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渠:一個陰謀為何變成了惠民工程?

渭南博物館不光是文物的寶庫,更是記錄我市歷史變遷的百科全書。在博物館講解員的介紹下,我們回到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重新認識了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憑著肩挑腰扛修築起來的一項偉大工程,它是史上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我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餘里。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戰國時,我國曆史朝著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以自己為尊,欲圖征服別國,兼併戰爭十分劇烈。

關中是秦國的戰略基地,征戰四方需要很多軍糧,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就必須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此時,韓國雪中送炭,向秦國派了一位水利工程師。可韓國有這麼好心嗎?

韓國是秦國的東鄰。戰國末期,在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中,秦國通過變法,國力蒸蒸日上。它虎視眈眈,時刻覬覦鯨吞六國。首當其衝的韓國,此刻已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強秦只要揮師東進,韓國會第一個被吃掉。

公元前246年,韓桓惠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出了一個笨招。他讓韓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去秦國做間諜,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為了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光秦國的人力財力。韓桓惠王樂觀地希望秦國舉全國之力修築這項巨大的工程,從而無暇東伐攻佔韓國,韓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欣然採納了這個建議。秦王嬴政立即任命鄭國主持大局,下令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韓國援建水利的真實意圖敗露了。

嬴政大怒,要立刻殺了鄭國洩憤。鄭國說了這樣一句話觸動了秦王:“當初韓王命我來修水利,確實不是為了秦國著想。但修建水渠只不過為韓國延續幾年的壽命,卻為秦國帶來了千秋基業,孰輕孰重,大王可想而知。”嬴政很有遠見卓識,他細想過後覺得鄭國說得有道理。眼下的困難是秦國的水工技術確實比較落後,沒有鄭國指揮,剩下的工程難以為繼。

嬴政最終沒有殺死鄭國,依舊讓他主持餘下的工程。涇河岸邊,成了當時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專家研究推算,當時修建鄭國渠的秦人多達10萬餘人。

鄭國渠巧妙地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用之於地,又歸之於水。當今看來,這樣的設計也是巧奪天工。

秦人流血流汗地幹了十多年,這個浩大的工程才終於完工。鄭國渠合理利用泥沙,解決了水土問題,改良了大面積的低窪易澇沼澤鹽鹼地,變澤鹵之地為良田。引渾淤灌荒地,擴大耕地面積,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它主要灌溉廣袤的關中平原地區,渠水流經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灌溉面積達280萬畝,對於推動秦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堅實後盾。

人們為了紀念鄭國的功勞,稱這條水渠為鄭國渠。

鄭國渠主要建造在黃土高原上,受到建築材料的限制,難以持久穩定。許多年後,由於泥沙淤積,乾渠首部逐漸填高,水流不能順利入渠,河水入渠處因此多次改變,但谷口以下的乾渠渠道始終不變。

自秦以後的歷代帝王繼續在其基礎上完善水利設施:先後歷經六代工程,衍生了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近代的涇惠渠。

民以食為天,我國曆朝歷代都比較重視農業農耕,“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向來都是帝王執政的重中之重。我國古代比較重大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了千秋萬代的百姓,比如連通長江珠江的廣西靈渠、灌溉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和這條位於中部平原地區的鄭國渠。

鄭國渠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它首開引涇灌溉的先河,工程雄偉,規模宏大,它是中國水利史上的明珠,科學治水的典範,在兩千年前只能依靠人力的時代,更是一項堪稱奇蹟的工程。

鄭國渠離我們比較近的一次修繕是在1929年,當時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顆粒無收。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涇惠渠的重任。在他的主持下,歷時三年,於1932年完成了涇惠渠的修建,水渠灌溉60萬畝土地。今天,關中平原上的130多萬畝上好的良田,其恩惠的源頭,就是鄭國渠。它承載著千百萬人的心血,縱橫百餘里,跨越兩千年依舊造福這一方百姓。

最值得驕傲的是在2016年11月8日,在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回望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鄭國渠建成6年後,秦軍直指韓國,此時的關中平原已經變成了秦國大軍的糧倉。韓國的疲秦之計變成了強秦之策,韓國的緩兵之計無異於自掘墳墓。鄭國渠建成15年後,秦滅六國,實現了天下統一。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