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身穿白色战袍的名将有哪些?

纵横国史

白色战袍确实威风凛凛,在战场上也是分外夺目,十分耀眼,但很容易成为敌人的靶子!所以,敢于常常披着一身白色战袍上战场的名将屈指可数,赵云、陈庆之、薛仁贵、多铎、多尔衮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吧!

第五名——多铎。作为大清的豫亲王,镶白旗的旗主,多铎每次冲锋陷阵时均身披镶白色战袍,在万军之中十分显眼。1629年,多铎追随皇太极入关,在遵化击败明朝勤王军;1631年,围攻大小凌河,迫使祖大寿投降;1642年,作为主力之一参与松锦决战,俘虏洪承畴;1644年5月,挥师入关后直接带兵追击李自成,迫使其战败身亡;1645年初,平定江南,消灭弘光政权。但是,多铎人品不好,制造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只能给他排名第五。

第四名——赵云。俗话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由此可知,赵云的武力值是扛扛的,仅次于号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奉先;刘备更是直言到“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白袍将军,从戎几十年,一副白色盔甲时时伴随,从不更换风格。可惜,赵云虽武力值高,但情商不高,只能排第四了!

第三名——薛仁贵。贞观十八年(644年),还是无名小卒的薛仁贵披着白色战袍冲入敌阵,直取高丽上将首级,救出刘君邛。贞观五年(645年),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直取高丽统帅渊盖苏文,大破之。显庆三年(658年),薛仁贵作为副帅出征高丽,斩首敌军几万首级;次年,又击败来犯的契丹军队,威震辽东。龙朔元年(661年),薛仁贵出战回纥部九姓铁勒,三箭定天山,西域由此稳定。永淳元年(682年),年近70的薛仁贵北上剿灭突厥,取得云中大捷。但是,薛仁贵在大非川之战中不敌吐蕃,并与之和谈,所以只能排第三了!

第二名——多尔衮。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在皇太极时代才开始崭露头角;清军五次入寇中原,他都有份,而且还充当主力。1642年,多尔衮作为绝对的主力部队在松锦会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洪承畴被俘虏,其功劳占一半。1644年4月,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扫清入关的障碍。可惜,入关后多尔衮大搞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等激起民族仇恨的弊政,所以无缘第一!

第一名——陈庆之。在中国历史上,名将有很多,但一生毫无败绩且经常以少胜多的则屈指可数,陈庆之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则是白起。陈庆之出身寒门,手无缚鸡之力,文弱书生一枚,但他却富于谋略,用兵如神,百战百胜。陈庆之旗下的七千白袍军是南梁王朝的核心力量,是抵御北魏的一把利刃。其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经常以少胜多,击败北魏几十上百万大军;连续作战四十余场,攻占三十多座城池。面对陈庆之的进攻,北魏名将尔朱荣发兵一百万南下攻击洛阳,决意与陈庆之一分高下,谁知连战十一场均大败而归,只能撤兵。因此,陈庆之第一,当之无愧!


纵横国史

身穿白袍的将军在小说里历来都是勇力过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因为白色很醒目,而且白色象征灵活、随机应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白袍的将军,就断定此人是军中的主力了,在真实历史上也是这样。

白袍将军我大概列举以下一些,望大家也来分享你知道的白袍名将。

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是南北朝时的名将,后人有赞扬他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里说的白袍便是陈庆之将军,这位将军虽没有万人敌之勇力,却富有谋略,善于思考,带兵有方,曾以七千兵破敌五十余万,一生征战沙场,下城无数。


三箭定天山——薛仁贵

身穿白袍的薛仁贵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渤辽称之为秦琼之后大唐第一勇将,其勇力让周边小国在被平定多年仍心有余悸,薛仁贵一生致力于效忠大唐,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也享誉代忠良的美称,其子薛丁山也是白袍将军,继承父业为大唐东征西讨,立功无数。

入关第一将——多尔衮

这位白袍将军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却是众多儿子中极富盛名的一个。组织清军入关,受摄政王,东征朝鲜,收腹蒙古,为清王朝打下大半个天下。

白马素衣冷面寒枪——罗成

罗成是隋朝靖边候罗艺之子,后来随瓦岗众英雄起兵造反,位列瓦岗五虎。其武艺极高,单枪匹马破杨林一字长蛇阵,威震一时,后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最后被奸人所害,死于万箭穿心。



狮盔银铠玉面郎——马超

马超之父马腾本是西凉太守,可是被曹操所杀,最后马超愤恨讨伐曹操,仅仅十万兵打得兵强马壮的曹操割须弃甲,可以说是曹操最害怕的一个人了,所以后来刘备收服马超让马超镇守西平关以防曹操来犯,曹操也不时称马超真有当年吕布之勇,足可见马超的骁勇善战。


长沙虎孙坚

孙坚是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守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人对孙坚知之甚少,然而,孙坚是三国中实力颇强的一方诸侯,只可惜英年早逝,但是其子孙策孙权不负父愿,占得江东之地。

各位还有了解的白袍名将吗?不妨道出与大家共享。


学于古今

  1.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个之前学历史还是看武侠听过这么一句话,至于是写谁真心不知道,后来才知道是写陈庆之。史书上写曾率七千部众,破魏军五十余万,前后作战四十七次,下三十二城,谁成想这样一位将军竟然不胜武力,考得是谋略和排兵布阵,但这哥们喜欢白袍长枪啊,还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名将。

  2. 第二个就是我喜欢的赵云,常山赵子龙。赵云就不要多少了,看我枪出如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谁人敢当。刘备评价赵云一身是胆,一生从无败绩被称为常胜将军,位列蜀国五虎上将,七十几岁仍为蜀汉先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3. 三代霸辽东,入关第一将,爱新觉罗多尔衮。也许是孝庄秘史里把多尔衮写的太英雄,我从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入侵我中原的满洲人。乾隆皇帝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4. 冷面寒枪俏罗成。这个应该是演义里的人物,当真是喜欢,可惜死的早。演义里说罗成和秦琼互相授艺,罗成隐瞒了回马枪,秦琼隐瞒了杀手锏,两人均不得善终。当罗成英雄年少,冷面寒枪,真是每个少年的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