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男人们开始三妻四妾了

妾"之一词在《汉语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而"三妻四妾"从古至今也一直是许多男性的追求。在古代,这样的现象既是宗法制度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男人们开始三妻四妾了

宗族祠堂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为了宗族的繁荣昌盛,男子能够为自己的宗族增添更多的后代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因此男子"三妻四妾"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男人们开始三妻四妾了

三妻四妾

同时,古时候纳妾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礼记·;昏义》中有言:"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对天子立后纳妃数量的限制,而诸侯们纳妾的数量在《春秋公羊传》也有这样的记载"诸侯一聘九女",也就是说诸侯最多也只能娶九个女人,多一个都是逾制,而一般的平民老百姓的标准则是"庶人一夫一妇"。所以古人虽说有"三妻四妾"之说,但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得到的。即使你富可敌国,但是没有尊贵的身份,多娶一人都是违反法律的。对此规定最详细的要数明朝的《明会典》,据其记载:在刑部律例规定:亲王妾媵十人,一次选。世子郡王妾媵四人,二十五岁无子具二人,有子即止;三十无子始具四人。将军三十无子具二人,三十五无子具三人。中尉三十无子取一妾,三十五无子具二人。庶人四十以上无子者,许娶一妾。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男人们开始三妻四妾了

后宫佳丽三千人

由此可知,古时候男子的妻妾数量代表的也是他的社会地位,而纳妾最为直接的目的还是传宗接代,这一点在《明会典》中的"庶人四十以上无子者,许娶一妾"表现得最为直接。而这种一妻多妾的制度在中华民国建立之际便遭到了禁止,因为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封建陋习,体现的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是,"妾"是否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男人们开始三妻四妾了

民国的姨太太们

众所周知,中华民国有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一个成功人士背后一般都会有一群"姨太太"。"姨太太"的形象不用多说,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小说和电视剧当中了解到,然而这些"姨太太"们又何尝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妾"呢?但是,中华民国不是提倡"一夫一妻"的吗?那么这些站在同一男子背后的"姨太太"们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