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影院挾持票房,“霸道”電商 反讓自己賠精光|雲掌財經

新入局者常以“顛覆”口號,卻無一例外被市場和資本磨平了稜角。

從“顛覆”到“改變”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節點,不管是對傳統發行商還是對依託互聯網的在線售票而言,都需要打一場摧堅拔銳的硬仗。

綁架影院挾持票房,“霸道”電商 反讓自己賠精光|雲掌財經

早在4年前,當美團憑藉《心花怒放》宣佈加入到這場遊戲時,一場傳統與變革的戰爭就已經正式打響。“貓眼電影要顛覆傳統電影行業。”王興曾親口表示。藉著國慶檔的東風,在線預售以單週100萬張的成績直接催垮了傳統影院辛苦打造的會員體系,電影市場至此向電商妥協,傳統發行商的話語權開始急速下降。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人口紅利,而電商正是依靠早期積累的用戶資源成了時代發展的最終受益者。此後不久,樂影客、糯米、淘票票等大批相關從業者紛紛湧現,票補、聯合宣發、獨立宣傳也逐漸成為常態。

短短8個月,王興就將“顛覆”換成了“改變”。與其通過一輪輪促銷、補貼、捆綁大片來穩固流量,不如直接成為電影行業的服務者。一年以後,貓眼從美團分拆,控股方變成了傳統電影公司——光線。面對競爭者的步步緊逼,貓眼轉而與微影合併,從源頭出發將電影出品、發行、宣傳、售票、衍生品售賣整個產業鏈攬入懷中。這不僅是一項極為重大的戰略調整,同時也意味著貓眼與傳統電影公司的距離越來越近。

誰能更勝一籌?

與此同時,在線售票市場經歷了多起併購整合,淘票票藉助阿里的雄厚財力從補貼大戰中脫穎而出,一時與轉型後的新貓眼形成兩強相爭的局面。阿里大文娛曾多次表示,“對淘票票的投入沒有上限。”事實也證明了,他們會不惜代價爭奪用戶規模第一。

綁架影院挾持票房,“霸道”電商 反讓自己賠精光|雲掌財經

一方面,淘票票的所作所為證明了電影市場高頻消費、低客單價以及強大影響力在文娛領域的重要地位。而從另一方面看,當前的格局還將長久維持下去。

幾天前,在港上市的阿里影業再度發佈盈利預警公告,稱由於春節期間淘票票大量票補,導致自2017年1月以來十五個月連續虧損約為16到17億元之間。結合去年10.52億元人民幣年度虧損,2018年第一季度阿里影業的虧損數額大約為6億元人民幣。

付出巨大代價同時也讓淘票票重新回到了在線售票市場第一的位置。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淘票票市場份額增長至43.6%,覆蓋用戶2.5億,日均活躍用戶超1600萬。目前淘票票覆蓋全國影院超9000家,累計合作影片超500部。2月份101.47億的票房總收入中,淘票票貢獻了近一半。

相比於淘票票的連年虧損,背靠新美大與騰訊的貓眼卻早已在2017年實現盈利。據光線董事長王長田透露,2017年一季度,貓眼總收入超過6億元,前三個月月均利潤超5000萬,單月最低利潤4000萬;其中非票務收入、電影投資和發行收入都有迅猛增長。從成本角度分析,貓眼的盈利與其2016年下半年以來逐步減少補貼脫不了關係。

如今,中國電影在線出票量佔電影票出票總量比例已經超過了80%,這便意味著當前的市場規模幾乎達到飽和,在行業整合基本結束的情況下,貓眼與淘票票未來每一項數據變化產生的結果都將是此消彼長。

傳統的抗爭者

中國電影市場看似已成定局,但仍有人想在絕境中尋求轉機。2014年以來,不斷有傳統影院在互聯網化的過程中嘗試轉型。通過自建購票App、會員服務制度和線下場景優勢,更精細地運營“流量”,修改和片方之間的規則,重新奪回話語權。

綁架影院挾持票房,“霸道”電商 反讓自己賠精光|雲掌財經

其中最為著名的逆襲案例來自於被業內視為標杆的萬達電影app。2016年6月,電影《魔獸》上映在即,萬達影城將該影片的IMAX票在自家App上提前10天進行預售,一時間吸引了大批忠實粉絲下載“萬達電影”App進行購票。事實也證明了,當擁有足夠好的內容和控制力時,傳統影院同樣可以擺脫第三方票務平臺,直接與用戶建立聯繫。不過遺憾的是,萬達影城的自有App僅技術投資就達到了千萬量級,雖然許多實體影院在這方面同樣有強烈需求,但實在有心無力。

五一檔即將來臨,電影市場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隨著影院與在線票務平臺間的利益糾紛不斷升級,未來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