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神权压制王权的现象?

samyasa



三千年来,作为整个国家来说,一直没有高于政权的神权存在,只在极个别王国曾短期有宗教受到尊崇的现象。这在全世界如果不是绝无仅有,至少在大中型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摆脱了神灵的控制,敬鬼神而远之。甚至在周之前的商朝,“宗教”也应该只是个“占卜师”的角色,虽然国王遇事要先请他占卜,听他的意见或指教,但并不是高高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另一个权力。



这与欧洲的情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被政府的士兵追捕,他跑进教堂后,就安全了。这非常形象地给我们图解了神权高于世俗政权的真实情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存在过。

佛教、基督教都产生于低等级民众受压迫严重的社会,所以佛教、基督教提倡追求来世的幸福,忍受现世的不幸,得到大量底层民众的信仰。而中国人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面对压迫和磨难,中国人选择的是改变现状而不是寻求麻醉。



从汉朝开始到清末,儒家思想一直是整个帝国时期的主流思想。对于现实社会和人生意义等,儒家都有自己的阐释和指导性观点,并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的认可与实施。儒家的理念和佛、道都有诸多不同,却在两千多年中一直处于主流,而且有一代代读书人作为其“信徒”和践行者,因此任何宗教信仰都不可能取而代之,成为社会主流。



不论是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本土的道教,都不可能象其他国家的宗教那样,成为中国的“国教”。如果说其他国家的人大多是由宗教指明了人生意义和方向,那么中国人的人生努力方向和生命意义,不是在天国,而是在当世。

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思想的作用和意义超过了任何一个宗教,她不仅指导国人对鬼神“敬而远之”,而且指出了现世中的奋斗目标和成功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确了真正应该崇拜的对象:天地君亲师。


无中生有hz

神权压制王权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呢,其实有一个现成的很好的例子可以直接做说明,那就是罗马帝国分裂以后的欧洲。

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还是很厉害的,一直坚挺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最高权力属于皇帝,信奉基督教,也是今天的东正教,后期教会权利增大但也没有凌驾皇权之上。

西罗马帝国就比较悲催了,476年就灭亡了,随后法兰克、伦巴德、勃艮第等等各色民族国家粉墨登场,各个小国林立,争斗不断,这段时期持续了有一千多年,就是黑暗的中世纪。这么多国家互相打,谁也搞不过谁,民众过的是苦不堪言,大家普遍对于国家是不信任的,这就需要一个精神寄托,这时候基督教会就成了共同的信仰,教会日益做大,教皇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东罗马、西罗马帝国本是同宗,也都信奉基督教,一个是中央集权统治,一个是分崩离析。要知道,那时候的欧洲罗马帝国是有文明的,后来的什么法兰克、日耳曼、勃艮第等等,在正统罗马文明眼里都是蛮邦夷族,跟野人差不多,但就是这些野人彻底摧毁了罗马文明。所以整个中世纪欧洲可以说没有文明根基的,又一直处于纷乱分裂状态,这时候的宗教是最容易控制人的精神和行为的,宗教势力做大不奇怪。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古欧洲那样混乱的地区,也只有在在正统文明极度衰落、各个政权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神权高于王权的情况。

那我国为啥一直没有神权当道的时候呢,我觉得这样分两部分来看,一个是先秦时期,一个是秦汉包括以后。

先秦时期时间很久,但是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是西周和春秋战国,周天子推翻商王朝建立政权以后,特别注重礼法,虽然有祭祀占卜等行为,但没有过分的神道出现。周天子推行分封制,各个诸侯分派各地,定期朝贡但是各个诸侯国都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到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做大,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各个分封国各自为政,战乱四起。但是跟西罗马帝国不一样,西罗马帝国是野蛮人入侵,那些外族约等于野人没有自己文明,又没有足够力量建立统一。而春秋战国是周本身的诸侯国自己想要更大的权力和利益,各个诸侯国本身都有相当厉害的文明,战乱非但没有禁锢人们的思想,反而由于没有强制统一,大家思想十分开放。道儒墨法兵各门各派层出不穷,形成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反而是我国古代思想最活跃,文明进步最大的时期。这种情况下要出现统一神权那是不可能的。

而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经历秦末战争以后建立了大汉,而在汉朝时候为了巩固皇权,出现了一个十分厉害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推行和深入,就彻底隔绝了神权在中国统治的土壤,尽管后世也有分崩离析、外族入侵的情况,但是儒家的正统地位从没动摇。而且儒教思想虽然深入人心,但它既没有自己固定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什么最高领导人,相反,它的推行必须依靠皇权和一群互相轻视的文人,对皇权只有辅助作用。

由于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并且跟各个政策互相融合,所以即使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侵统治时,也会十分重视跟儒家的互动,儒家的正统思想即使在元代都没有动摇。而中国流行最广的两大宗教又如何呢,道教尊奉老庄,讲究的就是清修无为,所以它对统治者的影响至多停留在炼丹修仙一道上,比如汉武帝晚年追求仙道,嘉靖皇帝更是练了一辈子道,但是统治手段和御下大臣全是儒家的一套,道教始终就成不了气候。

佛教是外域传进的,它就要厉害一些了,在某些阶段会盛行一时,可是统治者对于过于盛行的宗教都会小心提防的,所以历史上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比如有名的三武灭佛。分别是说在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时期,佛教特别兴盛,而且已经有点得意忘形,妄图插足朝纲了,结果怎样,几个武帝以铁腕手段分分钟让他们知道自己姓什么。帝王手段是十分残酷而且雷厉风行的:摧毁寺庙,焚烧经卷,强逼还俗,不听就杀。可以看出来,历代统治者对于神权都报以谨慎态度,而且每次灭佛运动都有儒家的推动,儒家的目的和口号都是保卫皇权,这跟统治者的步调是一致的,所以宗教神权永远折腾不起什么水花。

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古人各个阶层的骨子里,而且与统治王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大家对宗教永远保持一种亲而不佞的态度,无论自下而上还是从上到下神权就占据不了主动地位,更别提凌驾王权之上了。


一览众河小

为什么我们的神权一直没有压倒我们的王权?这个问题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也值得全世界的民族去研究去敬佩的吧。

首先,民以食为天,形成人定胜天的精神勇气。

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片沃土上,虽然他们被电闪雷鸣吓坏了,但最后他们发现只要自己努力觅食,敬老爱幼,就可以在山洞里,平原上活得很好,他们意识到勤劳勇敢不怕苦多想办法,就可以战胜困难,活下去,包括像巨大洪水的事情,都被他们的领袖大禹带领下给制服了。他们的氏族部落图腾都是代表氏族精神如勇敢等的动物图案或想象出来的灵物图案,神也就成了一种精神象征,高高悬挂在旗杆上,反而成了催生人类勇气和智慧的精神动力了。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如何进行群体的社会组织上,集中更多的人,更好的组织方式,让他们自身繁衍得更好,也于是,人定胜天的思想,无形中就这样形成了。而对于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者是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他们会以仪式来对天地进行祭祀,这种祭祀仪式,其实也是人定胜天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通过他们与天地的沟通,祈愿天地来降雨抗旱或是降福去灾,而祭祀的物品,也都是他们努力得到的,并且,祭祀后,最后,仍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生活的继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成了最具有活在当下的实用主义者了。四季耕种搜猎,祷告是无法让地里长出庄稼,碗里出现肉的。

其次,家天下的世袭制形成了明确的集权制,以天意名义统一思想,巩固统治制度,形成天人合一的统治思想,天成为人的统治工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从原始部落的氏族禅让制度进入到奴隶社会夏启的世袭制,于是从松散联盟的“公天下”变成了集权制的“家天下”。国家正式形成,为了更好地维护这种私有制的统治,统治阶级开始了天人合一的集中制统治。即王是天的儿子,因此是顺承天意,如反王即是反天。王也就称为天子。天子的意愿就是上天的意愿。就这样,天意神异,从一开始就成了王朝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再次,思想初生,即远鬼神,以人为本,以治国为要,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

周天子的没落意味着奴隶社会即将过渡至封建社会。在战乱纷飞的春秋战国,文化下移,形成了新兴的士阶层,进行专门的精神创造,奔走各国,希求自己的思想流派通过帮助诸侯国富国强兵而得以发扬光大。进而出现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但细数这百家思想,无一是以鬼神为主的,即使是讲求修仙的老庄,也说的是求的是生命本真的道,仍然有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体现的不过是一种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罢了,还不能算一种完全的宗教。其中孔子更是开宗立派地明言对鬼神敬而远之,以仁善为至,为止。因此,从一开始,我中华民族思想的形成的最初,就是以人为本,以当下的治国之要为重,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安居乐业。


此外,皇权专制逐步加强,实行独尊儒家,君权神授,将神君与人君明确分工,达到王权和神权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强国争霸进行变法,都会选择百家中的其一来作为治国的理论基础和变法方向。秦国也是重要法家的其中一派商鞅来变法,直至统一六国,但因为士子议政,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竟然焚书坑儒,到了汉初,用黄老学说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经济复苏,封王势力崛起威胁中央政权,有为的汉武大帝为了更彻底的统一,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君权神授,正式建立儒家千百年来的正统地位,同时,也更明确地昭告天下,神管理着天上的事情,皇帝是上天之神委派治理人间的君王。由此可知思想的统一和管控,是一贯以来的国家基本方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了。

此后,随着皇权专制的逐步加强,中间也出现过佛教、道教的盛行,但那都是基于统治阶级的喜好和统治的需要,从未出现过神权高于王权,因为,君权神授, 身为天子,旨意便是神意,抗旨就是违背天意,反之,尊王便是尊天,哪里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神能高于天子呢?皇帝便是神,王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是神权。其他的宗教,都只能是为这王权和神权合一的政权所用。看看西游记就知道,佛祖厉害,但坐的位置也是在掌管天宫的玉皇大帝之下的。道家的太上老君亦如是。而一旦佛道到了人间,是兴还是灭,也都是君王一句话了。

因此,人间的文化人、思想家们,甚至是君臣们,都只需要发展如何更好治理国家、安定人心的思想理论就可以了。鬼神们,就交给天上的神去管吧,人间与天堂,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人间的皇帝,就更加肆意地将权力集于一身,行有利于皇权专制之事,禁不利于皇权专制之事。

最后,儒家学说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具备兼容并包的特点,对其他派系思想既吸收又同化

而从汉武帝开始的儒学正统也愈加强化,不断随社会政治的需求而发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阶层明确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生活体系,形成人们社会与家族关系的核心伦理道德观,如程朱理学等。一方面又呈现出兼容并包的态势,如与佛学、道家、法家等多个流派思想相互融合,即吸收佛、道、法适合政治和生活的思想部分,又对佛、道、法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改造,流传至今,对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知,中华大地上没有出现西方类似的神权压倒王权,根本在于我们的人定胜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王权统一神权的大一统政治理论和统治制度。而西方则是神权和王权分离,人们认为神高于一切,神管理宇宙万物包括世间君王,因此,必然会出现不是神权压倒王权,就是王权压倒神权了。

一家之言,不吝赐教。

(本文的图片皆来自于网络)


平民诗人

在中国历史上,神权压制王权的难度有点大,不具备操作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拥有完备历史记录的国家。

从三皇五帝到当朝当代脉路清晰,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很少会在历史进程中迷失自己。所以,神权很难从中插上一脚,比如佛教进入中国后为了让人们接受,只能进行本土化改革。

(中国历史记录完善,从原始社会到当代都能说清楚,各国文化中唯一了)

第二,王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于最基层势力的支持!

古人云,王权不下县!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像刘邦这种曾经当过亭长的人,并不属于公务员,但他却是古代社会统治民众的基础。在中国,从民间到皇帝,不崇拜神而崇拜祖先,祖宗崇拜的思想一直都是主流,思想上的统一,利益上的一致,也让神权很难取而代之,得民心者的天下。

(统治者知道,王朝的建立来自于民众的支持而不是神)

第三,中国文化中,神和人是利益交互的关系!

在中国的文化里,神仙和老百姓之间是一个利益交互的关系。

打个比方,天不下雨了,老百姓会去龙王庙求神降雨。说是去请求神仙降雨,实际上就是拿着各种礼物去和龙王进行利益交换。意思就是说,东西给你了,你要收下就给我降雨。你要收下不降雨,就把庙给砸了,做神不能没有诚信!

(据说西门豹的庙也因此被砸过)

可见,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对于神并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保持着无条件的敬畏和迷信。

第四,在中国,神仙段位比较低。

很多神自古以来地位都低于王权。很多神仙都是王权体制下册封的。也就是说,严格论起来神仙和大臣们一样,是天子的打工仔,只不过岗位、职责不一样。

有时候,皇上的大臣也会去神仙那里面做个兼职,比如西游记里面魏征上到天上斩径河龙王。

说到册封,不光是皇帝能够册封神仙,就连老百姓也可以,北方的民间流传比较广的黄大仙,就是来自老百姓的认可。所以,黄大仙算是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民办神仙吧。

由于以上原因,神权很难在中国做大,除非消灭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


历史风暴

说道神权压制王权,最为著名的就是欧洲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了。1077年的欧洲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因为个教皇产生了分歧,被迫在寒风大雪中跪了三天三夜,最终的到了教皇的原谅。虽然最终亨利四世复仇成功,但是也没有改变神权压制王权的现象。



反观中国,历朝历代基本上没有过神权压制王权的情况,女儿神权加强,但也会迅速消失。最主要的就是人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

中国人的思想和经历

华夏子民宗教意识淡泊,大多相信人定胜天

这个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武王伐纣之时,狂风大作,诸多占卜师说此为不祥之兆。所以劝说武王停止伐纣,但是在姜子牙的劝说下,武王伐纣最终大获全胜。也因此广大华夏子民心中奠定了人定胜天的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先进,人民用于抗争自然

自然灾害来临后,很多外国人选择的是听从上天的安排(关键也没有能力)。不断的迁徙来躲避灾害。

但是,华夏子民从大禹治水时代就知道努力的抗争灾难,才能赢得美好的明天。也因此才有了后来诸多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譬如郑国渠和都江堰这种流传千年的大型水利工程。既解决了当地洪水的问题,有有效的灌溉了土地。



历史文化传承不休

整个世界几百个国家和地区,唯独只有中国不间断的出现了史官,他们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每一件大事,虽然偶尔受到帝王胁迫,进行了微调,但却完整的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而这也加深了中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先的崇拜,不会盲目的去崇拜神灵。遇到问题,首先求教育自己的父母师傅,而后再从古籍中寻找先例。



社会制度

皇权强大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行成了统一的社会制度,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之后历经各个朝代的集权,换算已经非常的稳固和强大。

而在唐朝时期,由于前朝多次提升佛教的地位,在王权和神权产生矛盾时,王权也能轻松的破除神权的影响。



宗教繁多

中国自汉朝以来,就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而是并立了诸多宗教,宗教的繁多,也造成了神权的不统一,而面对大一统的皇权,很不可能影响到世俗的皇帝了。


我是越关

如果你了解历史,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

所谓神权指宗教的神权,而宗教大都产生在公元前后。

所有人也都知道,宗教产生在奴隶社会,本质代表奴隶社会的意志。

那时候的中国在干什么?

那时候百家争鸣已经结束,中国正找个契机进入封建社会,早要与奴隶社会说拜拜了。

而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宗教的学说,在我看来就是墨家,别说墨家搞技术,他们主要主张可不是技术,信鬼神与兼爱才是主张。

你会发现世界三大宗教开始也都是这种提法。

在战国末期,墨家就没了声音,这是历史的选择,在历史洪流面前,最先被淘汰。

你会发现西方中世纪,宗教统治社会,我们不谈论这个社会怎样,当王权占上风,把宗教世俗化之后,欧洲才得以发展,迎来文艺复兴。你就知道宗教对社会的压制有多大,那些鼓吹宗教的,本质还是奴隶社会的意识。

解放前西藏,还是农奴制,一个奴隶社会变种的制度,西藏人都没进入过封建社会。那时候的西藏充斥着愚昧,落后。

你会发现当宗教占上风,对其它社会形态都有抑制作用,而导向的也只能是奴隶社会。

千万别听宗教吹说一些问题,中国哲学创建封建社会,所产生的理论是玄学,封建社会是来证明中国哲学,不是宗教。

西方哲学创建资本社会,所产生理论是科学,资本社会证明西方哲学,与宗教也没关系。

现在宗教徒原来吸玄学的血,现在吸科学的血来伪装自己,本质却还是奴隶社会的走狗。


在路上61281823

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就是以神传文华为主导。中华文明生于神的造化,是与神相感相通的,内涵博大玄奥。被尊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就是五千年前道家修炼人,是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后世景仰的帝王,如神农、黄帝、尧帝、舜帝、以及禹,都在泰山举行过祭天,祭地大典,称为“封禅"。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祭天之所,面积为紫禁城的四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紫祀建筑。黄帝问道广成子,静修养身,在一百二十岁时乘龙白日飞升,唐太宗亲迎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使佛法在东土大唐广传,成吉思汗三次召见道士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众多皇帝也礼佛、崇道丶敬天。中国人相信神用永恒的天理衡量人间的一切,这种不变的天理,奠定了使社会稳定运行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神权大于王权的。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压制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观念“天人合一"是以“天——人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问题,它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人相信高于人的生命形式的存在,即佛、道、神是人向往的生命归宿。“天人合一"承认了天的存在,天曰神,亦承认了神的存在。详见WWW。dadao.one

在中国古人眼里,“道”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要遵从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运行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讲出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即人们的行为应该效法天道,使自己全部身心与天道自然相统一,才能包容一切,天下就会归从,也能够长久。而历代帝王皆称“天子",为上天之子,需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否则上天就会抛弃他,派更有德行的人来替换。据此臣民可依“天理”批评帝王。“天子”的称呼并不是将帝王捧到天上,恰恰强调了其权力是神授予并受到制约的。

这是神给予中华民族的特殊眷顾,没有神的护佑,中华民族也不会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中华大地独一无二,是神所选定的中心之国,末世拯救世人的法将在这里传出。因此中国的一切,从表面上的自然环境、人之分布,到深层次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的奠定,以及对各种宗教和修炼的认识等等,都来自神系统有序的安排。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创)(世)主转生为圣王、文人、僧人、道士、谋臣、良将,带领来历不凡的生命,为神州子民开创生存环境,规范道德标准,丰富思想内涵,奠定正统文化,建立法度体制。遂有中国一朝天子、一朝民众、一朝文化、一朝服饰、一朝风土人情、一朝内涵特点,纷至沓来,灿若星河,远播四海,威震八方,终成五千年神传文化恢宏全局。







羔羊的使者

中国(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华文明体系)应该是世界上唯一神权没有压倒王权的。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所以西方有很多学者都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不信神的国家是如何实现统治稳定的。

在诸子百家时代,虽然百家争鸣,但是没有一家是讲鬼神迷信的。各家提出的治国方略都是研究人性、研究规律的。都提出江山社稷、王权至上,中国提出的真命天子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不让任何力量有逾越王权的可能。

抱持着崇礼守法、尊王攘夷这个基本观念,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与世界四大文明的其他三大文明完全不同。正因为中华文明不信鬼神,所以他的政治哲学更加世俗化,也更加重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这种以人为本的哲学观。

在中国封建王朝长期的统治过程中,虽然有个别帝王阶段性的重视某一宗教,但是也没有允许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比如两晋时期,佛教思想一度渗透政治,有凌驾王权的趋势,最后王权开始反弹, 开始了灭佛的过程。明朝时期,嘉靖皇帝貌似避政修玄,闭门修道炼丹,但是只限于他个人爱好,既没有让道教渗透进政治,还用他特殊的方式掌握朝政,维系着王权的尊严。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因为中华文明独特的对世界、宇宙认识的哲学视觉。比如传承数千年的周易,他就从自己的认识角度描述了天、地、人的关系,宇宙的规律。甚至包括做人、治世的一些理念。周易的很多观念被诸子百家研究、承袭,最后成了儒家学说的一部分。

实际上中国哲学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哲学奉行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讲究天人二分,哲学出发点上的根本不同造成了两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方式和制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永远是王权至上,神权一直没有翻身的原因。因为身为人君者都以天子自居,而且也保持着这种基本哲学思维,既然身为天子,自己就是代天治世,那么普世间一切魑魅魍魉、神佛魔道都应该在自己统治之下,而不是凌驾于自己之上。


谢金澎

看了很多别人的回答,大多比较肤浅表象,又逻辑不通。

要么说中国有了儒学所以神权成长不起来了,要么说中国帝王专治所以打压了神权。

就好像问你地里为什么庄稼多草少,你的回答是庄稼长起来了啊!可是为什么庄稼一开始就长得比草旺呢?

让我来回答吧,这首先是本质问题,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唯物的世界,根本没有鬼神,而宗教是人创造的,这是基础。

世界的人种,按历史文明程度,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中日韩,一种是欧美白人,然后是其他非黑人,最后一种是黑人。

而这四种人的智商是不同的,中日韩智商最高,白人次之,其他非黑再次之,黑人平均智力70为最低。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精英人士)因为智商最高,能够了解这个唯物世界的实质,又富有极强大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射日、能治大洪水、能移山填海),一眼就识破了宗教的漏洞,又创造了能教化世人的诸子百家学说,为什么还需要宗教呢?

一种宗教就像一个理论,而一个理论好不好,先看看能不能自圆其说,以儒家的观点,这些宗教都是什么玩意儿,来看看这些宗教的漏洞:

佛教:都出世归隐山林谁去创造这个世界先不说,人都有轮回,那岂不是每个女的都有无数个老公,和妓女的区别又有多大?

道教:整天就知道修仙,结果没一个成功的。

基督教:亚当夏娃两个人繁衍出了人类(原罪论,核心思想之一),说出你们乱伦的故事!

伊斯兰教:看看信伊斯兰教的世界打成什么样子了吧!

其他人种信宗教是说得过去的,而大多数中国人不认为神力构成了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中国人相信这个世界是唯物的,最信的是不种地没有饭吃,不工作没办法生计,我们用最现实甚至市井的逻辑丈量着这个世界,我们不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古代的中国的自我定位一直是天朝上国,是普天之下所有土地的主权国,岂能被这些东西所牵绊?

再者中国最大的信仰是天地(唯物的信仰!),而皇帝是天的儿子(天子),天子可以封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都是皇上封的),唯物才是根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鬼神什么的都是弱爆了。

孔子说对鬼神敬而远之,而“鬼神”两字的顺序(课后思考题:为什么不是“神鬼”?)本身就附带了贬低,这已经很表明态度了。

综上,古代中国的优先顺序为:万民生计、社稷、(天地)、皇帝、鬼神。

中国最受称道的时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永远是把以上顺序摆正了的时代。

再看看古代欧洲的优先顺序是啥:上帝(这是汉译,好像是偷的玉皇大帝的称呼,建议改成God的音译“高德”)、教皇、政教合一的皇帝、政教合一的地方官、政教合一的村书记、信徒。

一正一反。

结果呢,在和平时期全欧洲百姓的“初夜权”就这样被各个“上帝代言人”剥夺了(睡不过来还可以拍卖),真是怪事!


精神病院首长

之前“静Yes”写过一篇相关文章,现整合补充如下:

简单说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神权压制王权的现象,一是由于中华大地王权的形成远远超前于宗教的发展;二是由于宗教的固有缺陷始终无法超越王权。


1、大一统理论先入为主,外来宗教并无优势

世界三大宗教虽然都向中国有所渗透,但最早和最成功的,当属佛教。佛教产生时间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最早。

不过佛教虽然诞生远远早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进入中国却是在东汉时期。而彼时,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已经形成了200多年。

秦始皇确立了专制皇权的大一统理制度后,在大一统理论下,皇帝们享受着九五之尊的尊崇和万国来朝的荣耀,自然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此时你佛教来一句,皇帝陛下,其实你还不是最牛的,你知道吗?在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个佛祖比你更厉害,你要......

我相信,皇帝会很快清醒过来,然后让人把你拖出去砍了,然后临死前告诉你:“你看,这就是皇权的厉害之处!”

大一统理论是成熟而不断完备的理论,这一理论根植于人民心中,有着广泛的认同,相比于佛教而言,人民更乐意接受大一统理论。

所以,佛教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优势。其他宗教更是如此,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如果外来宗教不进行本土化改革,外来事物很难有所作为。

2、三武灭佛,确定了宗教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原则

佛教自进入中原起,就与本土的儒学和道教发生着激烈的冲突。

前期,统治者欲利用佛教轮回的学说麻木和愚昧百姓,便于统治,并给予了相当宽厚的条件,比如寺庙可以拥有田产并不需要纳税。但是很快佛教就利用这一优惠大举扩张,导致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寺庙吸走,进而导致国力衰微,社会开始动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针对当时佛教成为国家严重威胁的状况,推动灭佛运动的展开,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因为皇权不遗余力地打压,导致进入中原的佛教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最终达到和道教、儒学“三教合流”的水平,成为皇权的重要辅助,而不是凌驾于皇权之上。

经历了四次所谓“法难”,佛教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宋代的宗颐禅师检讨说:“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百丈清规》云:“道场以无事为兴旺”。由此可见,佛教终于在不断的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本土化改革,佛教终于成为皇权的重要辅助,再也不具有和王权交锋的能力。

3、中国人的务实主义,导致宗教在中国没有市场

世界上很少有中国这样务实的群体。

在遇到困难时,不管你是释迦牟尼、耶稣还是真主安拉,只要能让我逢凶化吉,我拜谁都行,受多少罪也在所不惜。

但是在化险为夷后,指望着中国人每周固定时间去教堂做弥撒,对不起,我还要种地;指望中国人遵从伊斯兰教教义把世代吃的猪肉彻底禁了,对不起,给玉皇大帝上贡剩下的猪肉不吃就浪费了。

所以,中国人在宗教方面的务实精神举世罕见,这让所有宗教在深入百姓心中都变得不可能。

因为大一统理论初创时,儒家文化就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在任何时候都主宰者国人的行为准则,影响着人民的方方面面。而外来宗教首先的一点就是让中国人放弃尊崇了几十年的儒家理论,彻底与旧世界告别,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其严重程度比起清朝的剃发令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中国人以农耕文明为主,居有定所,因此邻里之间组成的人情关系成为中国人主要的人际关系,而一旦接受了外来宗教,势必要将自己和乡里乡亲划清界限,这意味着以后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信教前都会慎之又慎。

而更多的中国人,则是利用一下,并无恶意。

没有市场也就意味着没有与皇权抗衡的基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