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NEDC工況下續航338km,等速389km,配置高,賣16.6萬元——這是昨天發佈的日產軒逸純電版的一些基礎數據,我無意對這樣一臺基於聆風平臺打造的中國特供純電動車進行評判,但從一些細節的地方,我們不難看出軒逸純電版本的出現,可能會造成一次行業內固有"堡壘"的洗牌。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忽如一夜春風來的續航400km+

2014年剛入行的時候,純電動車還在萌芽階段,時逢參加北汽新能源的一次試駕活動,標稱續航160km的EV160車型整車的裝配工藝和異響程度令人讚歎不已。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續航里程,一臺表顯充滿電的EV160,在實際正常行駛不到120km後宣告GG。而那個時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補貼"。我有理由相信,以當時EV160的品質,最多比南方地區那些商用電動車"騙補"好了一丟丟。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突然總結出了一個規律,每當國家和地方出臺新的新能源車補貼辦法的時候,純電動車就會迎來一場所謂"變革",續航從100到200,從200到300,從300到400,每一次的升級都離不開一紙補貼的推動。2018年當國家和地方公佈了新的補貼辦法以後,包括18年的帝豪EV,比亞迪秦EV,江淮iEVA50,北汽EU,工信部續航里程全部增加至400km以上。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拿到國家的5萬,大部分地區的2.25萬新能源車補貼。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一臺北汽EU從260/300續航時代,升級到400+時代,他們付出的其實只是電池容量的代價,電池容量提升了12.2kWh,按照國內動力電池目前的單價1500元/kWh來看,那麼單車的成本提高了18,300元,但從補貼上來看,續航小於300km和續航大於400km之間的國家補貼價格少了16,000,而地方補貼價格則差距至少8,000元,也就是說,如果純粹以增加的成本和補貼來看的話,這些自主品牌企業升級產品到400km+的續航里程,還能倒賺幾千元,雖然這樣的算法並不完全科學。但很顯然在特斯拉動力電池成本已經降低至850元人民幣左右/kWh的前提下,自主品牌車型的所謂"電池成本高昂"已經在補貼中得到足夠的化解了。

自主品牌電動車的"遮羞褲"在哪?

北京是目前全國電動車保有量和增幅都最大的城市,原因也是多年搖號積累的"用車剛需"家庭,我的一位同事就因為家裡生小孩,沒車不方便,在15年的時候買了一臺江淮iev5,這臺從內到外透露著"湊合",續航里程不足200km的純電動車,也著實陪他度過了三年的上下班通勤道路。當他昨天問我軒逸純電怎麼樣的時候,我感覺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中國純電動車爆發性增長的時間點開始於2014年,各地的限購和補貼政策出臺,新能源車成為了政策推動的新鮮事物,一大批10萬級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席捲了市場,但除了比亞迪之外,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廠家擁有三電技術的自主研發實力,雖然相比於傳統燃油車來說純電動車的技術含量並不太高。但作為汽車商品來說,我認為依然不應該存在"換殼"這麼簡單的操作。

但很顯然的是,早期倉促上馬的純電動車幾乎都是"換殼"產品,沒有經過完整的產品調研,立項,研發(哪怕是逆向),試驗,讓早期的純電動車型就是各家燃油車產品+電機和電池這麼簡單。這也直接導致了車輛成本受三電供應商的制約嚴重。我們舉個例子,一臺燃油版本的北汽紳寶D50,官方指導價最低為6.79萬元,那麼一臺基於D50打造的EU5純電動車低配補貼後的價格為16.4萬元,電/燃車型價格比例為5:2——這還是減去了幾乎可以cover住電池成本的補貼後的價格。而帝豪EV同理,6.98/15.58萬的價格同樣擁有5:2.2的懸殊差距。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而軒逸純電的到來,確實讓我聽到了啪啪的打臉聲音,16.6:11.9(燃油低配車型)=5:3.6,也就是說,這就意味著自主品牌"搓墩"鑄造的價格"堡壘",已經在這一刻被軒逸純電打破了,。而這也是正向研發的優勢所在。

自主品牌慌不慌?慌不慌?

慌是肯定的,畢竟這個價位的軒逸直接成為了自主品牌主力純電車型的競品。而且自主品牌深知早期購買純電動車的消費者必然會因為車輛的品質和續航問題,比一般燃油汽車更早的進行升級換購的打算(燃油車通常為6年),目前中國市場純電動車保有量為150萬,準備換購的消費者數量也不佔少數。如果再不做打算,必然將會被來勢洶洶的軒逸搶佔市場,如果再讓消費者體驗到了國際化標準的純電動車帶來的質感,那恐怕就是一曲涼涼了。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好在除了日產以外,豐田本田還沒有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計劃中有推出一款純電動車的打算。所以當下留給自主品牌還有一些應對的時間,但對策似乎只有效仿江淮和大眾,儘早的將國際化的新能源車引入合資生產。比如吉利和沃爾沃,長城和寶馬等,都是自主品牌為了儘早的迎接新一輪的純電動汽車 市場洗牌做出的準備。

16萬的軒逸純電 扒下了多少自主品牌純電車的“底褲”?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軒逸純電的到來並不是多一個選擇,而是真正的揭開了自主品牌純電動車的最後一塊遮羞布,讓消費者能夠真正認識到中間的差距,也能倒逼自主品牌將新能源或者說是純電動當做一項惠及消費者和整個產業的事業來做,而不是簡單的賺錢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