因,不详。

碰到这种傻(第二个字母)皇帝,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七、

岳飞死。

南宋另一个大将韩世忠知道了,过来问秦桧:“凭什么杀岳飞?”

看那样子,如果秦桧说不出来,韩世忠能把他撕的一条一条的,然后用盐浸了剁点韭菜包饺子吃。

秦桧:“岳飞谋反。”(不敢多说,言多必失。)

韩世忠:“有什么证据?”

秦桧:“大家都这么说,或许有(莫须有)。”

岳飞就这么死了。秦桧则终老晚年。

后来明朝的大功臣于谦,也被“还乡团”的奸贼徐有贞用了一个很类似的词给定了罪。

“意欲。”

有人说于谦没死,他不知道为什么改行跟郭德纲说相声去了。

我倒是希望这是真的。


八、

明朝,宣宗年间。

有个王爷要造反。为什么?他爹朱棣造反成功了。

朱高熙早就特么想造反了,天天想造反,想了二十来年,造反造的人尽皆知,居然还没有造起来,这不仅侮辱了他的人格,还侮辱了他的智商。

去你妈的,今天反了得了!

京城派来个人叫侯泰,劝他别造反,心里说造反你也白造,就你这智商……


朱高熙却油盐不进,他亮出兵器对侯泰说:“凭这些就可以横扫天下了。”

“告诉你的主子(归报尔主),把想抵抗的大臣抓来给我,我还可以思考一下我到底要不要造反(徐议我所欲)”

智商低就算了,还自大爱装逼。

死了得了您呐。

一个月后,明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朱高熙的老家(投降了)

他投降时说:“臣罪万万死,唯陛下命!”


我还能说些什么?

之后,朱高熙被软禁起来。一次朱瞻基(宣宗)跟他聊天,他故意绊了宣宗一下,宣宗受不了了把他当叫花鸡给闷死了。

还能说些什么?


艹,写了这么多,好像不是什么神回复,好像一个作死排行榜啊。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要不是没到十八岁加不了V,我早就……算了大家多多支持吧!


钟声太守

说一个春秋时期的吧,大家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个霸主叫齐桓公,举着一个尊王攘夷的大旗,号令天下。

但也不是人人都听他的,比如南方的楚国,老牌的不服周国家,当年不服周王室,现在当然也不服齐桓公。

齐桓公早就想收拾他了,苦于没有什么好的借口。但有一次,终于被他抓住机会了。

有一天,齐桓公跟着自己的小老婆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这时候,他的一个叫蔡姬的小妾突然顽皮起来,在船上扭来扭去,船是小船,经不起她摇晃,搞不好,齐桓公就要鸳鸯戏水了。

齐桓公吓得脸苍白,上了岸就大怒,然后把这个蔡姬给休了。

蔡姬当然是蔡国的,而这个蔡国妹子回娘家后,蔡国干了一件摸不清头脑的事,把这个蔡家妹子又改嫁了。

从史料上推测,这个接盘侠就是楚国的楚成王。

蔡国为什么这样干呢?

在史书中,我们看到蔡国一直是齐国的跟班国,不然也不会把妹子嫁给齐桓公。可蔡国跟楚国近,楚国没事来削一下蔡国。原本齐桓公是霸主国,要负责保护蔡国。但齐桓公同志事务繁忙,又要尊王又要攘夷的,没时间关照这么多。

所以蔡国故意把齐桓公休掉的老婆嫁到楚国,就是挑起两个大国的争端,然后决一个真正的大哥出来,他好去跟随。

事情如他所愿。齐桓公召开诸侯大会,召集八国大军讨伐蔡国,这算是中国的特洛伊战争吧。

蔡国本就是小国,八个国家一起打,那比慈禧还惨,肯定要成一盘菜了。

但蔡国不慌,大军一来就投降,因为真正的战争将在楚国跟八国联军之间展开。

齐桓公拿下蔡国后,顺势就进攻楚国。

刚到楚国边境,楚国的使者屈完就到了。

楚国一看对方来势很猛,硬碰不是办法,就决定大家谈一下。

这时候,楚国的使者屈完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齐侯在北方,我们国君在南方,我听说就是牛发了情,也不会去找马发泄,没想到您竟然跑到了我们楚国来,这算什么回事呢?

齐桓公是无话可说啦,这时候,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出场了,他开始翻起了楚国的老账:

“当年周成王对我们的祖先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边到无棣。都是我们齐国的征伐范围。现在该你们朝贡的包茅不按时献纳,没包茅滤酒,天子祭祀活动就受影响,我们齐国国君特地来追查此事,还有昭王当年南巡,没有回去,我们齐侯也要问个清楚。”

也不知道当年周成王给齐国这个征伐天下的经营范围时,有没有规定经营期限,但这一句显然来头很大,把屈完都吓完犊子了。

停了一会,屈大夫深吸一口气。

“贡品没送到,这是我们国君的过错,以后一定及时上交。”说完,屈完还表示,这一期的包茅,楚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齐侯转交周天子。

看来,楚国也猜到了齐国会有这样的借口,早就做了准备。

可是,昭王的事情你怎么解释?当年昭王伐楚,结果坐的船胶解了,昭王淹死在汉水里,这个你们总赖不掉吧。

对于这个指责,屈完不慌不忙。

“昭王没有回去的事情,跟我们楚国人没有什么关系,要问,就请向汉水边的百姓打听吧。”

管仲语塞了,这也不能怪楚国赖债,当年昭王淹死一事,楚国嫌疑最大,但周王室好面子,一直不肯承认是楚国做的手脚 ,对外宣称是船工用胶糊的船。

说来说去,楚国好像是冤枉的。再围殴楚国,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屈完适时提出,愿意跟中国诸国缔结盟约,友好相处。

管仲同意了这个提议,楚国也承认了自己不按时纳贡的错误,现在楚国有了准备,再强攻,未必就有胜算。能缔结盟约,见好就收吧。

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主动后撤三十里,退到了召陵。准备与楚国和解。

听完管仲的谈判简报,齐桓公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好不容易召集这么多军队,也没派上用场,太可惜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准备给楚国人一个下马威。

“这次起兵也不是为我,不过是为了继承先君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你看,我们也建立这样的关系好不好。”

言下之意,你们楚国也该像宋陈卫郑许曹这七国一样,加入到幽盟组织里来,听从我齐伯主的号令。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话,不同意,就是傲慢,会给接下来的盟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意的话,就等于承认了齐桓公的老大哥地位,楚国就要跟宋陈卫这些国家一样,成为齐桓公的跟班。

想了一下,屈完答道:“承蒙您为我们的国家社稷祈福,接收我们的国君,如我们国君之愿。”

要想让我们楚国当小弟也可以,你先把幽盟的宗旨改成替楚国社稷祈福.

这是一个无法让齐桓公满意的答复,他再一次指向八国大军。

“用这样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样的城不能攻克?”你要是再这样不服从管理,就看看这些军队,你们楚国的军队抵御得住吗?你们楚国的城经得起我们的一攻吗?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屈完不卑不亢,给出了他的回应。

“齐侯要是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要是想用武力的话,楚国就以方城山为城墙,汉水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然多,但只怕也没有用得上的地方。”

如果说齐侯率领的是天下最利的矛,楚国用山河造出世间最坚的盾。这是中原霸主的豪气与南方舵主的蛮劲之间最激情的碰撞。

结果谁也没有占到上风。


后面还有一位会说黄段子的,这位就是秦宣太后,当年楚国打韩国,韩国派使者到秦国求救,管事的是秦宣太后,秦宣太后听了韩国的请求,说我给你讲个事情啊。当年我服侍先王,先王把一条腿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感觉困乏无力,难以支撑,但当先王整个压在我身上时,为什么我反而感到很舒服呢?

韩国使者的表情是蒙圈的,这个话要是想像一下,就太污了,何况说这话的还是秦国的太后。

最后秦宣太后还解释道,这是因为全压在我身上时,我有好处,所以不累,一条大腿压过来,我没好处,当然累。

这其实就是暗示韩国应该给点好处啦。

像这样的绝妙对话在战国可以说相当多啦,因为战国纷争,纵横天下,能说会道的直抵千军万马。所以口才之术在战国最为突出。关于战国口活的事情,我们下回多聊聊。


脑洞历史观

明代时有过一字判词,可称神回复。是世上最短判词。一少妇守节没满三年,要求再嫁。理由如下:“夫死无子,叔成公壮,瓜田历李下,嫁是不嫁?”(这也是最短的状纸)县令判词一家:“嫁”。



小马公

唐朝有个宰相叫王铎,此人在外威风,在家却被老婆收拾的服帖,畏之为母老虎。唐朝末年发生黄巢起义,皇帝下诏催王铎出征去剿灭流寇,他早就想摆脱母老虎淫威,这下有了借口,把这位正室夫人留在家中,带别的侍妾去前线。


王铎夫人听了很生气,心想你还能逃出老娘手掌心,立刻带领人马追击而来。

王铎已经到达前线,黄巢大军即将压了过来打仗,这时探子报告夫人带人来抓他,他吓得手足无措,召集手下商量:黄巢从南面逼近,夫人北面赶来。前后夹击,何以安处?

手下神回复:

“干脆投降黄巢得了。”


喜者寡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48, "thumb_url": "3ea50003a9543e45e477\

执古御今

关于周亚夫之死,狱吏和他的对话,还真是一句神回复。我们详细说下事件的经过。

平叛吴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是因为儿子私自造武器,拖欠民工工资,被民工揭发到皇帝那里去的。

皇帝派人来查,本来周亚夫的儿子造武器是想提前给老爹准备陪葬品的。

毕竟自己的老爹是武将,死了后,埋葬一些武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汉景帝正要找周亚夫的麻烦呢?

正好,就借着这个事,汉景帝把周亚夫给抓到了监狱里。周亚夫被交到了狱吏手中审问。

狱吏问周亚夫,听说你私自造了武器?

周亚夫回道,那是我儿子给我弄的陪葬品。

狱吏说道,大大的狡辩,你明明是想造反。

周亚夫还是那句话,那是我的随葬品。

结果狱卒来了一句神回复,随葬品,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想死后在反了。

就这句话,弄的周亚夫没话可说,他只好绝食儿子。


史学达人

1.太祖,我们是老乡啊~

宋太祖曾亲自提审囚犯,某犯哭诉称:“臣是官家乡邻。”太祖疑惑,以为老家乡亲,便追问家住哪里,答曰:住东华门(皇宫外大街)。太祖大笑乃释。

2.师傅硬如铁!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算是一对老基友了,某次,佛印方丈室修好,请苏东坡题字,无奈东坡兄没时间,只得自题曰“参禅谒”。一日,苏东坡拜访佛印,见题字后脱口而出:“参禅谒,硬如铁。”佛印大惊道:“谁告诉你的?”东坡笑答:“徒弟们说。”

3.李后主罚僧

南唐后主李煜酷好佛法,经常穿着袈裟诵经拜佛,对僧人优厚有加,甚至规定:僧人若通奸被抓,只需礼佛三百拜,免除刑罚。对此,大文豪冯梦龙曾两眼放光的说道:“三万拜也情愿!”

4.老子三十七代孙李章

某前朝宰相八竿子打不著的亲戚在苏州游玩,一时兴起,于墙上题字曰:“大丞相再从曾侄孙某至此。”恰巧被李章看到,顿感搞笑,遂模仿其语气在一旁题字:“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孙李章继至。”

5.与“诗仙”并肩的男人

唐朝有李姓某人,平生仰慕李白,曾模仿李白《姑孰十咏》作了一个续篇翻版,诗成后,认为自己才学高超,可与诗仙并肩矣,遂自号为“李赤”,颇为得意。结局:后为厕鬼所惑,死于厕。(奇男子也!)

此条不算“神回复”,实乃“神结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