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樓市大崩盤,這一次海南會否重蹈覆轍?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1992年的一天,剛剛在海南賺了100萬的潘石屹提著5斤橘子,到海口規劃部門查到了一組讓他大為吃驚的數據:

海口市整個報建面積除以該市常住人口和暫住人口,人均面積達到50多平方米,而當時北京的人均面積才不過7平方米。

意識到危機即將到來的潘石屹,帶著第一桶金及時“跑路”。

次年,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這是中國現代房地產史上第一場樓市大崩盤。一時之間,“天涯海角爛尾樓”成為海南的代名詞。

01

25年後的今天,海南再度獲得重磅政策的加持。自由貿易港與開放賽馬等政策的加持,讓海南又一次成為舉國矚目的對象。

就在房地產商雀躍不已之時,海南緊急升級樓市調控,將限購範圍擴大到整個海南島,實行全域限購。以一個省份進行限購,這在中國樓市調控史上可謂前所未有。

全域限購,堪稱一劍封喉。

對於一個島外購房佔比高達88%的旅遊地區來說,這無異於封堵了所有炒房的路徑。對於盤踞在各大海灣的一眾開發商來說,無疑最艱難的時刻已經到來。

遏制炒房,同時也讓房地產經濟陷入困境。數據顯示,2017年,海南全省房地產業銷售面積達2292.6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突破2713.72億元,房地產增加值佔據了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的9.8%,仍舊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同時,對於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也無異於晴天霹靂。根據中房智庫發佈的全國30城市房地產依賴度排名,三亞、海口位居前兩位。其中,三

亞2017年地產投資/GDP高達103.9%,較2016年增加了17個百分點,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可謂無出其右。

如今,壯士斷腕,所為者何?

顯然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海南再度重蹈25年前的覆轍。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2018年3月海南房價地圖。來源/中國房價行情

02

25年前,1993年,海南樓市大崩盤。

當時,大量房地產企業倒閉,無數人血本無歸。這些企業在海南留下了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閒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部分爛尾樓長期得不到盤活,一度變為養豬場。

這場樓市大崩盤,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崩盤的直接起因,是來自於宏觀調控的釜底抽薪。

1993年6月,面對樓市過熱,中央出臺宏觀調控政策,限期收回違章拆借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項目,招招對準房地產市場。與此同時,國務院還宣佈終止房地產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業。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與日本1990年代的加息式崩盤一樣,本來就充斥著泡沫的海南樓市,靠的就是政策效應與擊鼓傳花的期待。一旦政策收緊,市場預期逆轉,房地產泡沫就無法得到支撐。

相比於直接起因,崩盤的深層次根源則要從1988年說起。

03

過去,海南只是隸屬廣東的一個行政區。直到1988年,海南從廣東脫離,獨立建省,進而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重磅利好政策的出臺,讓人彷彿看到在國境之南另一個深圳的崛起。無數人蜂擁而至,樓市首當其衝。“要掙錢,到海南;要發財,炒樓花”,成為淘金者的口頭禪。

如今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的地產大佬,當年都是海南淘金熱的一員。馮侖就職的“海南體制改革研究所”被撤,成為失業人士,潘石屹本想隨老闆在海口磚廠發揮光熱,不料磚廠倒閉,老闆捲款離去,潘石屹心灰意冷。兩人經人介紹,一拍即合,加上王功權、易小迪、王啟富、劉軍,海南萬通就這樣成立了,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萬通六君子”。

在政策刺激之下,眾多資金湧入海南,大到四大國有銀行,小到鄉鎮企業,都試圖從狂熱中分上一杯羹。

巔峰時期,一個佔全國總人口不過0.6%的小島,吸引了一兩萬家房地產企業,平均每300人就對應一家房地產公司,這些公司在短短几年間開發的商品房佔據全國的1/10強。顯然,沒有人在乎到底誰來住這些房子。

在情緒刺激與炒房狂熱之下,海南房價一日千里。

從1988年到1991年,海口三亞等熱門地區商品房價格基本維持在1300-1400元/平方米之間,而1992年就躥升到5000元/平,1993年有樓盤更是達到7500元/平的巔峰,兩年翻了三倍以上。要知道,當時海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多元,三年的純收入才買得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與之對比,1992年全國商品房均價只有995元/平,而北上廣深的商品房均價直到1998年都還在5000元以內。

25年前楼市大崩盘,这一次海南会否重蹈覆辙?

炒完房價之後炒地價。

所有人都在倒騰土地生意,一塊地,拿著土地紅線的圖紙,就可以被賣來賣去,無數掮客在中間接引,直到這塊地最終被高價買下,每個人都從中獲得鉅額回報。短短一年多,海南土地價格從1991年的幾十萬每畝,攀升到1993年的最高600多萬元/畝。

1992年,海南全省經濟增速達到了41.5%,位居全國之首。

而海口經濟增速更是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83%,三亞的經濟增速也高達73.6%……直到現在,這兩個城市再也未能企及當初的高度。

04

每個進入擊鼓傳花遊戲的人,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後一個接到花的人。

潘石屹很幸運,靠著5斤橘子摸清了房地產市場的真實行情,在災難降臨之前成功逃離,但有這種幸運的人並不多。

對於大多數炒房者來說,即便像潘石屹一樣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巨大風險,也未必願意全身而退。因為全民狂熱是炒房最佳的催化劑,在狂熱中,炒房者總是容易放大利好的分量,總是過度相信自己對於局勢的把控。

直到萬劫不復之時,才悔之晚矣。

25年後的今天,海南房地產狂熱被及時剎車,這一次能否避免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