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天津戶口新政的下一步動作與幕後邏輯

一勺言|天津户口新政的下一步动作与幕后逻辑

西安很熱,天津加戲。來談談天津的戶口新政。

一,西安戶口新政,是去年以來的西安名片;天津戶口新政,卻是中國城鎮化的數字奇蹟。

前者一個季度,製造出30萬新西安人,而後者48個小時,就刷新了這個記錄。以這樣一個快速城市化的紙面速度,中國房地產或是最大輸家。

因為城市化的速度太快了,中國房地產行業講故事的增量空間就減少了。包括任志強老先生在內的預言家,一直在耐心地普及常識:中國城市化率目前只有50%,地產行業的好日子還遠遠沒有到頭。

可是,照這個速度下去,不要說任先生,連常識都有可能被打臉。

二,天津為什麼能夠搶戲成功?

在上一篇文章中,談了西安戶口新政無法持續的秘密。其實,西安的秘密,就是天津的秘密。只不過,二者是相反的。

給大家看張圖。

一勺言|天津户口新政的下一步动作与幕后逻辑

你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天津高考的秘密。如果說西安戶口新政被人民群眾完美對沖為買房新政後,那麼,天津戶口新政則被人民群眾超水平兌現為高考新政。

以全國數一數二的一本錄取率,零懸念,天津輕輕鬆鬆就搶戲成功。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任性,這樣一個城市化速度記錄,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無人超越。

為天津的李先生打CALL,沒有比這個更能為首都人口疏散戰役作出不可替代貢獻的做法了,也沒有比這個更能為領導分憂解難的藝術了。

嗯,這種玩法確實是一個藝術品。

三,下一步大概率要發生的事情。

百萬人才入津門,是下一步大概率要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出臺限制措施的話。

但是,中國很多問題的答案,藏在後半句裡:如果沒有的話。

那萬一如果有了呢?

西安經驗不遠,才一個多月而已。一個多月前,西安出臺新政,3月23日後落戶西安的,須在原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錄取,2017年11月21日以後的新落戶人口,須回原戶籍所在地參加2018年高考。

很多人批評西安沒有誠意,言而無信,但是,你若是一市長官,你也不得不作此決定。

天津這個玩法,大概率過一陣子就會降溫。政府不得不出臺一些戶口新政的「司法解釋」,來限制那些希望從中套利的教育移民。至於怎麼限制,一個字節級的調整就夠了,誰都躲不過,而且不是誰越早誰就越有豁免權。

因為,它有三個對手:1,原住民民意;2,公共資源供給有限;3,沒有太多實惠。

前兩個容易理解。第三點的實惠,則是指政府冷靜下來後就會發現,我要的是你的就業,社保與納稅,你看上的卻是我的高考資質。結果,一大堆空戶流轉,紙面上的數據盛宴,無法帶來切實的經濟實惠,不折騰不修改才怪呢。

一勺言|天津户口新政的下一步动作与幕后逻辑

用常識想一想,這都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當然,「司法解釋」的尺度與細節,是可以自我把握的。

總之,修改刪除鍵就在右手不遠處。那時,如果你碰巧趕上,你的孩子的戶籍是很難再撤退回去的,要是因此耽擱了入學與考試,那麼,在學術界的理論體系裡,早已給你準備了一個說法:「制度改革的犧牲品」。

四,主邏輯。

未來三年,中國有三件大事,都是與老百姓安身立命高度相關:

1,精準扶貧;2,打黑除惡;3,放開戶籍;

這三件事情,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很牛掰的邏輯:農村要進行一輪釋放生產力的重要土地制度變革,因此,必須要這三件事情來高度協調配合。

此時此刻,我們正處在這場大戲的前戲階段:準備與鋪墊。

我來解釋下。

精準扶貧,三年攻堅戰,寫進了政府官方文件裡,必須足額兌現。這也正是過去幾年大型公司財團紛紛展現社會責任感的共同理由。它對於這場未來農村大戲的唯一使命就是,輸出基層穩定,增加獲得感。

打黑除惡,突如其來,而且主要領域是縣城與農村,很多人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很容易把它看做是一場類嚴打式的運動。其實,它有很深刻很精準的目標,在這場農村大戲的重要使命同樣是;輸出基層穩定,增加獲得感。

為什麼?大家都有一個經驗,在農村宗族勢力一直比較大,一個家族大戶,男丁眾多,就很容易把整整一個村給把持住了。這樣局面下很容易發生很多社會矛盾,也容易導致權力過度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鄉村能人手裡。這種事情,並不利於創造一個穩定健康的局面。

放開戶籍,是寫進了很多次政府文件的,但是,只有過去一年多,才真正邁向一個不可逆轉的軌道上來。我們看到,在上面的主邏輯裡,它會呈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城鎮戶籍在貶值,而農村戶籍在增值。

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土地。

農村戶籍之所以增值,就像發行一種貨幣通常有準備金一樣,農村戶籍的「準備金」就是土地。而城鎮戶籍之所以貶值,就是因為供給過剩。當然,從長期看,城鎮戶籍與土地脫鉤了,但是卻被政府綁定上了其他的公共資源:汽車,買房,社保,教育,等等,因此,它的貶值過程不會那麼快。

此處盪開一筆。戶籍是一箇中國國情,也是一個註定要走入歷史的文物,但是,中國去戶籍化的改革,過去幾年非常有戲劇性。

按理說,幹掉戶籍的辦法就是讓它貶值,一切高度稀缺有價值的公共資源,應該與其脫鉤,這樣假以時日,有沒有戶籍其實無所謂了,通過空殼化來幹掉戶籍。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城市卻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懶政辦法,很多管理為了快速有效,把很多百姓高度相關的公共資源與戶籍綁定,戶籍成為一種篩選管理工具,結果導致戶籍越來越昂貴,戶籍改革越來越沉重。

今日各地搶人大戰,放開戶籍閘門,是一次性地海量變現戶籍的價值,通過超額供應,讓其貶值,但是,如果仍然到處採取各種公共福利資源與戶籍高度綁定的辦法,政府最終還不得不面對「戶籍無解」的局面。

但是,不管怎麼說,放開戶籍,人才新政,都高度服務於一個主邏輯,與精準扶貧、打黑除惡有高度的協同作用:為更重大的改革動作打掩護,做配合。

牛掰的設計師都在牆內。那個更重大的改革動作具體是什麼?你猜。

前文閱讀提示:

董小姐 | 姚振華的辦公桌上有一個五人名單

數字也瘋狂 | 北京3年房租70萬是什麼稅?你的認知稅!

一勺言 | 如何有深度地批評滴滴?

一勺言 | 談論西安房價、戶口新政與無人機秀的最正確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