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胃病,原來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

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桿菌病的不良預後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人死於胃癌。

因為胃液的強酸性,幽門螺桿菌很聰明的利用它的螺旋狀結構,鑽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粘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對中性的環境中。正是因為胃液的強酸性,早期人們都認為沒有細菌能在極酸的胃液中生存。一直以來,都認為胃炎胃潰瘍是因為壓力或者辛辣食物。

幽門螺旋桿菌寄生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分佈在胃粘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症狀為: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狀,如噯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些病人還可出現反覆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一般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臨床過程是這樣的: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後定居感染,經數週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後者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專家們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險增加了2.7-12倍,如果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

幽門螺桿菌的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病病是後天傳染的,這一點已是各國學者的共識。其傳播方式還不十分明確,但最可能的途徑是口-口、糞-口傳播,已有以下實驗可以證明:

1.利用PCR從病人唾液、牙斑和糞便中檢出幽門螺旋桿菌的DNA;

2.從牙斑和糞便中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

3.從同一家族多名成員的排洩物中分離出相同的幽門螺旋桿菌菌株。

我的胃病,原來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

感染分佈

幽門螺旋桿菌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說是成年人中最廣泛的慢性細菌性感染。總的趨勢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發展中國家約為80%,發達國家約為40%,男性略高於女性。我國的感染年齡早於發達國家20年左右,20歲-40歲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另外,我國北方地區的感染率高於南方地區。

預防手段

同其它消化道傳染病一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1、避免群集性感染。預防幽門螺桿菌,應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門螺桿菌。據瞭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傾向特點。另外,父母感染給子女的概率較高,望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積極做好預防家人感染的相關工作。

2、口腔健康須保持。日常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好呢?據獲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問題,因此對於陰性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緩。這對以後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墊定了相應的預防根基。

3、預防幽門螺桿菌不宜生吃。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長達3年。因此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要點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4、餐具器皿應定期消毒。專家提醒,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嚴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換。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該儘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鏽鋼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儘量利用高溫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過消毒櫃進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櫃的高溫殺毒就達到125‘C能夠殺死大部分病菌,適合大部分的餐具器皿。

5、小兒餵食注意:很多父母給小兒餵食,經常自己吃一口然後給孩子喂一口,甚至嚼爛餵給孩子,這些都容易讓小兒感染幽門螺桿菌。

6、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如果情侶深度接吻,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將自然暢通無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直接的途徑,望情侶們慎重。

7、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體抗力低下,從而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生吃膳食也最好避免,因為存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隱患。

我的胃病,原來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

2.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在水中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3.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於幽門螺桿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內發生感染後,會直接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可能導致口氣重,即口腔有異味,嚴重者往往還有一種特殊口腔異味,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去除。

5、隨著病情的嚴重,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引發癌變的發生,而且,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發生胃病的患者,多數與幽門螺桿菌有一定的關係。

6、菌群失調

一般感染者在檢查中顯示陽性,一般不會有什麼症狀,病毒在患者體內長期的破壞、寄生、繁殖,隨著病情的發展,幽門螺桿菌會使菌群失調,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