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觀察者網汽車頻道 文/趙曉明】在這一批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造車新勢力”裡,有兩家車企很不一樣。

一是零跑,二為前途。

和其他新造車企業首款量產車型定位為純電動SUV或純電動轎車不同的是,零跑汽車和前途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都定位為純電動轎跑。

而相比起售價20萬不到的零跑,前途汽車的首款產品,將是一輛預計售價60-80萬人民幣的純電跑車,聽起來還挺高大上?

今天我們先來聊聊前途汽車的前途,很可能沒有。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量產版車型動力參數讓人失望 馬力最小的“跑車”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前途汽車攜三大平臺車型亮相。大氣簡約的展臺吸引了不少汽車圈媒體及汽車愛好者的駐足。而其中,馬上就要量產上市的前途K50,更是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度。

很多人不禁會問,為什麼前途汽車會將一款電動轎跑作為首款量產車型?對此,前途汽車總經理吳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選擇純電動超跑是基於前途汽車自身的能力、特長以及市場的需求,他認為未來仍有特定的群體會對特殊的產品有著特定的需求,跑車就是這部分特殊的產品,而跑車的性能極其所帶來的駕趣就是特定的需求。

言下之意,就是要做出差異化。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前途首款量產車K50

前途K50最早在2015年上海車展上就曾亮相,2016的北京車展上又展出了K50量產版和敞篷版車型。

經過三年數個版本的迭代,這款跑車的量產版最終定型。

當時對外公佈的信息提到,K50將其採用全車碳纖維覆蓋設計、電池T型中置結構,搭載前後雙電機四驅系統,綜合最大功率達408馬力,峰值扭矩650牛·米。K50的百公里加速度最快為4.6S(滿載),最高時速達200km/h,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365km。

但近日,工信部網站公佈前途K50量產版的正式申報信息,結果讓人大失所望。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根據申報信息,動力方面,K50量產版的最大功率僅為190馬力(140千瓦),比此前公佈的408馬力(300千瓦)相差甚遠,居然直接砍掉了60%,簡直不可思議。試想一下,像K50這樣大尺寸的新能源跑車外殼,裡面安上一個本田思域1.5T車型的動力輸出,顯然是不夠的!

外觀上,此次曝光的前途K50量產版申報圖和車展上展出的原型車類似,依舊採用了典型的跑車設計,低矮的車身、誇張的下進氣口、流暢的線條都非常吸人眼球。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634/2069/1253mm,軸距達到了2650mm,和之前公佈的數據相比,新車更加修長、低矮。

綜上,前途K50將會是一輛外觀時尚霸氣,但配以一臺平庸無奇的發動機的“超跑”,什麼鬼?怪不得有網友曾提出質疑,“現在超跑的門檻已經那麼低了嗎?”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具備生產資質佔據優勢 母公司歷史厚重

產品本身不夠給力,前途汽車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提前拿到的生產資質了。

事實上,前途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已經算得上是“老資格”了。

從2014年長城華冠發佈前途概念車起,今年已經是前途汽車五年內第三次參加北京車展。這五年的北京車展和上海車展,前途從未缺席。

這裡就不得不提前途汽車背後的長城華冠。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的汽車設計公司,因給國內眾多車企承擔設計、研發工作而知名。成立於2003年,前途汽車正是其全資子公司。

早在2010年,長城華冠就已經設立了電動事業部。2015年2月,前途汽車正式成立。同月,前途汽車蘇州工廠正式奠基,一期投資超過20億元。

再講長城華冠和前途汽車的總裁陸群,畢業於清華大學,出身於北汽,在北京吉普工作了近20年,之後創建了長城華冠。

不管是從陸群的從業經歷還是從長城華冠在汽車領域的積累和資源,前途汽車的造好車決心和實力是有的。

也因此,非常看重新能源車市場的長城華冠,在工信部放新能源牌照的第一波,就投資大批試製車,搶到了資質。

今年4月4日,在工信部官方發佈的第30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明確顯示同意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設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而早在2016年,前途汽車就已經獲得發改委批覆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資質。這也就意味著,前途汽車成為第六家拿到發改委和工信部批覆的“雙資質”的企業。這也是“造車新勢力”中首個正式獲得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

60-80萬,給我一個不買特斯拉的理由?

預算60-80萬左右,在新能源車型裡絕對可以任挑了,甚至是特斯拉。

以Model X 75D為例,價格在85萬左右。綜合最大功率達525馬力(386千瓦),百公里加速度最快為6.3S,最高時速達210km/h,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417km。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雖說特斯拉比K50的價格還是高出了幾萬塊,但能花70萬買車的人,畢竟也不會太在意這些差價了。畢竟特斯拉是特斯拉,而前途汽車,僅僅是前途……

儘管特斯拉目前也飽受召回風波,但無論如何,其品牌肯定要比名不見經傳的造車新勢力產品靠譜。包括品牌吸引力,K50也是不可能贏特斯拉的。

再說動力配置,K50一輛定位於純電動超跑的車型,動力輸出還沒有人家普通家用車來的大,真真是說不過去了。

這麼一對比,給我一個不買特斯拉的理由啊?!

又比如開篇提到的零跑汽車,同樣做純電動超跑,20萬不到的零跑在價格上就瞬間秒殺前途。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零跑汽車S0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說互聯網車企蔚來汽車現在連車都交不出來,好歹蔚來懂得做營銷。

回顧去年年底,蔚來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召開了盛大的品牌發佈會,以宣佈ES8正式上市。蔚來請了大幾百家媒體和自媒體,光是發佈會就燒掉近億元人民幣。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反觀前途汽車,雖然一直很努力的宣傳自己的性能,但有多少人記住了它不到5秒的百公里速度?一直宣傳自己的外觀,但怎麼看都有邁凱倫的影子;一直宣傳動力參數……算了,忘了它吧。

產品好不如廣告做得好,畢竟完全依靠產品力和口碑生存的車太少了,就算有,也絕對不會是前途。

再看看燃油車方面,80萬預算,目前寶馬家族定位最高的寶馬X5(如果不算X6的話)瞭解一下?同等級的奔馳GLS也可以啊,進口奧迪Q7也能買到一個入門款的配置了。

BBA跟前途,會有人選後者嗎?

更令人費解的是,繼K50推出後,前途汽車的第二款產品依然是一款超跑,而不是市場主流的SUV車型。很顯然,在前途汽車通過K50試水後,對大規模量產沒有足夠的信心。所以繼續製造“少而美”的手工超跑,而這也是目前看來前途汽車唯一的“前途”。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期間,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參加某論壇時,曾“怒懟”互聯網造車企業。他說,“我們不能濫用互聯網概念,現在很多人,用互聯網電動汽車到處忽悠,我覺得也是很危險,老百姓那一點錢賺的不容易。”

前途汽車會不會是李書福口中“到處忽悠”的互聯網車企,我們尚無法定論。但定位有問題,品牌影響力不夠,產品不給力,這些都是影響前途汽車“前途”的關鍵致命點。說實話,就現在的K50的量產現狀來看,前途汽車要將自己的產品打造成高端的純電超跑,感覺早晚是要涼的。

瞭解了前途K50,我們看不到它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