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時期的臺灣,還是明朝的嗎?當然是

鄭成功時期的臺灣,還是明朝的嗎?當然是

鄭成功

滿清於1644年入關,鄭成功是在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的。中間相隔17年。

鄭成功時期的臺灣,還是明朝的嗎?當然是

明末臺灣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所以在鄭成功退守臺灣之前,他的根據地是廈門和金門,現在廈門的鼓浪嶼還有鄭成功的遺蹟。

而在鄭成功統治臺灣之前,臺灣雖然名義上歸屬明朝,但明朝對臺灣是沒法真正有效統治的。

鄭成功時期的臺灣,還是明朝的嗎?當然是

三國東吳發現臺灣

臺灣島雖然發現很早,在三國時期孫權就派兵前往過,但一直到明朝,臺灣的漢族移民都很少,主體民族還是臺灣土著(即現在高山族)。真正意義上的臺灣大開發,還得等到明末開臺王顏思齊開拓臺灣,後期鄭芝龍繼承顏思齊的地位,成為臺灣的真正統治者。

但後期荷蘭人佔據了北臺灣,鄭氏勢力在臺灣衰弱。

直到1661年,鄭成功打敗荷蘭人,佔據臺灣,鄭氏勢力重新籠罩臺灣。

鄭成功原本效忠的是隆武帝,鄭成功名字的由來也是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所以人稱國姓爺。

鄭成功時期的臺灣,還是明朝的嗎?當然是

鄭成功北伐

隆武帝被滿清俘虜死後,鄭成功名義上向永曆帝效忠,但永曆帝是李定國和孫可望等人支持的,所以鄭成功一直保持著事實上的獨立。

佔據臺灣之後,鄭成功也並未稱帝,繼續效忠永曆帝。鄭成功死後,鄭經上位,自稱延平王,仍奉已死的永曆帝正朔,成為了南明抗清的最後根據地。人稱鄭明。

所以這期間臺灣還是名義上屬於明朝的。

有不同意見或者疑問的可以在下方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