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言恭達 篆書石鼓文編句

凡篆,基本筆畫為直畫、橫畫、左右弧、圓形。運鋒裹藏內轉,下筆可讓筆毫平鋪紙上,假力於副毫,四面圓足。做到指實、掌虛、管直、心圓。執筆須使穩,用筆須勁健,使穩者中實澀進,勁健者沉茂圓渾。我以為“澀”字甚為重要,不“澀”安生險勁?不澀則流浮薄,俗筆現矣。然“澀”非“遲”也。我喜逆澀之筆,澀則勁,一畫起筆須逆入,一豎起筆須力頓,中段豐實,收筆自然凝重。寓巧於拙,取圓於方,蘊蓄宏深,包孕茂密。

行筆宜沉澀,唐人詩云“筆落春蠶食葉聲”“點如利鑽鏤金,畫似長錐界石”,自然沉澀。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用筆之法有很多,但可用“逆入、澀行、緊收”六個字進行概括。言恭達先生在此段書論中闡釋了“澀行”,強調“澀”要自然,方可生險勁、避浮薄,達到“寓巧於拙,取圓於方,蘊蓄宏深,包孕茂密”的效果。

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言恭達:行筆,不“澀”安生險勁?

蔡邕《九勢》雲:“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蔡邕可以說是較早提出“澀”概念的,得到其後書家的重視。如劉熙載認為:“古人論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遲速是書寫的速度,屬於“澀”的表象;而“疾澀”屬於筆勢,體現的是把筆力注入到點畫線條之中,達到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疾澀之關係誠如華琳所言:“澀為疾母,疾從澀出。”藝術性的線條給人以力度、厚度、速度的感受,這與用筆之法密切相關,褚遂良的“畫沙印泥”法、顏真卿的“屋漏痕”法、黃庭堅的“蕩槳”法,都是對“澀行”筆法最好的闡釋。

由於澀筆所產生的力更多是內在的、隱含的、不容易被覺察的,所以在對“澀”的理解上有些難度。如何才能做到澀呢?劉熙載以自己的創作經驗來闡釋:“用筆者皆習聞澀筆之說,然每不知如何得澀。唯筆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與之爭,斯不期澀而自澀矣。澀法與戰掣同一機竅,第戰掣有形,強效轉至成病,不若澀之隱以神運耳。”非常形象地闡述了行筆“澀”的道理,這與古人以逆水撐船喻澀勢有異曲同工之妙。劉熙載也指出戰掣之法雖也是行筆要訣,和澀筆有相似處,但其內涵不同,可以用來借鑑,但不能完全效仿,要不就會出現病態之筆。

林散老說:“畫之中間要下功夫,不看兩頭看中間,必要能留”。“能留”則為澀筆之法,才會有高質量線條的產生。而當代多數書法筆畫兩頭實而中間空,甚至是“牛頭、蜂腰、鶴膝、鼠尾”病筆的出現,這何以能有高質量的線條?這是對“澀筆”沒有深刻領悟和紮實踐行的結果。

(抱雲堂彭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