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为张瑞图草书节录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之三首及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文字与原诗略有出入。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名家经典」明 ·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一字果亭,号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等。福建晋江青阳下行人,早时从事儒业,家贫,日需费用仅靠其母机杼纺织供给,常以大麦粥充饥。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官少詹事,兼礼部侍郎,以礼部尚书入阁。曾为魏忠贤书写“颂词”,并因趋魏党仕至武项殿大学士。后魏党败,故入逆案,坐徒赎为民。继而遁迹江南,隐于青阳里白毫庵。

善画山水,尤工书,以“金刚杵”笔法著称于世。山水骨格苍劲,点染清逸,间作佛像,饶有意趣。论其渊源,则以元为基调,略参宋人,并不限于北宋,粗笔方折则近乎南宋。其特点是小品多剪裁宏阔的景象,画面繁琐,结景细碎,勾皴点染,用意精到。于大轮廓转折处时露圭角;在大幅则多以粗放的笔墨绘近景数株大树,后衬远景以一座高峰开合而成,画面结景比较空疏。瑞图画名既高,书名尤著。特别擅长于行草,气魄宏大,笔势雄伟。清代秦祖永在《桐荫论画》中云;“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梁巘在《评书帖》中亦曰:“张二水书,圆处皆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一变。”“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又云:“行草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瑞图、王铎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倪后瞻也说:“其书从二王草书体一变,斩方有折无转,一切圆体皆删削,望之即知为二水,然亦从结构处见之,笔法则未也。”杨守敬《跋张二水前后赤壁赋》云:“顾其流传书法,风骨高骞,与倪鸿宝、黄石斋伯仲。”

在宗唐宗晋的明代书坛,张瑞图敢于在赵孟頫书风的笼罩下,以直率自然的挥运,不拘常规的用笔、大写意的气势表现动荡时代 激越躁动的心态,力矫颓靡的时弊,这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他所开创的奇逸书凤,是自帖学以来从未有过的。从来帖 学无论千变万化,终不出“二王”正道,而他的另辟蹊径则具有晚明浪漫主义狂飙所掀起的时代精神,是明未书坛变革中反叛传统、绝 去依傍的一个实例。在他的影响下,其后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亦为一时风气所趋,力振摩刻之风,颇能振聋发聩,开启了 晚明书坛改革鼎新的先河。书名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称,有“邢、张、米、董”或“南张北董”之目。日本书坛亦极力推崇,从江户时代起倭人就因黄蘖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时带去张的书迹而熟知其人。

此为张瑞图草书节录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之三首及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文字与原诗略有出入。

张瑞图 《草书郭璞游仙诗》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曾[原诗为“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夏居[原诗为“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颏[原诗为“颐”]。

升降随长烟,飘[漏“飖”字]戏九垓。

奇齢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晦朔如循环,月盈已复魄。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寒露拂陵苕,女萝辞松柏。

蕣荣不终朝,蜉蝣岂见夕。

圆丘有奇草[原诗为“章”],钟山出灵液。

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

【以上节录晋人郭璞《游仙诗》】


漆水岂难变,桐刀乍可挥。

青书长命箓,紫水芙蓉衣。

高翔五岳小,低望九河微。

穿池听龙长,鞭石待羊归。

酒阑时节久。桃生岁月稀。

【以上录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书画高清资料

名家访谈

经典专题

推荐展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