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然而端午节也是最“不太平”的节日。

从古至今关于端午节的争议太多了,从端午节的起源之争,到端午节的中韩之争,到粽子的甜咸之争……这一切的一切都反映出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下面爆笑哥给大家列举一下端午节存在的争议。

端午节起源之争

纪念屈原说

战国时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未能实现更是被削职流放,楚国亡国后屈原内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人们在每年这一天竞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快乐”与“安康”之争

据报道,这则消息还是以非遗专家“普及知识”的名义开始的。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祭祀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所以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安康与快乐都是表情达意,本不必细究。但随着某些专家的解读和朋友圈的热传,很多人生怕说错话、不讨喜,说了声“端午节快乐”后都惴惴不安难言快乐。

客观上讲,端午节的源流确有悲壮的因素,不说“快乐”说“安康”,不无道理。看上去,它就该跟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互祝快乐”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除了祭祀,端午节也可以有“快乐”的一面,祝福“快乐”和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并不矛盾。追怀先人是为了回顾历史、珍惜现在,那些先人们想必也更愿后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端午节的中韩之争

2005年,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很快网上疯传着这样一个谣言:夭寿啦!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棒子抢走了!继而引发了升级版谣言:世界是韩国的,宇宙都是韩国的!

可是你知道吗?中国端午节在2009年也申遗成功了,这是中国当年唯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同样的节日,怎么可能二度申遗成功?当然可能,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其实我们都误会了,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中国申遗的才是正宗端午节。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韩国的端午祭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存在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纪念屈原等一系列风俗。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这完全是不同的两个节日,因为名字和我国端午节相差一个字,不少小媒体利用韩国申遗端午节大肆报道,以达到吸人眼球,达到关注的效果。

粽子的甜咸之争

每到端午节,都要上演粽子甜咸大战。都说南甜北咸,粽子反而大致是南咸北甜。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北甜帮】

甜米粉丝团:“粽子生而为甜,我们的世界里粽子必须是甜且加蜜枣,那种甜味弥漫的芬香之气,沁人肺腑,飘飘欲仙!吃咸是什么鬼,怎么能装进咸咸的大肥肉啊?”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南咸派】

肉饭粉丝团:“咸粽的诞生是时代演进的标志,北方吃粽子里面竟然要放蜜枣,他们觉得吃咸肉粽超变态……天哪,他们没有进化嘛,吃蜜枣粽才奇怪吧!有谁见过吃饭还加糖的吗?”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中立门】

悠闲粉丝团:“甜咸粽子没有都吃过的家伙也敢说自己是‘吃货’?醒醒吧!各种口味的粽子都品尝过,这才叫生活,这才叫享受!”

最“不太平”的端午节又到了,大战一触即发!

因为对端午节的爱足够深,我们才会据理力争,多姿多彩,兼容并包,这就是端午节的魅力所在吧!

不多说了,爆笑哥要去吃沾糖的咸粽子了,最后祝大家:

端午节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