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暑」和「署」有什么区别?

严师说字

「暑、署」二字都是形声字,看《说文》的解释:


《说文》:暑,熱也。从日,者聲。
《说文》:署,部署,有所网屬。从网,者聲。


所以,「暑、署」同为以「者」表声的鱼部字(书、禅旁纽),区别就是在表意符号上。


「暑」以偏旁「日」表意。


《说文》解为「热也」,所以从「日」,这种表意是个人都能明白,就不浪费笔墨多讲了。

引自:李学勤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页606

《释名》:「热如煮物也」,所以,段玉裁《说文》注认为「湿热」叫「暑」,「干燥」叫「热」。

至少在《易经》这种古老文献中「暑」就表示夏天。

《周易·系辞上传》: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中医中的「六淫」之一也称之为「暑」

《汉语大字典》:页1626



「署」以偏旁「网」表意。


《说文》解释为「布置」,《汉书·高帝纪》:「部署诸将」,「署」的战国睡虎地秦简文字从「网」,讹变为「罒」:


引自:李学勤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页685



「网」做为偏旁在很多汉字中都讹变为「罒」,如:


除「部署」以外,「署」还有三种引申义:

《汉语大字典》:页3114

---------------------------------------------------------------------


以「者」为声符的汉字大约都是「舌头音」和「舌上音」,「古无舌上音」,那么以「者」为声的汉字,上古音都是舌头音。


那么,「暑、署」和「都、赌、堵」的上古读音是一样的。


「獨」的声符是「蜀」,「督」的声符是「叔」,但是都读若「du」,就是这个道理。今音无法表音,古音可以表音。


说简单一点,汉语中的舌上音(翘舌)是从舌头音中分化出来的。这是天才学者钱大昕发现的。懂汉语音韵学的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大发现:

分化时间大约在魏晋以后大分裂时期,大分裂必定有民族大融合。汉代汉语与各蛮族语言融合,到隋唐第二帝国就形成了中古音。


现在知道为什么福建人读「陈」如「田」,读「茶」如「tia」,就是英文的tea。福建方言保留了一些上古音的舌头音。

--------------------------------

综上所述,「暑署」区别从「形、音、义」三方面讲:

形:「暑」从「日」,「署」从「网」。

音:声符同为「者」,读音相同,中古音稍微有点细微的区别。

义:「暑」一个表示「暑热、夏天」之意。,「署」表示「布置、官署、签署」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