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壮美昭陵◎西部文化艺术微刊

︱第812期︱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清朝末年,腐朽的清政府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在关中平原这片神奇,古老苍凉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纯厚、朴实的人们,无论八国联军的炮声如何剧烈,义和团的杀声多么响亮,或者“老佛爷” 慈禧太后跑到西安……这些大事件,对于这方水土,这里的人们却是无关重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管冬藏。一切依旧如常。

一抹夕阳斜眏在洪沟的泉水上,那一帘从悬崖上直泻而下的瀑布,就成了道道金光,洒在了波光粼粼的水面染红了半边天。一潭碧水,遍地野花,蝶飞蜂舞,虫鸣鸟啼。我的爷爷,一个苦命的孩子就生长在这个唐陵脚下山清水秀的山沟里。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这条大沟南北绵延十里,东西宽约二里,两岸悬崖峭壁,中间一溪清流,它从陵怀流出,清亮泔冽,长流不息,滋润着沟内数百亩良田 ,人们依崖掘洞而居。原来这沟内两边住满了人,由于战乱、瘟疫、灾害等,十室九空,两边崖脚千疮百孔,到处断壁残垣。我的祖父和他的兄长,我的伯祖父以及他的妹妹就住在一个荒凉的院子里,那是个废弃了的菜园,有两孔窑洞,父母早已去世,兄妹3人相依为命,伯祖父种着先人留下的几亩薄田,我的祖父就出外打短工做零活。有一次给人“打胡基”,累死累活一天,打了一千个,垒了整整齐齐两行,吃了晚饭,到土壕一看,两行胡基倒了,塌成了碎土块,祖父痛心,难过,爬在土壕上大哭了一场。回家取来工具赶天明又把那两行胡基打成了,后来,给财东拉长工,不敢睡在炕上怕误了人家活路,只得睡在板凳上。地少,灾多,收成差,一家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小妹年方十五,弟兄二人商量,给妹妹找个人家,有一走村串乡的郭姓货郎,河南人,年龄稍大些,聪明厚道,经人说合,小妹嫁给了货郎,两位祖父含泪送走了妹夫,妹妹。从此天南海北,没了音信。

两位祖父吃了没地的亏,下决心,挣死挣活的置地,他们不分黑明昼夜地在沟滩沙石成堆、杂草丛生的石头中刨呀、推呀,硬是造出了三亩水地,加上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十来亩地了。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中间是我伯爷,左边是我郭伯,我父亲的表哥,右边是我父亲)

1910年左右,祖父成家了,祖母的娘家是邻村一家姓杨的大户人家,户族大,土地多,镇上还有店面,家道殷实。是亦农亦商的本地财东。对当时祖父、祖母的经济、生活有所帮衬,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

祖母先后生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我的父辈们),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那一年的阳春三月,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从东坡上走下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马褂的青年,打听伯祖父的家,见了伯祖父,直接爬在地上磕头,哭着说:“舅,我才找着你了”,原来这位青年是祖父二十多年没有音信的妹妹的儿子,外甥告诉舅舅,他的父母亲都已去世,母亲临终之时叮咛,舅家在唐王陵附近,他找了好多年才找到这里。他现在在西安西大街开粮店 ,好几处店面,生意做的很大,兄弟二人都成了家,在西大街琉璃庙街皂角庙巷买了两院房。两位祖父见了外甥,又是高兴,又是难过。高兴的是外甥有出息,难过妹妹,妹夫都已去世。又叫来几个表弟妹见了面,认了亲。外甥住了几日就回了西安。从此以后 ,郭表伯隔三差五地把祖父,祖母接到西安去,吃马家的羊肉泡馍,逛钟鼓楼,大小雁塔,看戏,洗澡,照相……一住好多天,回来时,大包小包的带了好多,祖父们大量置地,土地一下子接近百亩,购置了一辆大车和全套农具,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1929年,伯祖父去世了。礼泉县志记:“民国十八年,夏无收,秋无收,日死饥民累百盈千,赤野千里,卖儿卖女,四散逃荒。当时本县有12.9万人,死亡逃荒达6.6万人。”但是伯祖父是得病去世的,当时祖父作了一个奇怪的决定,把伯祖父不安葬,殡起来,一个原因是正在遭年馑,粮食和钱都很紧张,第二个原因是伯祖父和祖父从小相依为命 ,同甘共苦,兄长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不能把他就这样草草安葬,于是把伯祖父用土坯殡在他住的窑里。同住了3年,一直到1933年,年馑过去了,收成好了,祖父张罗安葬伯祖父,给伯祖父换了一副5寸厚的棺材,请了八人的乐队,还请了王天德的皮影唱了3天,大摆宴席将伯祖父风风光光的安葬在村东老坟里。

1938年后,日本鬼子轰炸西安,洒播霍乱(狐狸拉)病毒,我的父亲到西安省伯家去,看见西安市街道死尸遍地,商铺门面大开,满街道摆的西瓜水果无人敢吃。第二年春节过后,省伯的一家人逃到我家 躲避轰炸。二爸用大车拉着去逛尧都二月会,他们看到大片大片绿地毯般的麦田,和奇形怪状的农具大呼小叫。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这条大沟里的几百亩土地,都是洪水冲刷淤积而成,厚厚的黄土,肥沃平坦,更有一溪清流,旱涝保收,得天独厚。有人就试着去种罂粟,结果成功了,民国时期,官民都吸食鸦片,达官、贵人、商贾,有钱人吸食鸦片成风,进而成为一种潮流,一种风雅,一种身份。鸦片的产地在云南,运输不便,且有风险。

一家试种成功,八家,十家也去种,高倍的收益,使满沟都种成了罂粟这种植物,状似棉花株。开红白黄花,花鲜艳漂亮而且香味极浓,十里之内香气四溢,迷人醉人。收割时,必须在伏里天气,早上用小刀在株上割开多处伤口,渗出白汁,等白汁凝固或干枯以后用小刀割下,放入容器之内,即成鸦片。在特制的烟灯上烧制成烟,就可吸食,祖父也种了鸦片,村里的人种鸦片发了大财,但是也因福得祸。一些人先种后吃,常在河边走,那能不湿鞋 ,大家都开始吸食鸦片,我的祖母也吸鸦片了。种的鸦片卖一部分,自己吸一部分。那时候是我们家最兴盛的时期,有一百二十多亩地,两头牛 一匹白骡子,雇了两个长工。我父亲和二爸农闲时还跑运输,给西安送粮,到铜川 、耀县去拉煤,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关中大地上,我的列祖列宗们的故

洪建武,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镇菜园村人。原中学语文教师,现已退休,喜爱文学、书画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