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乡村那些代课教师!

呼吁/请善待乡村那些代课教师!身为教师,到哪里都“不忘”老本行,在闲谈中聊到母校的情况。老家所在村庄是一个较大的村,可能有上千户人家,母校最旺的时候,有三四百学生。那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学生流失严重,都到镇里、到县里上学去了;六个年级,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同样地,教师也流失严重,于是母校又有了不少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的素质不高,而且责任心也很差。有一位家长当着众乡亲面质询一位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回答:“你不知道我们的工资有多低!”家长毫不留情的回应:“你嫌工资低,就不要去代这课啊!”

听了这样的对话,深知理亏在教师,家长反诘有理。

但是,回归人性起点,综观全国情况,代课教师行为绝不是其一人为之。而且正如家长所反诘的那样,教师待遇低,导致高素质人才不留向教师行业。顺着家长地逻辑思考下去,似乎会得出一个非常后怕的结论:流向教师行业的人素质较低,甚至道德素质都堪忧!

呼吁/请善待乡村那些代课教师!待遇低,地位尴尬的教师,最需要的是心灵抚慰,当然也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宽慰。所以,很多学校采用这样的做法,对教职工子女给予一定优惠,例如“免试”入学、降低补课费用或其他收费,甚至学校垫付学杂费等。

就教育部门提出“禁止校内外有偿补课”的禁令后,几乎所有学校都不是不补课,而是“委托”培训机构,甚至公助民办学校进行补课。

培训机构或民办学校有的也称之为“公益性”,实质上还是以盈利为目的。需要说明一下,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民办学校,都充分利用了公办学校的硬件资源和师资资源。众所知之,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还在于有关部门工作不作为或不彻底或伪作为的结果。

我们姑且承认这种不正常情况,单就学校需要在校校竞争胜出而言,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或提高升学率是不二法宝;而提高教学质量或升学率,无疑都要发挥好本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中,给予教师心灵抚慰,依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呼吁/请善待乡村那些代课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