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氣色不佳?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

依據腸胃的喜好來選擇食物,以往我們將這種現象歸結為“飲食習慣”。事實上,吃什麼往往不是大腦做出的決定,而是“腸腦”做的決定。

心情不好、氣色不佳?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

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也稱“腸腦”。因為研究發現,腸道里神經細胞的數量、類型和神經遞質都與大腦內的神經細胞極其相似。

腸道的健康會影響大腦和皮膚的健康。

健康的飲食能夠讓腸道屏障比較完整,從而獲得更多的益生菌,給大腦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如快樂、輕鬆的正面情緒,同時,也會讓皮膚變得光滑、紅潤。反之,不健康的飲食會使人的腸道菌群失調,大腦出現焦慮、抑鬱的負面情緒,皮膚變得乾燥、粗糙,毛髮變得沒有光澤。

心情不好、氣色不佳?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

腸道菌群似乎是幕後控制者,會控制著人體的一些生理狀況。

腸道菌群主要分為三類:第一種是與人體共生的共生菌,是對身體有益的益生菌;第二種是致病菌;第三種是條件致病菌,稱之為兩面派,誰有勢力跟誰走,如果是益生菌佔有勢力,它們就不會造成危害;如果是致病菌佔上風,它們就跟著一起興風作浪,導致身體出現病徵,如腹瀉、食物中毒等。

心情不好、氣色不佳?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

想要保護腸道共生菌,有以下方法:

① 平衡膳食。多吃蔬菜、粗糧、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長時間吃大魚大肉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不利於腸道共生菌的生長。

② 注重休息,規律生活起居。如果起居不規律、通宵熬夜;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時間長了,腸道菌群會失調,引發多種疾病。

③ 適當補充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豆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