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可能你会错过它。

在城南内秦淮河北岸的闹市区,长乐路上有一条狭窄的小支巷叫牵牛巷。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一首《秋夕》讲述了七夕节的美妙,那么牵牛巷和罗曼蒂克有关系吗?

风水巷

让你失望了,牵牛巷的意思和牛郎织女没有关系,而是实打实的“牵着牛”的意思。

相传这个巷子里原来有宋代的佳丽楼旧址,元代时成为集庆路总管府。而牵牛巷名字的来历也很有意思,明朝初年,江宁县衙设在这条巷子的北端,大堂像牛头,门前有两口水井像牛眼,照壁后的宫沟正中有一个石孔,像牛的鼻子,因此此巷被喻为“绳子牵牛”,因此名为牵牛巷,这个地名一直保留了下来。该巷屈曲欹斜,仅能容一人行走,俗称“一人巷”。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 设在牵牛巷北端的江宁县衙旧址

南京倒是确实还有三个“牛郎村”,可惜和罗曼蒂克也没有关系。三个牛郎村分别在浦口和江宁,都是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古老村落,不过虽然名为牛郎,但实际上村名的来历和牛郎本人没什么关系,多为别的字音传来传去传成了牛郎。其中,第一个牛郎村,位于浦口区丁山林场,民国初年就沿用“牛郎村”这个名,因为当地有一个水塘名为“牛塘”,村因此得名,后来因为当地方言“塘”“郎”不分,“牛塘”因此讹传为“牛郎”。

第二个牛郎村位于江宁区禄口街道陶东社区,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当地有个刘郎村,相传刘氏先祖曾有一人做过侍郎官职,村因此名叫刘郎村。建国以后,“刘”渐渐讹传为“牛”,后来就成了牛郎村。

第三个则位于浦口区顶山街道,也是一个清朝的古村落,因为夏氏最早定居在牛塘边,村名叫夏牛塘。后来渐渐讹称为“夏牛郎”村,到建国后简化为牛郎村。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 清代南京老照片

南京历史上几次发大水,附近街巷淹及屋顶,倒塌房子无数,唯独牵牛巷巍然屹立,始终淹不到它。其实,牵牛巷没遭水淹的真正原因,只是它本身地势就高。

我国古代官衙建筑的特点,就是建在地势高的地方。这样做,倒不是为了防止水淹,而在于要显示与一般民居不同:威严、庄重、高人一等。《炳烛里谈》曾记载道:“道光己酉年,金陵水灾为数百年所未有,通城行船。东花园、王府巷等处,水逾屋脊者数尺,船行其间,为水中树枝所挂,辄至覆溺,人谓之‘渡海’。所未淹者,惟江宁县署(即今牵牛巷一带)及铜作坊、新桥、花孟岗一带,与西城冶山、清凉山、干河沿、随园诸高阜而已。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牵牛巷老宅

江宁县衙

提起江宁,如今大部分南京人的反应是江宁区,老一点的人会想到江宁县。而在古代,江宁也可能就是指南京。

“江宁”最早出现在西晋太康二年,当时,西晋政府将南京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江宁县,根据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记载,南京靠近长江和秦淮河,“江宁”是“江外无事、安宁”的意思,南京的简称”宁“,也是来自“江宁”。

也有学者认为,“江宁”含有贬义,西晋统治者认为南京地处江南,是天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他们不希望这里再有与中原王朝对抗的政权,遂将设在南京地区的县叫做“江宁”。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南朝顾野王《舆地志》

“江宁”最初是作为一个县的面目出现的,隋唐时也有江宁县,从五代开始,南京地区被划分为江宁、上元两个县,直至清末辛亥革命(1911年),上元、江宁两县均在南京同城分治。

清代,两县以南京城中以内桥为界,内桥处立有分界牌坊。这座牌坊到清嘉庆年间才毁。《白下琐言》的作者甘熙曾见过牌坊,并记在该书中。

内桥东北为上元县,上元县衙曾八次迁址,最后一次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迁建在今白下路101号处。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清朝时期的江宁地图

内桥西南为江宁县,江宁县衙也有过七次迁建,最后一次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建至牵牛巷。清代大诗人袁枚任江宁县令时曾为县衙题过一副楹联:“狱岂得情宁早结;判防多误每轻刑。”反映了这位风流才子亦有关心民瘼、宅心仁厚的一面。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南京,两县县衙均被战火所毁;同治八年(1869年),同时重建,次年竣工。上元县衙有房170多间,廊36间,以及其他附属建筑。江宁县衙有房188间、廊38间以及典史衙、监狱等。

现在,牵牛巷原有的江宁县署建筑,以及“牛鼻”、“牛眼”等,均已荡然无存。原江宁县署所在地,已建起了江苏省邮电学校。

「发现 南京」牵牛巷:牵出的故事一箩筐

∆江苏省邮电学校内一角

糖坊廊61号的中国唯一“菱形”河房、莫愁路上的卞公祠、城南评事街一带叫做南市楼的老地名……南京市民雷国俊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行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记录了许多故事,被大家誉为“地名达人”。

他曾在牵牛巷找到炎帝庵的遗迹。

当年炎帝庵40号的住户,在修理门楼时,无意中将门头方匾上的石灰碰掉,发现门头方匾上露出了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砖雕匾额,上面有“炎帝庵”三个大字,这证明牵牛巷40号曾经与一座名叫“炎帝庵”的庙宇有关。

匾额是青石,上面刻有“同治四年”的字样。南京人特别是城南的老人,对自己的祖宗非常尊敬,炎黄二帝更不用说,因此在街头巷尾建立庙、庵倒也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