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为何难以实行,是一纸空文?

2018年“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可是依然存在越减越负,各种政策依然是一纸空文。为何减负就如此不被领情呢?

小学生减负为何难以实行,是一纸空文?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

1、就业形势严峻,倒逼高层次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层次教育。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突破820万,可是每年这么多的毕业生哪里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存在“毕业等于失业”现象,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用人单位越发重视求职者学历外的技能,“技多不压身”,更多的培训班随之风生水起。

小学生减负为何难以实行,是一纸空文?

2010-2018年高校毕业人数统计

2、高考独木桥体制,必须过五关斩六将。高考更加注重的是学习掌握水平和应试能力,所以学生必须读书破万卷,不断强化考点,以期取得好的成绩。

3、家长的期望,是最初的起点。望子成龙是为人父母普遍的心态。富裕的父辈,自然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下一辈的教育,工薪阶层的父辈,其这一代已经被人拉开了距离,更不希望下一代重蹈覆辙,更有甚者把他们这一代的失落寄希望于下一代,所以砸锅卖铁也不愿孩子在教育上落后,“别人有什么,我们也必须有什么”,这是在他们的普遍心态。这种循环不断叠加在孩子身上,减负是不现实的。

4、教育考评机制。现在普遍是教师、学校和家长联动机制,学生表现不好,各方面都有责任。学校、教师要跟升学率、排名等指标挂钩,家长要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学生是不能表现不好的。

针对上述问题,个人觉得:一是要改变观念。我们目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人才紧缺,技能型人才和符合性人才缺口严重。但是普遍人心理依然存在看不清技能型工种,觉得是“苦力”“没前途”,导致该工种紧缺。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进入该领域。

二是到农村去。农村基层因为各种原因,条件艰苦,大部分人仍然不愿意下去。但是农村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国家大战略“振兴乡村”等实施,农村人才缺口更加巨大,存在大量的机会。

小学生减负为何难以实行,是一纸空文?

乡村振兴战略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人自主创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有条件的人应该积极探索,自主创业。

四是政府应该更积极作为。政府应该在薄弱环节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优化农村配套,奖励优秀人才到基层等措施方面下苦功夫,缩小工种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差距,保证基本环境。

依个人观点,一个人应更加重视的是健全的人格。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让人更好的成为人。但是如今却本末倒置,人为了学习而学习,有好工作固然是好,但那应该是建立在通过不断学习让人变得健全优秀后而水到渠成拥有的,而不是刻意强求。

小学生减负为何难以实行,是一纸空文?

健全人格认识

在目前大环境下,个人认为学业必须跟上,不能盲目减负,否则只会被历史淘汰。放松了现在,牺牲了未来,是不可取的。请记住我们都是时代的试验品,规则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