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官儿迷

其实日本还是有经历过改朝换代的,无论是天皇还是幕府。

先来说说幕府的改朝换代

众所周知,在治承寿永内乱(源平合战)以后,清和源氏出身的源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而镰仓幕府就这样取代了日本的朝廷,成为统治日本的机关。



虽然此时朝廷尚在,日本也是保持着东国-幕府,西国-朝廷这样的二元政权。但是在“承久之乱”后,朝廷丧失了大部分庄园收入,失去了大量收入的朝廷连在西国的影响力都丧失了,而幕府也趁机建立了幕府在京畿的代理“六波罗府”统治西国以及监视朝廷。

镰仓幕府末年,后醍醐天皇倒幕,镰仓幕府灭亡,后来日本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原镰仓幕府的家臣,同为清和源氏出身的足利尊氏在此期间建立了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武家政权“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武家政权的更替,虽然源赖朝与足利尊氏同为清和源氏出身,但是整个政权是完全与先前的幕府不同,重新建立的。

室町幕府末年,织田信长流放了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虽然足利义昭的“征夷大将军”未被朝廷解职,但是室町幕府却再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织田信长的“安土政权”以及后来丰臣秀吉的“桃山政权”。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建立起的江户幕府即日本的第三个幕府,取代了丰臣家的武家关白政权。德川家康冒充清和源氏新田氏的后人,他所建立起的幕府也是之前的完全不同。江户幕府统治日本二百六十多年,直到十九世纪才被推翻。


从武士登上舞台开始算起,约七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就更替了平家政权、镰仓幕府、建武政权、室町幕府、安土政权、桃山政权、江户幕府。由此可见,对于日本真正掌权的武士政权来说,改朝换代还是十分频繁的。

再来说说朝廷

说日本天皇万世一系,这其实是不对的,日本在镰仓幕府灭亡以后的南北朝时期,皇室是断绝了。

在镰仓幕府时,幕府插手了天皇继承权,使得天皇不得不在两个家系中轮流传承,虽然祖上都是一家,但是两支皇族“大觉寺统”与“持明院统”却是水火不容。

最后,大觉寺统出身的后醍醐天皇带头倒幕,被幕府流放以后,幕府拥立了持明院统皇族继承皇位。不过,后来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重新返回朝廷,推翻了持明院统的天皇。


当足利尊氏与后醍醐天皇决裂以后,他便自行拥立了持明院统天皇,日本进入南北朝时代,后醍醐天皇的大觉寺统朝廷被称为南朝,而足利尊氏拥立的持明院统被称为北朝。因为象征皇族正统的三件神器一直在后醍醐天皇手上,因此北朝在正统性上落了下风。

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统一了南北朝,正统的皇族大觉寺统失去了皇位继承权,日本便一直由持明院统一系流传至今,这就是日本皇室的改朝换代了。

因为日本的南北朝时期与“靖难之役”等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日本当时出现了两个天皇,两个朝廷,并且现在的皇室所在的持明院统还是“篡位者”,因此理论上应该将其划分为两个政权。不然足利尊氏再建幕府岂不是可以称为“源氏中兴”而不是政权更替了。

因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宣扬忠君爱国理念,后来日本的明治天皇也不得不宣布后醍醐天皇的大觉寺统才是正统,而自己的祖先是篡位者。


伊势早苗

在日本,最感不可思的一件事,就是日本个国家从第一代天皇开始,一直在,共延125代。而在

2600多年的史当中,居然没有人想到,要把天皇掉,我来当天皇。也就是,日本到止,都是天皇一家代代相,叫万世一系。所以从个意
上来,日本个国家缺乏一种革命的思想。

那么,日本的第一代天皇是呢?

他的名字叫“神日本磐余彦天皇”,是彦波鸬鹚草葺不合尊的第四皇子。他出身在日向国(今),从九州的日向地区向东进发经过,最平定了大和地区,建立了一个以奈良中心,国土范
涵盖半个日本列大和国。公元前660年,神日本磐余彦天皇在今奈良市的橿原宮即位。神日本磐余彦天皇在位76年之久,于公元前585崩。崩后的
神武天皇。如今的奈良市有神武天皇的陵园,橿原神宮里供奉着神武天皇。


传说中,神武天皇在神鸟的引领下,统一了日本,建立了大和国。

神武天皇生活的代,也就是中国的代,与秦朝的第八代国君是同一代。关于神武天皇的故事,目前只有一些传说

他很会打仗,也很能种田,是一位英勇善,又十分圣明的天皇。

日本史上有一个传说神武天皇其是中国秦朝的方士徐福。

秦始皇当年生不老之,命令他的大臣徐福三千童男童女去海上仙山生不老之果,徐福么一支浩大的船
来到了日本,生不老之没有找到,怕回去交不了,于是就在日本留了下来,建了一个国家,叫大和国

中国西汉时期的司

迁写了一部《史》,《史》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代,下至武帝共3000多年的史。
述了徐福出海生不老之的故事。


在日本各地,有许多徐福上陆地和徐福寺庙、雕塑。

日本国然有2600多年的史,但是它的古代文明,要比中国落后多年。所以,日本在古代一直向中国朝

,向中国学

《三国志?魏书?倭传》是中国正史中记载日本的第一篇文章,共1987字,括性地介

了魏国使节团在倭国的所使节张政等在日本居留7年,直接停了魏倭王卑弥呼死后邪台国内的乱,直至卑弥呼的宗女壹与
承王位才回国。于《魏》比日本最早的史《日本书纪》要早大440年,所以《魏?倭传了解3纪时日本的情况是极其重要的文献
料。而日本人要找自己国家的史,只能从中国最早的史找。

日本史上第一部文字典籍《古事》成

712年,《古事》中神武天皇活了137什么能活得那么?或真的是因吃了生不老
本《古事》中,神武天皇建立日本国的日期是公元前660年的11日,一天是农历,明治代,日本正式确立建国
念日,把它算成公果就成了211日。

在的平成天皇止,日本的天皇共有125位。在125位的天皇当中,最有名的天皇应该3位,一位是中国隋朝期的女皇——推古天皇。她干了什么大的事呢?她向中国派遣了使者和僧人、留学生,向中国学
的科学技和政治制度,日本社会入了一个文明的代。他有一个很秀的外甥,叫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根据当的中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定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国家法,叫十七条法,
法的第一条的第一句,就是以和为贵。第二位天皇就是中国晚清代的明治天皇,他行了明治新,日本打开国,全面学西方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施了洲国家中的第一次改革开放,通明治新,日本从一个农业渔业为主的一个弱的国家,一
洲工大国和经济军国。第三位,就是昭和天皇,他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争,中国等洲各国人民来了极大的灾

在古代,日本了保持天皇血真,一般不允与皇族以外的平民婚。但是日本的第五十代天皇,叫恒武天皇,据他跟一名在日本的朝出身的美女

婚。所以,日本的皇室中,参合了朝的血。所以,日本有一种法,当初日本什么要占据朝岛实行殖民治,就是
岛归属日本,以此来明日本天皇的血是正宗的,身上流的都是日本人的血。


平成天皇和美智子皇后是一对恩爱伉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宣布投降,天皇被剥国家的管理。同

,日本的皇室族也大多被剥平民,天皇家只保留了直系的三人家。这样一来,皇室成中女性是越来越少,当的皇太子就是在的平成天皇,他娶的妃子,就是一个民
女子,也就是日清食品公司老板的女儿美智子,就是在的皇后。那么在的皇太子也以父亲为,娶了女外交官雅子。雅子然是平民女子,但是她的爷爷大将,她的父日本外
省常副部,在古代,也算是一个族家庭。即使如此,日本天皇于血统还是十分究,他在几年前需要血,厅为
了保天皇身上的血液的正,不允使用民人士的血液,而是由天皇自己在手前,抽出一部分血存起来,然后在手术时用自己的血自己血。

2016年,日本国建立已2676年,但是日本真正意上的首都,却只有三个,1300年前,日本建了第一个首都,叫平城京,也就是在的奈良,当是中国的唐朝期,奈良城完全是按照安城的模式建造的。所以我

们现在已经见不到安古城的模,但是你在奈良依然能看到安古城的模。公元794年,恒武天皇决定迁都,此他专门请水先生,按照中国的
水学的原理地方,发现京都三面山,南面是平原,西有两条河流穿,是一个可以作千年古都的好地方。于是,恒武天皇下令按照中国安城的模式,建成了一座西4.5
公里,南北5.2公里的京都城。

所以我们现在去京都的候,可以看到一种地名,叫了一条二条,三条,四条,一直到九条。一条就是一条道路,也就是环绕

线,相当于我们现在概念中的一就是当年安城的街道模式。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从京都来到

京,当京叫江,他看到江城三面山,一年朝海。所以他决定迁都,并把江城改名为东京。所以,京成了日本国第三个首都。傲慢的京都人到止,还坚
认为,明治天皇是被一部分官僚架到京去的。所以他
认为,天皇的心是留在京都,而在只是在京出差。日本的首都依然是京都,而不是京。



优Ki酱

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掩盖在浮华下的真相。个人意见认为,除了宗教,教育,国土面积,资源分配等等表象原因外,一定还有被历史隐藏起来的秘密,被无数的人屏蔽了的真相。举例,美国总统选举,全世界都以为是那两个候选人的事,其实很明显不是。是那些候选人背后的财团、富豪、利益集团之间的角逐。

总统上台之后总是通过或者明显或者隐蔽的方式回报他身后的利益集团。这一届选举巨大概率事件是希拉里当选,虽然她是政治世家但是明显她自己还称不上利益集团,也没那个份量。但是特朗普有钱,他本身就是个利益集团。如果特朗普成了总统,他的企业或者明里暗里的合伙人与别人发生了利益冲突,他会不会制定并且推动通过一个更利于他自己的法案呢?答案显而易见,那么绝大多数利益集团是不会让他成为总统的。

我们只看到了天皇的无为和崇高地位,背后也许有无数的交易和妥协。天皇家族曾经是那么强大的建立政权,他们的族人也许已经化整为零,散布在日本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商业、军事、政治。说起来大家全是亲戚,你推翻你二叔家的表弟的老姨的大表哥有意思吗?当然了,最有可能的还有一点就是,前几代或者初代天皇留下了足够强大的后手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到灭族或者天皇被推翻不能使用。比如巨额的财富,士兵也要赚钱的也要军费的。你们打天皇不管,但是不让做天皇就急了,巨额财富拿出来秒秒钟组建一支战队团灭了你们。给你的军官士兵五倍甚至十倍的工资,你看看你的兵打谁。日本现代的支柱产业背后都有皇室的影子甚至是直接联姻,日本高层都知道,所以古代军人不敢推翻因为他没天皇有钱,现代政客不敢推翻,天皇一个眼色无数的财团亲戚跑出来把你赶下台。


峰回路转84245311

谁说的?不知道就不要瞎说。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绳文时代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差别,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飞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和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引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时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来了律令国家的兴盛时期。但是,此时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于庄园扩大而导致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的崩溃等,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在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中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后)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及独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亲鸾、日莲等著名僧人创建了镰仓佛教,获得了各阶层的信仰。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小说《平家物语》(原作诞生于13世纪初),是日本古代军记物语的杰出代表。

室町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后,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

在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制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时代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在这场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中,萨摩、长州两藩武士起着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视轻工业,19世纪90年代,生丝和棉花纺织业已经为典型工业。生丝全国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纱代替了茶叶,出口量仅次于生丝。渐渐地,日本成了生丝和棉的出口大国。但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的重工业在此时期发展缓慢。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及日俄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时代、昭和时代

与明治时代取得的历史性进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不久后侵占中国满洲。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昨思今明未武

千年一系的日本天皇朝政有多锚固?唯有足利尊氏真正挑战过!

日本是一个信仰神道的国度,而自绳文时代第一任神武天皇建国以来,天皇就被日本国民奉为心中的神。传说第一代神武天皇打败了魔岛的怪兽拯救了天下,从此人民将天皇认为是太阳之子世代供奉!

天皇的政权从开国到幕府时代都是至高无上的!而到了幕府时代,武士部落在其他地方建立了幕府政权从此皇权旁落,日本天皇被架空!其中镰仓幕府,和江户幕府在建立幕府政权后依然以臣服的姿态接受天皇朝廷的册封!相安无事,这也是考虑到天皇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当然幕府政权实际上也已经控制了皇族政权也没必要再去将天皇赶下去自己上位,免得招至天怒人怨,免得一些人以匡扶天皇为借口策反自己!



然而足利幕府却喜欢走不寻常路,幕府将军足利尊氏是唯一一个想废除天皇自立的人,一开始他的野心便昭然若揭,在建立幕府后几次流放后醍醐天皇,扶持傀儡光明天皇。当然他这么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各大名在后醍醐天皇的号召下,高举清君侧的旗帜,与幕府对峙。此间就是日本南北朝时期。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足利幕府在短暂的辉煌后被淡出历史舞台。

此后日本又恢复到了,江户幕府,幕府政权和天皇政权互不相干的局面,直到明治维新,天皇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抬头,倒幕运动如火如荼,明治维新后皇权再次回到天皇手中,而一战二战中的日本人道毁灭天皇黑化,二战战败后由于美国的干涉,天皇向天下人宣布天皇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而非神,这再一次标志着日本天皇皇权旁落,从战败至今,日本的政权掌握在内阁手里,而天皇成为日本的象征被高高架起……不过名义上安倍晋三还是臣子,天皇还是主子。




新世界观

3世纪左右,在日本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在日本无论是哪个将军当政,都是和天皇并存的。将军虽然并不理会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认自己是由天皇册封的。所以日本历史上只有时代没有经过改朝换代。但是每个时代都可以认为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


润杨阆苑

主要是因为日本天皇获得了“万世一系”的合法性。

日本这个国家早期的历史就是一本糊涂账,早期的天皇都生活在深化之中,动不动就活个几百岁,神武天皇四十五岁登基,在位七十六年。他之后一共经历了八代帝王,这些人没有事迹,只有名字,一共400年,这一个个都成精了。就跟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似的,活了一百五十多岁,一看就是传说,不靠谱。

不过,糊涂账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把这些传说植根于自己文化的血脉之中,获得了认同。再拿中国来对比,我们都说自己是华夏子孙,中华血脉。这个华夏自然说的是夏朝,但现在有没有夏朝还两说着呢。中国没有把一个家族当成自己文化的根源,这点在日本就做到了,所以即使经历了后来日本南北朝、战国时代,也没有哪个幕府、大名敢废了天皇这个名号。

而且,日本天皇在二战前,一直都是神的代表。说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老百姓根本看不见天皇,天皇也从来不露面,把自己伪装成神的模样。

但是,天皇的人选却并非就是一家子。南北朝时期,日本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天皇,这俩天皇相互竞争,并在幕府的策动下,北朝天皇胜出。但事情并没有完,二战之后,美军占领日本,有人就冒出来说,我是真正南朝天皇直系,裕仁天皇不是!但因为裕仁天皇拼命向美军表示友好,俯首听命,麦克阿瑟才保住了裕仁天皇的位置。

到了近代,美国人打开了日本的大门,科学技术传入了日本,很多人不再相信天皇是什么神了。但推翻天皇照旧没有合法性!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古代日本文化都来自于中国。后来,中国的理学、阳明学也传入了日本,但中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论却没有进入,本居宣长、林罗山等人把朱子学、阳明学改造成了给天皇造势的思想,天皇仿佛成了西方君主立宪的君主那样。

后来,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也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他们学习西方,尤其是德国,天皇虽然有实权,但国家出了问题,原因是首相不得力,没有劝谏天皇,没有制定好的政策。这就自然把天皇的责任排除掉了。天皇得以成为人们精神的象征。

二战之后,天皇彻底丧失了权力。现在的日本人其实不大关心天皇。天皇被国民供奉起来,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兮兮说事儿

答 | 江隐龙

日本“万世一系”传统的形成主要有内外两个原因,我们先说简单一点的外因,那就是日本是个岛国,在二战晚期盟军占领日本之前,其本土从来没有受到过外族的威胁——仅有的两次元朝跨海入侵还因为台风的原因得以保全。所以日本没有出现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蒙古南下、满清入关这种类型的危险甚至是改朝换代。

而内因相对来说抽象一些:在传统的“家天下”统治时代,推翻一个既有的“合法”王朝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第一次推翻。这种困难指的不是军事上的困难,而是法理上的困难。在人类早期历史中,王朝的统治者基本源于“君权神授”,有很多民族的传统君主本身就被认为是神的后裔(除了日本之外典型的还是印加帝国)。要推翻一个“神授”的国王甚至是神的后裔,在法理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理由。

中国东汉末年的历史最能表现这一趋势。汉献帝早已成为了傀儡,但是诸侯依然不敢称帝,率先称帝的袁术一经建国便被讨伐,直到曹丕代汉之时还要汉献帝几次禅让,才“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帝位。为什么?一则前朝统治的惯性实太大,后人难以突然改变;二则如果自己的皇位都是暴力取得的,那其它人为什么不能能有这样的权力?

与此同时,刘备在蜀汉称帝,理由是他本为汉后后裔,曹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导致国家无主,鉴于“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几年后孙权称帝,也要找理论基础,他的理论基础则是“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但他又不承认曹丕的皇位,所以天下其实是“皇帝位虚,郊祀无主”的状况,遂称帝。

中国人以强大的理论建设能力一次又一次为改朝换代找到了更好的理由,而日本人在其单一民族国家形成的初期一直没有向“君权神授”提出强有力的理论挑战,最终成为了民族精神。但这并不妨碍将军专权,日本不同的幕府时代,与中国不同的朝代,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中国虽然没有天皇,但有王玺——还记得三国杀中袁术那一句“玉玺在手天下我有”的台词吗?中国的玉玺,其实正是天皇的物化。


隐语

日本历史上为什么从未出现改朝换代?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好像不可思议,其实也没有什么。

日本从第一代天皇到现在已经有125代,在长达2600多年的历史当中,为什么没有人想杀掉天皇自己来当天皇呢?因为天皇及王室成员懂得放弃权利。

日本从第一代天皇到现在,125代,他不掌权。在日本天皇被称为治天之君,他主要管理祭祀,他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治理人的不是天皇!近世以来,日本主要掌握政权的是武士,武士的最高长官是将军,将军组成幕府,所以掌握掌控国家的其实是这帮子人!

日本的幕府机构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1.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会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2.室町幕府是由足利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后所建立的政权。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1378年统一南北朝后,在京都的室町建立了一座豪宅,称“花之御所”,并在此执行政务。\n\n传至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时,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日本开始进入战国时代。1565年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随后其弟足利义昭(义秋)被织田信长拥立成为十五代将军。1573年义昭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

3.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幕府政权,因位在江户城(今东京)而得名。从创始者德川家康1590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直到1868年明治天皇期间,末任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为止。\n\n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石高在江户初年大致占有七百万石。


专业搞笑28年

日本这个国家存在的历史不短,但与中华民族相比,无论从其国土面积还是文化多样化程度来说都是差距很大的。下面我就与中国的历史情况与其进行比较说明。

首先,中华民族地域广袤,这就使得很难有一股势力将其完全统一,即使出现圣明的帝王将国家治理的很好,也难保不会有异族进攻。而日本占地很小,又从地理位置看又处在一个单独的岛上,这就保证其很难会因为异族进攻而被改朝换代。

其次,中国民族众多,也就使得中华文化会产生很多碰撞,很难使人们有一个统一的信仰,自然就会产生各种不满的声音。而日本文化本就较为单一,人们对文化的信仰更容易产生同一性,统治者也就更容易将人们的思想进行统一。

最后,中国古代的领导者是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也就会有独裁统治,更容易引起百姓的不满和反抗。而日本自统一后是天皇制,但实际上天皇并不拥有实权,许多重大决策并不由天皇决定,所以内阁决策人员可以更换,并不需要真正的改朝换代。

还有就是天皇在日本人心中就是神灵。对其总有一种敬畏的心态,当大多数人有这种心态,也就很难出现变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