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资源丰富,为何没打出“旅游”这张牌?

用户64589163

一提到山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煤炭!从改革开放的90年代开始,山西就重点发展煤炭产业,确实做到了全国第一,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煤老板”。因为这个产业给山西贡献了太多的GDP,所以整个山西省都围绕着煤炭来做文章。旅游产业一直没有做大做强。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4个,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长城(山西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452个,全国第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占了6个,大同市、太原市、平遥县、代县、祁县、新绛县

还有什么呢?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石窟的云冈石窟。四大名楼的永济鹳雀楼。

而且山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多少呢?四万多处。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这么多的资源,山西省一直没有好好地开发,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因为旅游不是山西的重点发展方向,另一个就是文物保护难度的问题,这个不光是山西一家的事,我感觉国家也应该重视山西省的文保。很多唐代,辽代的古建筑现在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

山西的旅游产业只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文物保护,投入更多人力资金。我想几年后山西必将成为一个旅游强省。


微风吹啊吹的地方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确实,山西文物古迹资源丰富,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说。所谓的没打出旅游这张牌,也仅仅是前些年,近几年来,山西旅游气势如虹、后来发力,这张牌已不仅仅是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景区,在2017年山西旅发大会上山西提出了黄河、太行、长城的旅游品牌。


前些年为何没做好旅游的文章,这个是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山西有更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各地的重点自然在这个“黑资源”上,很少对“绿资源”支持,在大家意识到煤炭终有挖尽的那一天时,很多专家、各地政府也提出了由“黑”转“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但旅游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并不会在短短几年内效果显现。




当下,山西立法将旅游作为国民支柱产业发展,这在全国是首家,这个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大美山西的各个旅游资源发展起来,打好旅游这张牌!而目前山西各地旅游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未开,在去产能、调结构等政策的指引下,山西必定会摆脱一煤独大的单一结构,迎来以旅游为首的多产业发展模式!


山西一飞

二十年前,山西人的富人不用投资旅游就很富了,别人来投资的话,看到满眼的煤灰这就没兴趣投资旅游了。

十年前山西的民间资金从煤炭行业转移,大量进军房地产、风险投资等领域,进入旅游行业很少,不是他们不想进去,是因为山西的优质旅游资源并不多。尽管山西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绵山、五台山、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等等很牛逼的景区,但旅游旺季较短,收益不及房地产、风险投资等行业。



山西受煤炭行业影响,地下空洞、地质断层很多,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表水更是少的可怜,先上图中的景色基本没有。俗话说,好山好水好风光,没有了水景点缀,自然景观这就掉了档次,投资价值就小了,所以资金很谨慎的回避着旅游行业。

也许有一天,山西的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了,旅游行业才会有好的前景!


暴走的蒙汗药

在14年左右也参观和了解过一些山西旅游项目,项目资方想法都很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期经营都不是很好。这个有几方面原因:

1、从宏观上政府没有把旅游当成支柱产业来发展,这个从山西的特点就可以看出。

2、旅游产业在山西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战。这个可以和全国知名的旅游项目对比来看就知道差距了。

3、自然资源受煤炭资源的影响破坏也较大,配套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得到重视

4、山西的文化山西信息没有被社会认知,需要进一步让社会认知山西文化,从煤窑到古迹的转化,让一个全国古迹最多的大省可以在未来产业升级的时候走出特色


zhanglei0315

这个问题很简单呀!刚开始政府只要鼓励企业去挖煤,靠着资源挣钱每年都会上几千万的挣钱!现在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也就是对资源产生了依赖!

旅游呢?旅游前期必须投资修筑吧,还得各种各样的管理!游客多了当地治安也需要去加强管理,政府还得想尽办法宣传,而且旅游都是后期见效益!很麻烦的!最关键的旅游能有鼓励煤炭挣钱快么?

所以怎么挣钱多,怎么来钱快怎么来呗!这种思想的依存我觉得是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