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做人是要有夢想的,否則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造車,華晨集團也是有夢想的,曾豪言要打造出“中國寶馬”,而它們也著實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們是寶馬在中國的合作品牌。然而,華晨集團傾盡全力打造了自主品牌中華汽車非但沒有成為中國寶馬,反而有了被淘汰的危險。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靠著與寶馬合作,華晨集團推出了“華晨寶馬”這個品牌,也賺得盆滿缽滿。沒有滿足於此,華晨推出了自主品牌中華,準備打造中國寶馬。基於長遠利益考慮,寶馬也支持華晨發展自主車型,並提高一定的技術支持,並願意為中華品牌背書。

中華V5與V3與寶馬X1的外形很是相似,V6則有寶馬X3的影子。靠著與寶馬外形相似,再加上銷售時大打寶馬牌,中華V6初上市時曾獲得大賣,一度月銷過萬。遺憾的是,中華V6的好勢頭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就一蹶不振了。今年4月份,中華V6的月銷量僅有900臺,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雪上加霜的是,這對中華汽車品牌來說絕非孤例。中華V3有過單月銷量1.88萬的輝煌,但很快就陷入低谷。實際上,中華旗下的絕大多數車型都是如此,而去年一年,總共才賣出了48461輛汽車,已淪為自主品牌中的邊緣人。

作為曾經自主品牌的領軍人物,中華品牌為何陷入如今一蹶不振、甚至可能滅亡的處境呢?這是因為華晨集團太沉迷於賺快錢了,在汽車製造上根本未下苦功夫,導致產品頻出問題。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過於依靠寶馬

每推出一款新車,中華都大打寶馬牌,聲稱運用了寶馬的技術。寶馬對中華持支持態度不假,也願意轉讓一部分技術,但這部分技術卻是過時的。這樣的技術優勢,非但無法與合資車相PK,就是與其他國產車相比也無太大優勢,中華還不自己研發造車技術,掉隊就不難理解了。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發動機落伍

中華V3的發動機型號是BM15L,看上去和寶馬品牌使用的發動機一樣,讓不少消費者上了當。事實上,BM15L發動機是中華自主研發的,其性能根本無法和寶馬發動機相比,也不比其他國產車發動機先進。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小毛病多

擁有寶馬X3相似的漂亮外觀,但中華V6在質量上卻差了不少。像其他國產車一樣小毛病不斷,中華V6也失去了口碑,成了質量差的代名詞。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貶值快

中華品牌汽車剛上市時,售價比一般國產車高,但隨著銷量下滑,就開始降低售價。這雖然能挽救一定的銷量,但無疑傷了老車主的心,因為貶值太快了。

寶馬都救不活!又一國產品牌頻臨滅亡 連快錢都賺不了了

售後滯後

在中華車輛維修時,其4S店居然經常沒有配件,需要等待。買車是為了方便,把汽車放在修理廠等待,車主們顯然難開心起來。

因為這些原因,中華品牌慢慢沒落,如今已經到了頻臨死亡的地步。如果繼續保持賺快錢的思維,靠著寶馬的名頭,粗製濫造汽車,中華品牌基本沒有復甦的機會。那麼中華品牌只有死路一條嗎?也並非如此,因為背靠寶馬這棵大樹,中華還是擁有其他自主品牌沒有的優勢,只要能安心下了搞研發,迅速提升質量,還是能東山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