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的公职的待遇和考试时间

四、思与养生

思即思维、思考,是一种正常的神志活动。因思而致病谓之"思症"。经常无故思虑绵绵,忧郁不解,闷闷不乐,谓之"善忧思症";以思调养身心谓之"思养";引导患者进行学习和思考,以摆脱病理情绪的困扰,从而促进身心康复谓之"思疗"。

情绪养生之道(下)


(一)思症

由于过于用脑或忧思过度而引起的病症,称为"思症"。思则气结,伤脾而转化无力,饮食停滞,气机阻滞,可见讷呆痞塞、胸闷胀满等症。

情绪养生之道(下)


1、理喻疏通法: 忧思所致的思症,常常是由于对某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或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所致,此时应假物设喻,或用事实或讲道理,让病人醒悟。

2、以动治思法: 每当思考太过以致头昏脑胀时,出外散步,做体操,打球练拳,会感到轻松清醒得多,这就是以动治思法。

3、以喜胜思法: 思则气结,而喜令气缓。

情绪养生之道(下)

(二)思疗

诱导患者进行学习或思考研究,以摆脱病理情绪的困绕,从而促进身心康复,称之为"思疗"。根据传统医学理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素问·举痛治》),因此,思疗可以治忧思证,无所事事的无聊症;"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思则心定",因此思疗可收敛因怒、恐、喜、悲等所引起的神气涣散、下沉及逆上等症,以达健康的目的。

(三)思的功法调养

工间三分钟养生按摩(歌诀)

情绪养生之道(下)


松静坐或立,腹式三深息;

搓手要四面,捻指增脑力;

腕肘肩胸腹,五拍顺经气;

吸气再搓手,双手来素洗;

重点穴轻揉,先后有顺序;

睛明迎太阳,耳门承浆齐;

龟行及梳头,风池酌用力;

情绪养生之道(下)


左右捏项筋,降压增视力;

大包与大椎,甩拍自然力;

叉腰点意舍,拍背至腰骶;

拿捏股腓肌,重点足三里;

单盘再点穴,三阴交太溪;

工间行一遍,神明脑清晰。

情绪养生之道(下)

五、悲与养生

悲,为七情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是人的正常情态反应,若长时间过度悲哀则使人头晕乏力,心神不宁,心灰意冷,故人们把悲伤视为不良情绪,也视为致病之因及疾病表现。中医学认为,背则气消,耗伤肺气,气力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乏力懒等症。因悲而致病谓之"悲症",经常无故悲伤欲哭而不能自制,谓之"善悲症",以悲调养身心谓之"悲养",以悲疗病谓之"悲疗"。

情绪养生之道(下)


(一)悲症

由于外部刺激以致悲哀过度或长期悲伤不止而引起的病症,称为"悲症"。

情绪养生之道(下)

1、理喻劝慰法: 对悲证患者,要晓之以理,寓之以情,用适当理喻劝慰,使向能理智、幽默地处世待人,悲症便可消除。

2、以喜胜悲法: 以喜悦的心理,制止悲哀的心理状态。

3、以思止悲法: 当某人痛苦不止,悲伤过度时,家属或亲朋向他提出一个他所关心的问题,诱导他思考,悲哀、哭泣往往能够中止。

情绪养生之道(下)

4、以怒胜悲法: 悲者气散,情绪低沉,而怒则气升,令人奋起,正可消除悲哀消沉情绪。

(二)悲疗

悲疗,是指采用适当的言行,使病人悲哀,用以驱除其它病态情绪,达到治愈疾病的方法。其方法有——

情绪养生之道(下)

2、悲可胜喜: 利用"悲胜喜"的作用,以调节平衡心理状态,抑制过度喜悦所致的亢奋情绪。

(三)悲养

在一定范围内,悲哀是人的正常情态的反应。生活不是永远平静的,没有人总是事事称心,遇到令人伤心的事情,你也不要强忍自己的眼泪,顺其自然地疏泄不良的心理情态,这就是悲养的内容之一。其方法有——

1、以悲消怒。

2、当哭则哭,以悲养生。

情绪养生之道(下)

3、化悲痛为力量。

4、悲要适可而止,哭要适度而行。

情绪养生之道(下)


六、恐与养生

恐,为七情之一,恐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一种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之一。但恐惧太过会成为致病因素;而酌情利度地利用它,则可以调养身心,防治疾病。

情绪养生之道(下)

(一)恐症

恐症太过会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养生者应当用"避恐"、"析恐"、"恐养"来防治恐症。

中医认为,恐则气下,伤肾而临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等情况以及悬心空虚之感。现代医学将恐惧所致的病症概括称之为"恐怖性神经官能症"。

情绪养生之道(下)

1、析恐法: 分析致恐的原因,选择适当方法解除。
情绪养生之道(下)

2、避恐法: 远离致恐的因素(如地点、人、事、物等)。
情绪养生之道(下)

3、除根法: 除去致恐的根源。

4、释疑法: 医生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说明患者所恐惧的事物的真相,或者阐明道理,而达到消除恐惧心理的目的。

情绪养生之道(下)


(二)恐养

恐养,即以恐惧的情态调养身心。古时候就有"畏危则安,畏亡则存"的说法?合理运用恐养,对养生大有益处。

(1)想想生命只有一次,为此,就会喜生畏死,畏死则求康、乐、寿的养生之道。

(2)"有病方知无病药"、"有什么都好,切不要有病",此类话使人们顿生畏惧疾病之情,从而采取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

情绪养生之道(下)


(3)牢笼之苦,铁窗之羞,这是人们所害怕的,以此让人尊纪守法。

情绪养生之道(下)

(4)"人怕无能,无能寸步难行",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以此使人趁少年努力,力求成为有用之人。

(5)劝人终止某种不良行为,往往以其不良后果来使他恐惧,从而悬崖勒马。

情绪养生之道(下)


(三)恐疗

恐疗,是指采用使患者惊恐的手段,以制止患者的病态情绪,从而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