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在历史上是怎样的皇帝?

合浦仔林哥

段誉当然是金庸老先生《天龙八部》里的小说人物,他老人家小说故事情节的主脉络总会在历史上隐约出现,其人物也有可能找到原型,《天龙八部》里集高超武功和一往痴情于一身的主人公段誉没有例外,他的原型是11世纪后大理国第二个皇帝段和誉。



为啥是后大理国呢,是这样的,大理国创建于公元937年,当时中原地区正好是五代十国时期,第一任皇帝是南诏大将段思平,建都在今天的云南大理太和村一带。

大理国全国上下都信仰佛教,国内到处佛香缭绕,就有了个好听的别名叫妙香国。和所有中原政权一样,大理国有一权臣尾大不掉,名叫高方,因在段思平开国时立有大功,被封为岳侯,而且世袭。高家的势力越来越大,高家到了高升泰这一辈总揽国家大权,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公元1081年,高氏拥立段正明为帝,这个皇帝本人倒是不错,勤俭朴素,亲政爱民,可是大权在高升泰手里,1094年这个做了13年的窝囊皇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高升泰,自己看破红尘出家做和尚去了。

高升泰登基过皇帝瘾,到这时前大理时期结束。高升泰改了个响亮的国号叫“大中国”,口气倒是蛮大的,可做皇帝是要有真龙天子的命。这高皇帝金銮殿没坐两年,口角歪斜,哈喇子乱掉,中风瘫痪,眼看就不行了,临死前意识到可能自己篡位得到了报应,为了死前能最后抱个佛脚积点徳以免下地狱,关照儿子高泰明把皇位还给段家。



高泰明遵父命,把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推上皇位,这也是后大理时期的开始,这一年是公元1096年。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段家的子孙,可朝政还是高家子孙把持着,高泰明家族世袭大理相国两个多世纪,始终掌握着大理国政权。这大理国皇帝做得忒没劲,整个一傀儡,段家就没出个政变分子翻个身做主人。段正淳干了12年牵线木偶,辞职不干出家当和尚了,把皇位交给了儿子段和誉,后大理国第二位皇帝也是段誉的原型出场。



段和誉做皇帝是才二十几岁,也得忍气吞声面对高家的权势,处处小心,谨慎行事。高泰明去世后,他在外头各处镇守的儿子们回京奔丧(怪不得高家硬气,儿子多又掌握兵权,不像段家子孙,混不下去就出家当和尚)。事后段和誉请客吃饭,高太明一个儿子叫高智昌可能喝多了,竟然大言不惭说段家没啥了不起,若不是咱高家拥护,皇帝一分不值,今天这皇位本来是我的,是我老爸听了我爷爷的话才让你段和誉当的,你段和誉当皇帝,我就不服。

这些大逆不道的造反话要是在平常封建国家政权里,非得诛灭九族不可,但在段氏大理,段和誉只是放不下面子,把高智昌发配了事,事还没完,这高智昌经不起折腾,在那死掉了。

段和誉感觉惹祸上身,一面抚恤高氏家属,一面做法事超度亡魂,就在这档口,高智昌两个忠心手下决心为主人报仇,找了个机会手持利刃冲向段和誉要行刺。幸亏行刺未遂,刺客被身边侍卫活捉,这两人也供认不讳,段和誉也感其忠义就放了他们,没想到他们见报仇无望,当场自刎而死,这两人倒有些春秋刺客侠义的意思。

段和誉在位期间,最大的作为就是和宋朝搞好了睦邻友好关系,使大理国和宋朝的关系一片和谐。至于段皇帝身边的美女大都无从考证,只知道他的皇后也姓王,和神仙姐姐王语嫣同姓。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段和誉也是武林高手,据大理史书《无为寺传灯录》记载,后大理国二世国君段和誉从小喜欢刀剑,七岁入学,得到六铉大师的指点,这六铉大师和当时的周侗(岳飞师父)齐名,文韬武略样样具备,段和誉兴许真的会点凌波微步,六脉神剑和一阳指。

段和誉晚年时又碰到了皇帝到最后都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具体几子夺嫡不大清楚,问题更严重的是在每个儿子背后都有高家势力的影子,这样造成的局面相当复杂,段和誉既不愿看到儿子们同室操戈,血肉相残,但也无计可施,没有办法,大理国皇帝最后的保留节目让位出家,退出红尘,再也不问凡尘俗事。

从此在崇圣寺青灯为伴,佛经为伍,法名广弘,自娱自乐94岁高龄去世。段氏皇帝有家国恨,和美女之间应该没啥情仇恩怨,段氏皇帝和佛家有缘,段和誉武功不一般倒是在金庸先生小说里有所体现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段誉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史上并无叫段誉的皇帝,不过段誉的原型人物段正严是大理国皇帝,他是怎样的皇帝呢?

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父亲为文安帝段正淳。

段正严于宋徽宗大观二年即位为帝 ,父亲文安帝段正淳出家为僧,传位于他,时年段正严二十六岁。第二年,段正严改年号为日新,后来,段正严又连续改年号为文治、永嘉、保天广运。

段正严即位后,与宋朝始终保持友好的朝贡关系,多次向宋朝进贡,深得了宋徽宗的欢心,宋徽宗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云南节度使、大理王。靖康之变后,因各种原因,大理国方才与宋朝渐渐疏远。

段正严堪称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据《滇考》记载,段正严“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十分同情社会底层百姓的痛苦,仁慈治国、减轻徭役赋税,深受大理境内人们的拥护,但是却不能改变高氏专政的局面。

高氏专政要从上德帝段廉义时说起。上德五年时,上德帝被大臣杨义贞所杀,杨义贞自立为帝,大臣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带兵讨伐,杀死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但一年后,段寿辉因高氏势大,心不自安,就出家为僧,禅位于堂弟段正明,即《天龙八部》中的保定帝。

段正明在位十三年后,被逼出家为僧,禅位高升泰,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在位两年,临死时瞩其子高泰明将帝位归还于段氏,段正淳因此即位为帝,复国号大理,但国家实权仍然掌握在高氏手中,段氏只是高氏傀儡。


段正严继位后,虽然极力想改变这一局面,但已无力回天。在他执政后期,由于高氏内讧引起政局动荡,诸部不时反叛,加之天灾频繁,诸子争位,段正严心力交瘁,在他64岁时传位给儿子段正兴,段正严出家为僧,法名为广弘。段正严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段正严出家后,他在无为寺任主持,他重修了罗汉堂,命工匠凿了五百石罗汉,他自己还亲自动手凿了无为寺历代高僧像,后来他又住荡山和崇圣寺,九十四岁时圆寂,也是大理国皇帝中最长寿的人。
段正严自幼喜欢刀兵,七岁时,曾拜六铉大师学习文韬武略。六铉大师本是天台高僧,与周侗齐名,学识渊博,文武双全。后来段正严又跟妙澄大师学习奇门异术——六门妙法,或许金庸的六脉神剑就源出于此。段正严还善书荷花,喜琴,有《玉荷诗笺》四卷和《琴谱》一卷留世。


王孙阿狸

段誉是历史上大理国在位最久的皇帝,而且血统纯正,颇有作为,最后活到了95岁。

段正明、段正淳都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人,大理国在段正淳之后继位的国君名叫段正严,本名段誉,表字和誉,是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代皇帝。从段誉1108年继位到1147年禅位为僧,他在位长达四十年,是大理国22个皇帝中在位最长的一个。

首先来介绍一下大理段氏的起源,大理段氏是起源于春秋初期的郑国。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郑庄公打败共叔段以后,共叔段便逃亡了河南,他的子孙中有以段字作为姓氏,这便是段氏的起源。后来,他的后人到达了云南,并在那里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佛教盛行,儒家和佛家几乎融为一体,儒生无不崇尚佛法,佛家的僧人也诵读儒书,这就是所谓的“释儒”。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其中对大理的描述也基本是符合这段历史背景的。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天龙八部》中段誉的父亲段正淳。小说中段正淳极其风流好色,四处留香,最后更是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历史上的段正淳形象并非如此风流好色,到处留情,更没有在未登级之前自戕来报红颜知己。作为大理国的皇帝,他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在国内减轻国民的负担,外交上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他在位十一年,开“后理国”之国祚,是个实实在在、力求中兴的帝王。历史上的段誉是段正淳亲生的,和”延庆太子”可没有任何关系。段誉在位四十年,勤于政事,爱民贤,是个好皇帝。

《滇云历年传》中说“正严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同时《天龙八部》中说他“爱民、纳谏、和平”三条,也是非常符合历史形象的。

不过当时的大理很早已经是高氏专国了,段誉还是没法改变这一点。加上,段誉过于宅心仁厚,“爱心太重”,对其子、对其敌人都狠不下心来,到了晚年的时候非常的无奈。1147年,段誉因为子孙互相争权夺利,于是禅位为僧。禅位为僧的段誉修行直到95岁元吉,史称大理宣仁皇帝。


历史是什么

金庸《天龙八部》中描写的段誉:帅气,多情,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近又有一则新闻,说段誉后人展示“一阳指”,甚至点翻了美国大兵。很多觉得这是金庸杜撰出来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人,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也并非完全虚构,据考证,《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就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又名段和誉)。

在段正严的努力下,南方丝绸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复苏,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金庸的小说中,段誉从小笃信佛法、精晓园艺、精通棋术,是个彬彬有礼的贵族。而在历史上,段正严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史书记载他“善书荷花,喜琴,著有《玉荷诗笺》四卷,《琴谱》一卷,遗曲三首”。

段正严的时代,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他见证了宋朝由北宋到南宋转变的过程,也看到了周边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他依据形势寻找与宋朝高层交往的缝隙,最终达成了几代人寻求册封的愿望,从而保持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


逗趣梦梦

《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原型叫段和誉,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据记载段和誉勤于正事、爱民用贤,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可惜也是一位很悲剧的皇帝,因为从大理国第十四位皇帝段正明开始权贵高家就已经把持朝政。最终段和誉主动禅位出家当了和尚,一直活到94岁去世。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一部分贵族发动政变登基称帝,因为大理皇室得位不正,为了统治稳固不得不重用帮助夺位的李、高、董等贵族,这些人世代高官厚禄、权力极大。到了大理国第十四位皇帝段正明时期,高姓贵族高升泰击败其他所有贵族大权独揽,甚至于在短时间内篡夺过大理段氏的皇位。最终虽然高家迫于各方压力将皇位还给了段氏,但是高姓贵族世袭为相独掌朝政,到了段和誉继位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段姓有国无权,高姓有权无国”的局面。

公元1108年,段和誉接受父亲段正淳的禅位成为新皇帝。段和誉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一直希望将权力从高家手中夺回来,可惜已经无力回天,高氏势力始终不倒,朝中大臣一直以高氏为尊。段和誉统治后期,高氏家族为了争夺权力陷入内斗,进而弄的大理国动荡不堪;甚至于段和誉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成为了高氏家族争权的傀儡自相残杀。段和誉无力改变这种局面,最终心灰意冷于1147年退位出家。

段和誉和《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性格上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为人非常温和、大度,即使是对待要杀自己的人也是待人以宽,大理境内的人民都十分拥护他,只能说生不逢时吧。


当狗容易做人难

大理国是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而地区建立的一个多民族政权。历代国王信奉佛教,且有晚年禅位出家传统。段誉,也叫段正严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王世子,段誉原型,国王段正淳之子。宋徽宗大观2年(1108年)段正淳出家为僧,将皇位传给段正严(段誉)。做了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誉文治武都非常历害,在位39年是大理国22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久|的。段誉勒政爱民,十分同情社会底层的百姓痛苦,俭约治国,减轻百徭役和租税,大理国百姓非常拥他。大理国权力始终被高氏家族垄断。内讧激烈,各地部落相继反叛。段誉很明治的处理了高\\氏问题,镇压了各地反叛势力,在他在位期间没有出现太大过失。对外关糸上,历代大理国王是接受北宋王朝册封的。如段誉本人被宋微宗册封为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定期遣使向宋朝进贡。段誉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但在晚年陷入诸子争位的内耗中,身心疲备的段誉禅位为僧,得享高寿。段誉死后庙


号宪宗,溢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