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95%!美聯儲6月加息無懸念,這次中國跟不跟?

當地時間5月23日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六月美聯儲加息已經板上釘釘,但近期不考慮因通脹水平而進一步加快加息的步伐。

概率95%!美聯儲6月加息無懸念,這次中國跟不跟?

法興銀行經濟分析師Omair Sharif表示,當前市場對於6月加息基本沒有懸念,最有趣的部分在於會議紀要中對未來的前瞻指引變化的探討,例如‘貨幣政策立場仍保持寬鬆’可能改變,因為部分官員認為這一立場正迴歸中性,措辭的潛在變化也包括‘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時間維持低於超出長期中性利率的水平’,這也可能會在6月會議上有所變化。”

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在6月會議上宣佈加息的可能性高達95%,隨後則將在9月會議上再次加息。

允許通脹高於2%

理解未來加息路徑的重點在於美聯儲對通脹的表述。

目前美國失業率處於17年半最低的3.9%,而通脹在多年低於聯儲2%目標水準後,現在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目標。

包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的多位美聯儲決策者一直在強調,他們會容忍通脹在一段時間內高於美聯儲的目標,而不必過分擔心。

而在此次的紀要中,聯儲再次明確表示,通脹暫時超過2%可能有助於長期通脹目標。

少數決策者指出,如果美聯儲繼續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可能沒多久就會達到或超過他們預計的較長期常規水平。”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若以每次加息25個基點估算,目前美國聯邦基金期貨交易市場預計,計入今年3月已經加息一次在內,美聯儲年內合計加息三次的幾率為45.5%,加息四次的幾率為34.7%。

人民銀行將如何應對?

面對美聯儲的加息,擺在人民銀行面前的有三個選項:(1)延續前兩次,小幅跟隨加息,並進行公開市場對沖,即加息5BP 公開市場操作放量;(2)重回2017年3月加息一步到位加息,但配合總量對沖,即加息10BP 降準對沖;(3)複製去年6月不跟隨加息,以國內矛盾為主,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要想知道央行會如何下這一招棋,首先看看央行目前面臨怎樣的牌面。在目前的時間節點,內外部因素都需要權衡考慮。

中美利差和人民幣匯率是外部因素,對人民銀行加息有一定影響。中美利差持續收窄確實給人民銀行加息帶來了一定壓力。自2018年初以來,中美利差開始收窄,目前下行到60BP左右,而且隨著美聯儲6月加息,中美利差有進一步收窄的可能。美國當前經濟增長穩健,就業和通脹較為強勁,美聯儲6月加息概率極大;從更長的時間跨度看,美聯儲貨幣政策正經歷著危機後的正常化週期,但美聯儲相機抉擇會導致加息節奏的變化,中美利差當前的窄幅運行,人民幣存在一定貶值壓力,但未來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內部環境制約貨幣政策收緊,加息面臨壓力較大。雖然一季度實際GDP增速保持6.8%的增速,但工業增加值不及預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顯著放緩。投資端基建和製造業增速都下滑,製造業需求端下行明顯,國內經濟基本面面臨下行壓力,擴內需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成為經濟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擴內需一方面是繼續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另一方面也在結構性調整,要在高端製造業等方面加大投資,提高製造業投資增速,這需要結構性的寬鬆政策配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一方面是通過精準的融資扶住定向緩解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企的問題,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降準等總量政策提供資金支持。擴大內需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貨幣政策收緊,加息壓力較大。從利率市場化角度,利率下行環境是利率市場化深化推進的有利條件。人民銀行需要進行內外部權衡以確定是否加息以及加息幅度。

人民銀行除了需要權衡上述的內外部因素,還需要進行長短期權衡貨幣政策後續操作空間和靈活性。基於外部因素的考慮是,美國經濟同比增速再次衝高,但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為2.3%,連續第二季度下滑。美國製造業也表現出一定增長頹勢,4月PMI下行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下滑。美國經濟復甦已經到了短期內高點,但通脹水平表現強勁,這表現出增長和通脹的分歧,這是經濟復甦進入下半場的特徵,美國經濟有可能在19年進入放緩階段。具體來看,雖然美聯儲6月加息幾乎板上釘釘,但是後續還存在不確定性(經濟增速可能衝高下滑,非農低於預期,工資水平下降,通脹後續是否強勁有疑問),5月議息會議中美聯儲對通脹率上升已表現出了一定的容忍態度,雖然美聯儲仍然會維持漸進式加息,但加息節奏存在不確定性。人民銀行加息如果短期一步到位,後續的貨幣政策會較為被動。人民銀行需要進行長短期權衡以決定加息的幅度。

總的來說,權衡內外部和長短期因素後,中美利差具有一定影響,但核心因素還是國內改革和擴內需,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比較中性、概率最大的政策組合是延續2017年底以來的政策,即加息5BP並結合MLF等公開市場操作進行流動性對沖,根據國內經濟形勢亦步亦趨地加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