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的計算依據是什麼?增值稅如何計算?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

增值稅的計算依據是什麼?增值稅如何計算?

增值稅的計算依據是什麼?

廣東瀛凱邦律師事務所梁頌成律師解析:

(一)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記賬核算的,不併入銷售額徵稅。但對因逾期未收回包裝物不再退還的押金,應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

(二)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三)納稅人採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納稅人採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四)納稅人因銷售價格明顯偏低或無銷售價格等原因,按規定需組成計稅價格確定銷售額的,其組價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為10%。但屬於應從價定率徵收消費稅的貨物,其組價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為《消費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中規定的成本利潤率。

增值稅的計算依據是什麼?增值稅如何計算?

增值稅如何計算?

梁頌成解答:

1、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連續不超過12個月的經營期內,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標準的納稅人),當期應納稅增值稅=當期不含稅銷售收入總額 × 3%(增值稅徵收率);

2、具體小規模企業的應納增值稅=收入*增值稅稅率 如收入100,稅率3%,應納增值稅=100*3%=3元,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

3、然後再說一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的經營期內,工業企業銷售額達到50萬元以上,商業企業銷售額達到80萬元以上,以及其他經申請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企業),當期應納稅增值稅的計算分三步計算進項稅額。就是購進貨物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載明的稅額。進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 × 17%(購進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或7%、6%、3%)。

增值稅的計算依據是什麼?增值稅如何計算?

梁頌成律師補充:

4、一般納稅人的有些稍微的複雜,一般納稅人企業的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 一般納稅人企業的稅率通常為17% 如購貨成本100,對應進項稅額17,銷售此批貨物收入200,對應銷項稅額34,暫不考慮特殊情況,則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34-17=17元。

5、計算銷項稅額。就是銷售貨物時,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載明的稅額。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 × 17%(銷售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或7%、6%、3%)。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進口貨物增值稅。增值稅額=進口貨物的關稅完稅價格 × 17%(銷售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

6、增值稅的計稅依據都是不含稅銷售收入,如果是含稅銷售收入,在計算時要先換算為不含稅銷售收入,計算公式為,不含稅銷售收入=含稅銷售收入 ÷ (1+17%),這裡的17%也是相應貨物的適用稅率,也可能是13%或7%、6%、3%,需根據不同商品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