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的亏损,银行是否担责?

乄黑客萨斯

理财产品的亏损,银行是否需要担责?

关于这一点主要还是看理财产品具体的合同约定,不搞一刀切,也不说一棒子打死!经常买银行理财的朋友也都知道,现在的银行理财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固定收益以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在保本理财产品的范畴内,基本都是属于稳健型投资风格,虽然存在亏损的概率,但是大概率上是可以保证本金安全的,也就是本金并不会出现亏损!

而非保本型理财,是清清楚楚告诉你可能亏损,而且在去刚兑的大环境下银行是完全可以合法合规不对亏损部分承担责任,也就是说亏损了就是亏损了,找银行也没用,银行是这样子,其他的理财也是这样,约定不保本的项目,亏损了就是亏损了!

这个不存在欺诈不欺诈的,只是过往的我们习惯了银行理财的刚兑,习惯了只要买了银行理财,那么到期就能收到本金以及约定的收益!但是现在政策就是要打破这一点,其中的用意各有猜测,真实的用意,我一个平头老百姓看不懂,但是我可以在自己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保本型理财,避免自己本金的亏损!

那么问题来,以银行的稳健风格,投资会亏损吗?会的,只要是投资都有亏损的可能,即便是购买国债也有亏损的可能,只是绝对和相对亏损的差异而已!只要赚钱了,就是绝对盈利。但是没跑赢通胀的话,那么就是相对亏损。而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多数还是处于相对亏损的一个阶段,还没有走到相对盈利的阶段!

最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仅仅只有自己家的理财产品,还有合作方的理财产品,还有其他机构的代销产品,产品的种类以及来源相对比较广,在银行购买理财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到底是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如果不是银行自己家的理财产品还是需要谨慎购买,避免被套路或者踩雷!


World坚

理财产品在原来是分保本型和浮动收益型,一般来讲,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即便出现亏损,银行也会补上缺口,至少本金是不会损失的。

但是现在资管新规之后,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也没有保本这件事了,虽然距离正式实施还有一定的窗口期,但是目前来讲,保本的理财是越来越少了。

所以,理财产品一般出现亏损,要么是被误导销售,要么是买的产品本身就是浮动收益型的产品,也就是非保本的理财产品。

所以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相信理财经理的口头承诺,如果有高收益的许诺,那么就要落实在纸面上,写在合同里,这样日后也有白纸黑字的依据。

还有,一定要认真看合同,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谨防飞单的出现。即便是很熟悉的理财经理,也是不要直接什么也不看就签合同,要真的打定主意骗你,是不管跟你熟不熟的。

现在买理财产品,强制要求是要双录的,录音和录像,这也是一份最好的证据,那么如果拒绝双录,那么就要警惕了,你买的理财可能就有猫腻了。


大猫财经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对于理财产品的认识其实是不明确的,这中间银行肯定是有一部分责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长期以来给老百姓一种印象就是理财和储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给人造成的银行。

其实理财和储蓄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理财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就是有风险的。比如今年的资管新规就对理财给与了明确的解释,也迫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后再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据实陈述客户所购买的产品的投资方向一级风险等级。并且对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要做严格的区分,让能承受不同风险的客户在购买理财上能够明显的区分开来,并且在系统上把控当一个客户需要购买超过自己风险等级的产品的时候系统会拒绝其交易。

所以说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银行只要在各个环节上都按照要求去处理,给客户做风险评定,把控客户等级做好客户分类,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充分解释产品的投资方向以及风险点。这种情况下出现亏损相当于客户当时是认可这种风险的,如果存在在销售中愚弄客户没有如实相告,那么银行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还是那句老话理财不是储蓄,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席投资官

买银行理财,也是有可能亏损的!

我有个朋友,之前跟风买了一款某银行承诺的保本稳健增值产品。这两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这笔投资竟然面临15%左右的亏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心代销陷阱

我朋友买的这款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在推荐时声称:半年绝对回报13%。

但事实上呢?这款产品只是银行代销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基金产品。

在合同中,这款产品明确写着,募集资金将有不超过

20%的部分投向股市。

明明是有风险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却一直和我朋友强调,该产品“没有风险”,属于“稳健型”,而且银行很多员工“都买了”。

显然在向我朋友推荐产品的过程中,银行理财经理明显涉嫌违规销售。

但我想大多数人心里还有一个疑问:银行理财产品不是一直很稳健么,怎么可能亏本呢?

答案很简单:我朋友买的这款产品,不是银行自己开发的,而是银行代理销售的!

亲儿子和干儿子,能是一回事么?

切莫贪小便宜

如果是银行正规代销的理财产品,一般就算是出现亏损,也不至于本金“全军覆没”,怕就怕有的银行员工私自代销,也就是俗称的“飞单”。

有一些银行员工,为了多拿提成,会私自向投资者出售第三方机构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

当然,为了诱惑投资者掏钱购买,在销售过程中,他们也会各种威逼利诱、赌咒发誓,甚至给出高额返点。

一般来说,这类产品风险偏高,一招不慎便容易本金尽失,银行不愿意通过正规代销的方式与它们合作。

原因很简单,银行怕它们出现问题后,砸了银行的金字招牌。

一句话,银行想撇清责任。

如果投资者不幸购买了“飞单”,一旦出现问题,就算是本金全部打了水漂,也只能算是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银行是不会主动承担一丁点责任的。

一招分辨产品类型

既然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完全靠谱,身为普通投资者,你又该如何在银行上千种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区分哪一个是银行开发的、哪一个是代销的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

以后再投资时,你稍加留意便可以了。

如果想更稳妥一点,你还可以找一些正规的理财网站,在搜索框里输入刚才所说的登记编码,如果能查到对应的产品,就说明这确实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安心购买。

文章最后,我想再次提示大家:不管是选择什么渠道的理财产品,都不能忽视产品背后的潜在风险。即使是在银行买理财,也请擦亮眼睛,看好了再买!


懒先生谈钱

理财销售以后本金造成亏损,是否担责要看银行销售人员(一般是支行的理财经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是否合规销售,对客户进行过风险评级和产品的风险揭示,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双录,如果一切按照流程进行客户选择了产品最后造成亏损,银行是没有责任的;如果销售过程中有强制购买或者误导销售,再或者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揭示,那么银行是要担责的。

销售理财产品的核心原则在于:买卖自愿,风险自担,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推荐选择合适的产品。大家首先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银行销售的理财并不全是银行发行的,也有可能是代理销售。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详细阅读产品说明,对自己负责,防止遇到某些不负责任的销售人员,误导销售。

客户的风险评级,一般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氛围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而理财产品的分级为PR1-PR5,按照风险评级会推荐符合的产品,比如稳健型的客户理论上是不能够推荐PR2以上分级的产品的。

此外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平时我们所指的理财,一般都是狭义的封闭式理财产品,这类产品预期收益比较高,有一定的期限,在认购期限内是无法进行提前赎回的,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在产品说明中会有明确的说明,一定留意。

虽然银行不再对理财产品进行刚性兑付,但是一般理财产品的违约率是非常低的,目前市面上违约率比较高的都是写私募基金或者资管计划,大家不必担心。

前一段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说的一句话超过6%收益的产品就会有一定的风险,超过8%收益的产品就需要警惕,超过10%收益的就要做好本金损失的准备,虽然这句话指的是非法集资,但是现在理财产品鱼龙混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难以区分,这句话同样实用,通常一些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超出6%,大家这样区分就可以了。


不立而立

2017年11月的资管新规意见稿已经明确将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基金管理办法,不再刚性兑付。而且按照每一期都单独设立项目经理,单独合算。尽管对银行来说还有一个缓冲期。也就是把以前的能按照老办法结算掉。但是事情有不凑巧的,就在资管新规颁布后一个多月就出现了第一次亏损。发生在1月初。具体的哪家我就不点了。

而没有刚性兑付也是可以,这却成为了现实。也就是代表着银行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做也没有问题。银行的确不用担责。而购买理财产品的人需要对可能的亏损有一个承受能力。


大舟财经观

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作为商业银行,每家都有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很好理解,就是银行正常的存款贷款业务,是要列入银行负债表,其业务的开展要受其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央行的监管。所谓表外业务就是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表外业务不列入负债表,也不受业务主管部门和央行的监管。银行开设的理财产品是不包赔和赚钱的。并会提醒人们“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而且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其自己开设的,设计、规划、经营都是银行自己。而另一种是由外面的金融或理财机构设计丶规划、发行和经营,只是委托银行办理,其风险与银行无关。如果说银行自己的理财业务在发生风险后会与客户共同承担的话,只负责办理的外边理财业务,不管风险如何,他是概不负责的。所以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擦亮你的慧眼,看清是什么类型和性质的产品。


叶公来帮忙

原则上,银行不会担责任。

对个人而言,初次购买理财需要经历一个比较繁琐的步骤,主要为风险评估和风险揭示。



虽然可能有时会对此不重视,但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揭示是要准确介绍所购买理财的风险信息。

通过这两个过程,对银行来说,已经起到告知的义务,所以购买理财属于就个人行为,银行不会负责。

ps:风险评估结果是分级的,评级的高低会对购买理财产生影响,评级低(即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是没法购买风险等级高的理财产品,从一个方面可以避免被推荐购买了高风险的理财。


路漫漫呐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