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自己食用无所谓了,但是要作为中药材,中国药典对其含量是有要求的,在药典规定,蒲公英“含咖啡酸(C9H804)不得少于0.020%”。

北方正常的野生蒲公英基本是没有问题的。高的可达到0.058%。家种的蒲公英含咖啡酸往往不合格,一般仅在0.014%左右。

笔者单位经过对家种蒲公英的性状、显微、薄层等检查都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呢它的咖啡酸含量几乎都不合格呢?有的人说,家种的蒲公英大都是用镰刀割的,没有根,或者根很少,含量都在根里面的等等(药典规定:蒲公英是带根的全草)。对此,笔者单位对不同的野生蒲公英在不同的生长环境进行观察,并取样检验,以及取蒲公英的不同部位(根、叶、花序花梗)进行检测,得出结果是:含量计划和品种无关(品种即蒲公英、碱地蒲公英、红梗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与部位的影响也不大,而与生长土地的肥贫,水量有较大的关系。

在环境下,一般北方的多合格,南方的多不合格;干旱的多合格,水多的地方多不合格;贫瘠的土地多合格,肥壮的土地多不合格;日照多的地方多合格,接受阳光少的地方多不合格;

在形态上,一般生长直立、肥沃粗壮、叶片宽大、根部色浅、花径粗长、根比例偏少,色泽鲜亮的,含量大多数偏低;而叶子铺地,叶片短小、根部色黑、花径粗短、根比例偏多、色泽绿褐或暗灰绿的一般含较高。

从上面对野生蒲公英情况的观察研究,可以看出,也不是所有的野生蒲公英都合格,也不是家种的就不会合格。这主要是“水、肥、光”的影响。

再从上面的情况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为什么家种的多不合格了。因为蒲公英家种,为了追求产量效益,其土地自然肥沃,还会使用化肥,种植密度要大,浇水一定是不能耽误的,因此,其生长是速度很快,并且,由于密度大,叶体长大,光照自然不足,从而导致其含量偏低。也就如同以添加食料喂出来鸡、猪的肉没有粮食喂出来的肉香是一个道理。如果是种植,你让它在自然环境状态下生长,其合格的概率会很高。当然,南方雨多水多的地方最好不要种。

另外,家种的蒲公英颜色相对绿,根偏黄,并且根的比例偏少,看起来比野生的漂亮。

(1)下图是南方野生的蒲公英(叶子长度可达40cm余,最宽处可达5cm余。此蒲公英必然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2)下图片是北方野生的蒲公英(含量一般没有问题)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3)下图为蒲公英药材(北方)

家种蒲公英的含量为何大多不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