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金庸擅长写大侠。像《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郭靖,襄阳城头拒万敌,卧榻犹思靖康耻,从一个草原长大的朴素少年,最终成为人人服气的“侠之大者”。又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从丐帮的青年才俊,到契丹的南苑大王,最后慷慨一死,内心想要换取宋辽和平。无论是港版还是张大胡子那版,萧峰之死都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他的死,也是一次“大侠的殉道”。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即便是一声逃不开儿女情长的张无忌,金庸也借他之口,说出几番大义凛然的话。且看《倚天屠龙记》片段:

“杨逍道:“我们要杀他(朱元璋),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朱元璋招兵买马,攻占州县,只杀得蒙元半壁江山烟尘滚滚,我大汉的河山,差不多有一半让他们光复了。这是真正的大功劳。咱们歃血为盟,共举义旗,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这件大事。朱元璋、李文忠这些人是杀不得的,就算他们背叛明教,只要他们真能光复大汉江山,将蒙古鞑子赶回去,咱们还是不能动他们一分一毫。”

张无忌点头道:“不错!与大汉江山相比,明教为轻;与大汉千万百姓相比,明教的教众为轻。明教败后可以再兴,我大汉江山倘若给异族占了去,要再夺回可就千难万难了!”

杨逍、范遥、韦一笑、五散人等先后站起,各人都是毕生谋干大事之人,大局的孰轻孰重,心念一转,便即了然,均觉如以明教为重,江山为轻,不免是心怀自私,非大英雄、大豪杰的仁侠心怀。”

在张无忌、杨逍、范遥、韦一笑、五散人看来,以天下为重,弃一教一人之私利,才是“大英雄、大豪杰的仁侠心怀”,以至于即便朱元璋有意加害张无忌,后者也没有以怨报怨。

有趣的是:张艺谋的争议之作《英雄》,以刺客刺秦王为情节,也有意探讨“行侠为何”的命题,却挨了金庸老爷子的批评,金庸很不喜《英雄》,他从根本上不能同意《英雄》的价值观。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英雄》最具争议的情节在结尾:刺客无名入秦宫,与秦王不过几步之遥,可在几句对话后,他确认眼前的君主不该杀,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中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秦王惊魂未定,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

明眼人看得出这是对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的一次大改,甚至可以说是反转。荆轲答应了燕太子丹,就一定要杀了秦王政,奈何身死事败,挡不住历史的滚滚潮流。而《英雄》里的刺客,不杀秦王的直接原因却是为了“天下”,刺客认为一统天下更有利于止战安民,而秦王是一个有能力一统的君主,所以他宁愿一死而不杀秦王政。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批判《英雄》者,认为张艺谋的处理是在给集权暴政唱颂歌,将“一统”作为侠的最高价值取向,却忽略了侠的为民、行仁一面。但换个角度来看,尽管张艺谋的处理方式存在问题,《英雄》中的刺客,和《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诉求,又是多么相似?他们都在追求侠客为天下、为国家和谐而奋斗,为此不惜牺牲自我利益。

可悖论是——大一统的天下,统治者要诛杀武侠。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侠客被政府视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们的面貌也不像武侠小说中那么正面。颜师古说:“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不少任侠却凭借力量鱼肉乡里、枉顾法纪,甚至做起了一方恶霸,成为中央官员们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所以,侠这个群体,由于它宣扬个人意识、轻生死重然诺,且有意做政府之外的公义“仲裁者”,天然就与专制统治有对抗的一面。让侠来成就专制的胜利,不免违和。

当武侠还是刺客,他们不为国。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墨子·经上》说:“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而侠,“俜也”,即放任和气力之意。最早的武侠已不可考,但这个群体被史书大量记载,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汉代达到一个高点,《史记》有《游侠列传》,《汉书》也记载了任侠的事迹。

重然诺、守信义、轻生死是侠的特点。《游侠列传序》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刺客列传》提及的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他们正是重然诺,轻生死的代表。如刘明珠语:“朝廷追杀之人,如果游侠认为是不公正的,就会救人之急,把他藏匿起来,再尽量设法扭转局面使这人转危为安。这种行为延续了“乱法犯禁”的传统。统治者的是非判断并不能影响游侠的价值观,如果统治者不义,被冤屈的人幸好还有求救于游侠这一条路可走。”

而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侠更多以刺客或食客的面貌出现,不同于“侠之大者”的解释,他们做的事却恰恰是目无国家无君父的体现,谁令他们引以为知己,可以为之托付,他们就愿意为谁卖命,比较有名的便是专诸、要离、聂政、豫让、荆轲。比起“为国为民”,“士为知己者死”更符合他们的理念。而这一时期任侠的气质,可谓慷慨悲歌,任性用情。故而任侠多出于燕赵,《管子》记载“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而邯郸城的人“相聚游戏,悲歌慷慨”。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最初的武侠不为国,国家这个词被发扬光大乃至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与大一统王朝的推动密不可分。陈子昂《感遇》诗之三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越来越多士人要建功立业实现抱负,就不得不依附国家共同体,服膺个体为国家服务的价值取向,于是,就连处江湖之远的武侠也渐渐被这种价值取向吸附。其实,与其说这就是武侠的理念,不如说它代表了书写武侠者的价值取向,而书写武侠的人,多为知识分子。

属于武侠的“小时代”

邓晓芒说:“ 20 世纪80-90 年代,中国读书界几乎都是刚刚引进的港台武侠小说的天下。”那时候的武侠是怎样的呢?他解释道:“那些侠客和义士个个身怀绝技,敢作敢当,扶危救困,义薄云天,在江湖之上来去自由,恩仇必报。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现实。武侠小说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武侠影视,凭借夸张、渲染、编造和特技,创造出来的是一个似幻似真的神话世界。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且大都失传;而武侠小说就代替了神话的位置,成为了成人的童话。”

让武侠成为半人半神式的人物,是八九十年代武侠小说、武侠片的主旋律。在这些作品中,武侠是正义的裁判、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也是百姓的救命人。

但近些年的武侠片精神有了微妙的转折。反映大侠精神的片子没有断,可与此同时,一批转而关注“个体”生存的武侠片浮出水面,他们热衷于探讨一个人如何夹缝中求生存,尝试将家国情怀从侠的身上卸下,而让侠更多接触原本看起来卑微而苟且的事情,侠的行动目的,不再是为了拯救天下、牺牲为国,而是去生活,去保全自己。这是一种观念的分歧。一边,是侠在人的头上;另一边,先成人,再为侠。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尔冬升翻拍的《三少爷的剑》,也具有相似的精神。古龙的作品本身就很肆意,他的侠可爱中还有一丝邪气,也许没有大格局大情怀,却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像《三少爷的剑》,古龙就是想写一些可爱的人,想写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因为他们敢爱敢恨,敢哭敢笑,因为他们讲义气、有原则。”

《绣春刀》系列迎合了近年来武侠片的趋势:放弃金庸、古龙式的奇绝武功招式,追求一切动作合理化;放弃刻画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大侠,着力刻画在时代乱局中小心求生的任侠;尽量淡化成全集体牺牲个人的意识,尽量还原一个个“人”的具体价值。而这个趋势,从金庸写《鹿鼎记》时已经开始,只是在如今被发扬光大。

徐皓峰也是这个趋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小说家,拍电影。《师父》、《国士》、《刀背藏身》、《倭寇的踪迹》、《民国刺客柳白猿》和《柳白猿别传》等,大部分都已经改编为电影,且收获较好口碑。

徐皓峰的武侠片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讲,他的武侠是打得有理、打得漂亮,但武打只是呈现武侠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他要写的,是一位有任侠精神的人如何周旋人情世故,经营自己的一方田地。

金庸为何对《英雄》如此反感,张艺谋的“行侠为何”做错了么

如果说郭靖和萧峰所在的武侠世界,是一个大时代的写照,那么今天的武侠世界,某种意义上在走向“小时代”。大小并不以领土疆域而定,而是某一时期内武侠形象的共同倾向和理想诉诸方式。在大时代里,武侠希望大家成为“侠之大者”,从个体演变为集体的精神象征,他们的武功玄幻奇绝,飞天遁地无所不能,是“超人”般的存在。而在小时代,武侠被人情世故缠绕,所思所想常常反映出个体的局限性,他们从家国叙事中退场,转而关注自身与那些生活中的边缘人。

于是,我们在大荧幕中看到越来越多“平凡”的武侠,看到沈炼冲冠一怒为红颜,生死却逃不过大人物的裁决;看到津门武林拼尽全力,敌不过军阀的长枪短炮;看到叶问沉浮半生,时代却已不属于武侠。

于是,神话回归现实,武侠藏身日常。好在侠气仍在,点一盏灯,喝一杯酒,我酒浇我剑,凭栏见月明。武侠一直在变,而侠气犹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