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非主流”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带来的启示

20世纪俄罗斯“非主流”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带来的启示

关于俄国文学,读者熟知的是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黄金时代的文学大师,但20世纪俄苏文学大师如安德列•别雷、布尔加科夫、布宁、安德烈耶夫等等,在新世纪似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些“非主流”作家们,这些不可忽略的作品,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应该重新回到当下读者的阅读视野。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双头鹰经典”最新两部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彼得堡》,就分别出自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万•布宁和“俄国社会主义的卡夫卡”别雷之手。

20世纪俄罗斯“非主流”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带来的启示

图说:出版人、翻译家曹元勇 主办方供图

期许一:写作紧贴内心

曹元勇提出,现在图书市场上流行大量欧美书籍,欠缺俄罗斯的,这套书称为“双头鹰经典”,是因为俄罗斯的光辉正是如此:一头望向东方、一头望向西方,象征欧亚两块大陆的统一及文化融合。这些书代表了俄罗斯丰富的文化。

“阅读《彼得堡》让人意识到俄罗斯文学与我们原来理解的俄罗斯文学完全不一样。它有这么快的节奏,是一个碎片化的、像爆炸一样全部爆发出来的、快捷的作品,让我非常震撼。”在张闳看来,《彼得堡》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别雷就是俄罗斯的卡夫卡,小说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快速闪现各种各样的景观,就像坐高速列车窗外闪过的景观一样,呈现了流动的城市景象。

如果说《彼得堡》塑造了快节奏的现代城市,平民与贵族、革命党人与奸细密探,都在其中鬼鬼祟祟,不知道干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都忙得要死,那么《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则用散文诗一样的优雅笔调,将大自然的声音、气味、色彩和光线,细腻捕捉并诉诸笔端,抒情地回忆了俄罗斯的乡土和古老的民风,从主观感受和体验中不断探索与发现自我,展现了俄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本色。

20世纪俄罗斯“非主流”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带来的启示

曹元勇谈到,《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里面,布宁把自然当成了人的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一个文学观念,所以说今天我们出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这个书在寻找它的读者。布宁代表了无论是文学还是他的趣味是俄罗斯文学古典传统的延续。“这个世界非常丰富,很多作家可能后来生活在城市,但是最初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中国大部分作家都生活在城市,我们也没有写出《彼得堡》这样真正的所谓的城市文学,这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无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的古典乡村,还是《彼得堡》中的城市图景,对于俄罗斯文学的阅读总是缓慢的,“阅读的那种感觉很奇怪,文字本身包括内心的情感的浓度,极其复杂的心理因素,只有在这些特别从容展开的这些作品里面,才能够展现。文学可能要更多的跟我们内心发生关系。”叶开说,他同时关照到了当下的80后90后写作,“我希望年轻一代包括80后、90后,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处的城市和自己人生的时候,不应该贴着同一个外部需求思考,我觉得他应该贴着自己的内心。”

20世纪俄罗斯“非主流”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带来的启示

图说:同济大学教授张闳 主办方供图

期许二:人物和空间的丰富性

从俄罗斯的这些作品来看,不仅仅表现了时间跨度的问题,更在于思想本身的丰富性和辽阔性,以及涉及的问题的纵深度,张闳提出,从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许多细节,反映在人物内心的各个不同层面“欲望的、本能的、灵魂的,不同的处境中的丰富性。”

如此的丰富性在俄罗斯文学巨著中存在,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文学中却难觅。叶开说,现在的“巨著”网络小说动辄三四千万字,真是“鸿篇巨著”,又长又臭的东西有的是时间去写,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们的字数,而是我们的文学作品是否真正拓展出了空间,也就是我们的文学作品拓展出来的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俄罗斯作家依托着俄罗斯的深厚文化,那一批人的写作就像地火或者地下的洪流一样的有潜文化的带出感。我们如何依托一个文化厚重的背景?这个恰恰是我们当代作家面临的困境。文学不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字数,后面还涉及广阔的言外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