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岁就能懂核反应堆?中国式“牛娃”简历刷新老外三观

每年5月都是国内小学报名时间,对于很多80后父母来说,让自己孩子上“名校”似乎成为了一种标配的“时尚”,尽管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奢侈的攀比。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下这些骄傲的“学识”——懂

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平时喜欢的游戏是编程……这是四五岁孩子们的“简历”,显而易见,这些孩子都很“牛”。

跟笔者的认知有所不同,似乎学习乐器(钢琴、小提琴等)已不再流(you)行(yong),哪怕孩子学会了游泳等生存技能也不再值得“炫耀”,越来越多的家长沉溺于让自己的孩子获得那些成年人都不容易掌握的技能,生物博士妈妈和工程师爸爸,认识超过2000个汉字,会画心肺循环、神经传递;复旦硕士老妈和清华博士老爸,18个月熟背《弟子规》,三岁会潜水;

四五岁就能懂核反应堆?中国式“牛娃”简历刷新老外三观

牛娃简历

5月3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从爱因斯坦级牛娃说起》为题报道称,上海的一所小学入学考试得经历网选、机考、面试三轮,8000多名孩子中最终挑出60人,难度比“百里挑一”还要高。

上述简历就是由家长以孩子的口吻代写。为了让子女在竞争名校时占得先机,家长们可谓绞尽心思。简历中频频秀出父母的高学历,还抛出一堆专用的学术名词,让网民“大开眼界”,许多人更是直呼“爱因斯坦在世都会自叹不如”。

报道称,说实话,看到这些简历,第一反应是“这哪里是幼儿园孩子,分明就是科幻片中外太空来的生物!”再想想,更是有些哭笑不得,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毕业的家长,难道真的认为学校招生的老师会相信四五岁的孩子有这些“特异功能”?

报道称,“牛娃”简历的真实性有待证实,但年轻一代家长,特别是中产阶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以及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却是赤裸裸的存在。

经济发达的上海与很多中国城市相比,已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即便如此,好的学校依然是稀缺品。为了让孩子冲一冲名校,很多上海家长不惜工本。

每年5月是很多上海民办小学招生的最后面试阶段,据上海媒体报道,有家长为了这最后一搏,花8000元人民币为孩子报名“面试冲刺班”,突击补习面试能力。一些家长也在弥漫着焦虑气氛的“幼升小”季节,纷纷出手购买学区房,提前为还未到适学年龄的孩子做准备。

报道称,中产阶级是最焦虑的一个群体。他们最怕跌出中产阶层,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在社会阶层的梯台上站稳脚跟,甚至取得社会经济地位的进一步跃迁。中国经济这些年迅猛发展,这个群体的队伍在快速壮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