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吳三桂投降清廷得到重用 鄭芝龍卻害得全家被殺

1644年,清軍入關。

在清軍大舉入關前後,一部分明朝將領如史可法、何騰蛟等誓死抵抗,抒寫了悲壯的一幕幕;一部分明朝將領如吳三桂、洪承疇、鄭芝龍等卻放下武器,投降了清廷。

有趣的是,同為投降清廷,吳三桂、洪承疇等都得到了重用。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擁有一支可以獨立指揮的軍隊;洪承疇則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 成為在清廷任職的第一名漢人丞相。而鄭芝龍只得到一個空頭銜同安侯,一無所有。及至後來,清廷多次利用鄭芝龍招降鄭成功無果後,果斷將鄭芝龍處死。跟隨鄭芝龍投降清廷的全家老小都被抄斬,沒有一個倖存。

吳三桂、洪承疇與鄭芝龍的人生命運為何如此大相徑庭?

為何吳三桂投降清廷得到重用 鄭芝龍卻害得全家被殺

一、吳三桂、洪承疇有利用價值,能為清廷作出巨大貢獻;而鄭芝龍卻幾乎一無所有

吳三桂和洪承疇投降清廷較早,特別是洪承疇,早在1642年就在皇太極、范文程等人的極力勸告下,投降了清廷。洪他們都對清廷入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比如吳三桂,在1644年春天打開山海關,引清軍入關,居功至偉。可以說,如果沒有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清軍入關的步伐至少得推遲三五年甚至更久。後來又對南明政權窮追猛打,還絞殺南明末代皇帝永曆帝於昆明。

再比如洪承疇,在多爾袞攝政時為清廷提供了大量軍政策略,作出了一名丞相應有的貢獻。此外,洪承疇還為清廷作出了一個特殊貢獻:勸降明朝將領。洪承疇在明朝和清廷都擔任過重要職務,人脈極廣。清廷讓洪承疇利用這個特殊身份,在各地招撫明朝將領,放下武器投降,為清廷平定南明永曆政權,發揮了“馬前卒”的作用。

因此,清廷還是很樂意“獎賞”吳三桂、洪承疇等死心塌地投靠自己的人。洪承疇得以善始善終;如果吳三桂不是自己找死,安度晚年還是做得到的。

為何吳三桂投降清廷得到重用 鄭芝龍卻害得全家被殺

鄭芝龍在投降清廷之前,僅僅是一名福建都督,並未掌握軍政實權。雖然後來一度在南明朝廷擔任南安候,統領南明朝廷所有軍事要務,但從本質上講,仍然是一名海盜。鄭芝龍投降清廷後,不可能像吳三桂、洪承疇那樣發揮作用。

當然,說鄭芝龍一點利用價值,那也不對。鄭芝龍投降清廷後,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勸降長子鄭成功。無奈,鄭成功根本就聽不進父親的勸降。這樣一來,鄭芝龍的利用價值就差不多為零了。

二、吳三桂、洪承疇出身不凡,都是前朝重臣,可靠性高;而鄭芝龍是一個海盜,隨時可能反叛

吳三桂是明朝官二代出身(父親是錦州總兵吳襄),在明朝擔任遼東總兵,封平西伯,賜予尚方寶劍;洪承疇則是進士出身,歷任陝西三邊總督、薊遼總督等要職。清廷為了說服他們投降,花費了極大的代價。他們的學識、出身等因素決定了,一旦投降了清廷,就會死心塌地地為清廷賣命,不會輕言再次反叛,可靠性極高。

為何吳三桂投降清廷得到重用 鄭芝龍卻害得全家被殺

而鄭芝龍就不同了。前面說過,鄭芝龍只是一名海盜出身。海盜在任何朝代,都是朝廷嚴厲打擊的對象。這種出身決定了,鄭芝龍在清廷不可能會享受吳三桂、洪承疇等人的待遇。

同時,作為一名海盜,鄭芝龍對任何朝廷都沒有忠誠度。他可以今天投降明朝,明天投降清廷,就跟家庭便飯一樣。就如他自己所言:“明朝清朝一回事,不就是換個主子嗎?”事實上,清廷在招降鄭芝龍時,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將他籠絡過來。

對於這種“朝秦暮楚”的人,清廷會放心地讓他永遠留在身邊嗎?所以,鄭芝龍最終被清廷誅殺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