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经常骚扰福建南部的山贼到底是什么成份?

圭海四记

历史上骚扰福建南部的山贼在称呼上主要有:蛮獠、饶贼、山贼、山客、畲客等。

在属性上,既有古老的闽越、南越人,也有演变后的畲民和后来的当地农民起义军。


第一种,秦汉时期的闽越、南越

在今漳州龙海市沿海有一座号称闽南第一海山的“南太武山”,据《海澄县志》载:“巅有石城,称建德城。”据传说,汉元鼎五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领汉兵数万攻入南越,当时的南越王赵建德率数百人与丞相吕嘉从海路一路逃至南太武山,并在山头上筑建德城自守。

而汉武帝及汉兵即使后来攻打闽越也未曾到达南太武,最南仅至同安,当时以许滢留守帝国南境。

如此看来,在福建南部,秦汉时期存有的势力便是南越和闽越余民。闽,蛮的一种,在成份上闽越、南越都属于古代中国南蛮的一个分支。


第二种,唐代的蛮獠

唐高宗时期,唐归德将军陈政带领府兵南下平定“蛮獠嚣乱”,这里的蛮獠便是介于泉潮之间,也就是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更以潮州凤凰山为基地,侵占了当时唐朝控制的潮州绥安县。

绥安县具体的位置是今漳州南部,县城位于云霄县火田,管辖有诏安、云霄、平和部分和漳浦,这算是历史上比较明确的山贼侵犯。

这股势力当时被官方贱称为蛮獠,应该属于南蛮的一种,至于是闽越还是南越就不得而知了。但从凤凰山的传说看,他们与盘瓠一族十分接近,可能是古畲族祖先中的一支。他们的姓氏至少有蓝、苗、雷等。


第三种,宋代闽西南的民间起义

绍兴元年七月,江西虔州的陈颙带领了几千平民发动起义,基于同时福建建阳的丁朝佐也跟着起兵。起义军在第二年拿下了广东的循州,并一举进占福建汀州的武平,围困梅州,几乎整个闽西赣南粤东都受难。

绍兴十三年,福建各地在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等人的煽动和带领下,迅速席卷了福建漳、泉、汀、建四州及广东梅州、江西虔州的乡镇,直到绍兴十六年才被镇压住。

绍兴十九年春季,福建建州瓯宁县的回源峒杜八子再次发起农民起义,攻陷了建阳。夏季,张大一、李大二等人也跟风在回源峒发动农民起义。福建汀、漳、泉等州也闻风而起,尤以何白旗起义军为大,他们甚至都打到了广东梅、循、潮、惠四州以及江西虔州,至隔年的七月,起义军才以失败告终。

绍定元年,赣州农民在陈三枪和张魔王等率领下发动了起义,并以松梓山为根据地,在江西、福建和广东三路边境建寨六十,各种骚扰,存活时间也特别长。


绍定二年十二月,汀州的晏梦彪以潭飞磜为根据地,发动农民军攻下汀州、邵武军、南剑州所属各县,并发展到漳州龙岩、长泰和泉州永春、德化等地。

宋末,元兵入闽,漳浦的陈吊眼联合许夫人、陈三官、罗半天、李国祥和王猛虎等人配合陈文龙等南宋将领在福建南部与元兵展开各种抗元战争。

第四种,明代持续不断的流民洗劫

明正德年间,漳州的詹师富与广东的温火烧聚集6000多名“山贼”,在闽粤赣交界占山为王,并和江西的谢志珊、蓝天凤,广东的池仲容等,结成军事联盟,致使“三省骚然”。时值王阳明赴赣上任,采取各项措施将之灭绝从而使闽粤赣不再有山贼闹事。

明正统十一年,广东饶平千余人流劫入漳州,四月焚月港,被乡绅陈孔业击退。

正统十三年,沙县邓茂七在宁化起义,聚众数万攻陷沙县、龙岩、长汀、长泰、龙溪、南靖等二十余县。

明嘉靖三十九年,饶平张琏率两千余人攻陷云霄和诏安,隔年又破镇海卫和南靖。

以上综合起来看,在宋以前,福建南部的山贼以闽越土著为主,宋以后则以当地农民和畲民共同组成的起义军或聚山为王的势力为主,明中期以后则以流民洗劫为大流。

也正是这般源源不断的山贼侵扰以及海上的海盗、倭寇进犯,福建南部才发展出具备防御功能的各色土堡,如粤东的围屋、闽西南的土楼、闽西北的土堡等。

时至今日,粤东的围屋、闽西的土楼和闽西北的土堡依然发光发热,而闽南的土楼因迁界影响以及后来山海盗贼的绝迹而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红砖古厝。

......................................

文/圭海四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