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有技巧,你懂了多少?

當一顆葡萄經歷多變的歲月,從法國、澳洲或者遠在南美的智利,翻越千山萬水來到我們面前,隨著開瓶的一聲脆響,葡萄酒的靈魂呼之而出,優美地縱入剔透光潔的水晶杯,期待著你的心和你的聲音來感受這美酒。

接下來,如何品嚐這杯酒

一、如何持杯?

不要把你的大手一把抓住豐滿的杯肚,因為這樣拿杯手掌的溫度令杯中的酒開始升溫,特別是對於適飲溫度比較低的白葡萄酒和香檳,汽泡酒更不得體。握杯的手同時擋住了酒的身體,難以觀察它的顏色。不必擔心持不穩酒杯,一個標準的葡萄酒杯腿有著足夠的空間來讓你握住,你也可以嘗試著像行家一樣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座。或在杯腳到杯底之間,找到自己認為舒適的姿勢便可。

喝酒有技巧,你懂了多少?

二、如何觀色?

色、香、味是葡萄酒的三大要素,一杯酒首先從觀色開始。舉起酒杯透著光線觀著它的顏色。自然光是最適合觀察酒色的光源,熒光燈會令酒呈現不健康的紫褐色。正常的酒在光線下晶瑩無雜質,如果有渾濁的狀態,便是已壞掉的酒。把酒杯傾斜45度,在白色的背景下進一步觀察酒的顏色。一般可以在酒杯後面襯一張白紙,為了便於觀察酒色,專業的品酒桌會選擇白色大理石當桌面。

紅葡萄酒的成長顏色一般是由紫色、紫紅色、棕紅色、褐色、淡褐色之間轉化。16歲的紅葡萄酒呈現著鮮亮的紫色,25歲般的紅葡萄酒呈現紅色李子般的紫紅色,35歲的呈現著成熟的棕紅色,當紅葡萄酒老了,它便是一種褐色甚至是夕陽落下之後的暗淡褐黃色。

白葡萄酒的成長顏色是從淺綠色、黃色、金黃色、深黃、金色、琥珀色之間轉化。少年的白葡萄像是青蔥的小草地,酒體中帶有淺淺的綠光;由於酒中的黃色素和微量的單寧氧化後會逐漸變為稻草黃或金黃,一般適合年輕時飲用的白葡萄酒呈現金黃色時表示酒開始衰敗,而適久存的白葡萄酒則可能正值最佳飲用期。

喝酒有技巧,你懂了多少?

三、如何搖杯?

為了增加酒與空氣的接觸面,讓它的香味充分散發,促進它的氧化,我們要搖晃手中的酒杯。搖杯考驗著你喝酒的里程和對手中酒杯的重心把握,杯子搖得足夠多的人一般可以很漂亮地把杯子裡的酒旋轉起來,而那些不經常搖杯的人總是小心翼翼轉動手腕。倒是有一個極為簡單的辦法來體會酒杯的重心: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壓住杯底,在桌子上轉動,此種搖法可以很簡易地穩住酒的重心,不易於把酒搖出杯子。

白葡萄酒便不必搖得如此劇烈,以避免酒的香氣過分散失。而正吐著汽泡的香檳,更不需要勞駕你的手腕了,只需把杯子放到耳邊,傾聽香檳獨有的私語。

四、何為掛杯?

在旋轉的葡萄酒停下來時,有一種透明的液體會附於杯子內側,形成小酒滴往下流,稱為掛杯。這些小酒滴的成分主要是酒精,因此,如果小水滴多並且在杯壁上滯留的時間長,證明酒精的含量和含糖量比較高,掛杯與酒的品質並無關係,它只用來檢測酒裡所含有物質的多少和酒精度的高低。酒精度越高的酒,掛杯流下來的時間越慢,同時也說明此酒的酒體比較豐厚,反之則是酒精度較低輕度酒體。

喝酒有技巧,你懂了多少?

五、如何入口?

酒如何入口卻真的有學問。不同的烈酒會講究停留在口腔的時間長短,而葡萄酒,是所有的酒裡面需要停留在口腔裡時間最長的酒。進入口腔的酒要足夠充滿整個口腔卻又要留出一點空間來讓它轉動。舌頭上的味蕾可以感受甜、鹹、酸、苦四種味道,甜味味蕾主要分佈舌尖,鹹味味蕾在舌緣,酸味在舌頭後緣兩側,苦味則在舌根。甜味和酸味是葡萄酒中常出現的主要味道。

除了味覺之外,口中葡萄酒的香味會透過口鼻之間的腔道被嗅覺感應到。入口之後的葡萄酒溫度升高,會開始散發出新的香味。為了清楚感受口中的香味,可以把酒含在口中,輕吸一口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再把酒吞下,香氣仍然會在口腔裡迴轉。如急急把酒吞下去,便無法體會到酒裡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