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秦岭

华夏文明的龙脉,横贯中国中部,绵延起伏1600多公里,从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到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为崤山,中为熊耳山,南为伏牛山。秦岭,提携了黄河长江,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明显差异性变化,秦岭统领着北方南方,成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秦岭,屹立亿万年,山高水长,苍苍莽莽,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岭下西安城里的贾平凹,生于斯长于斯,笔耕不辍写秦岭故事,从九十年代末第一次读贾平凹的《高老庄》,书里的主人公西夏,至今记忆犹新。一路追随贾平凹写作节奏读来,中间也翻出之前的作品细细品读,贾的语言直白且蕴含着智慧;读贾书,格局庞大,现实与魔幻并驾齐驱,每部作品都能看到秦岭的故事,虽未曾目睹秦岭真面目,但秦岭的沟壑、形态像绚烂的画卷伴着贾书的文字在脑海中一幕一幕浮现。贾平凹花甲之年,历时两年码字五十余万,写秦岭的草木、动物、人物,出版了第十六部创篇小说《山本》,讲述秦岭的本来面貌。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陆菊人带了三分胭脂地嫁到秦岭腹地的涡镇,三分地的龙穴搅的秦岭几十年的风云变幻;陆菊人在九天玄女庙从蛇口中救下一只蛤蟆并放生,自己也幻化成金蟾,撬动涡镇的风云变化,顶起涡镇大半边天。

涡镇 另一个顶梁柱是占了龙穴的井宗秀。十九世界二十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共产党、国民党、土匪、军阀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秦岭各处争夺地盘、抢占领土。乱世出英雄,井宗秀从一个画师成为盘踞在秦岭里的枭雄,满身的热血,盛气凌人,不停的向上奔跑,在势力最强大的顶峰突然毙命,风云过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陆菊人和井宗秀两人关系微妙,相互凝望、依存、扶持和寄托,也为命运的纠缠而挣扎,演义出超越现实的爱恋,一种无语言表却割不断的情感。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130庙宽展师傅,安仁堂中医陈先生,一个哑,一个盲,却是涡镇最明白的人,一个不说,一个不看,静观众妙。中街十字路口的老皂角树是涡镇的魂,树死了,魂也就散了,涡镇光辉也一点点湮灭。

风吹云散,雨过天晴,历史的车轮徐徐碾过,物是人非唯有山依旧。

END

普禾荐书|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贾平凹《山本》

菩提书舍

2018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