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用布盖脸的民俗学释义

由于工作的关系,趣话君参加过很多次的遗体告别仪式,告别仪式前,逝者多是以布盖脸,仪式开始时,盖脸的布已揭去,以便于最后的告别,这是逝者人生的最后一个仪式,既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参与告别的人感情表达。每参与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对人生认识的一次深化。

在农村和城镇,这种风俗还存在。有时到逝者家中去慰问吊唁,逝者多以布盖脸。若是非常好的朋友去世,也可以揭开布看看遗容,其家人不会反对。若是亲戚去世,最好就不要把布揭开了,这样会引起家人的误会,会认为你怀疑死者是非正常死亡,是被害死的。过去农村中也出现过这类的矛盾。

人死后用布盖脸的民俗学释义

《金瓶梅》几处曾写掩面的内容,在第5回中,潘金莲毒死武大后,她与王婆将武大挪到楼下,停在一扇门板上,给武大梳了头,戴上头巾,穿好衣服鞋袜,用一片白绢盖脸,用干净的被子盖在尸体上,好像病死一样。第62回写了李瓶儿之死。李瓶儿嫁给了西门庆,李瓶儿死后,西门庆非常悲痛,众妻妾为李瓶儿穿好衣裳,“把李瓶儿用板门抬出,停于正寝。下铺锦褥,上覆纸被,安放几筵香案……”这两处都写了为死者盖脸的情况。

为何死者要盖脸?它的起源在哪儿呢?

盖脸也叫掩面,是用纸、白色、黄色的布或绢盖在尸体面部或身上。《荀子·礼论》:“设掩面儇(xuān)目,鬠(kuò)而不冠笄矣。”杨倞注:“《士丧礼》,掩用练帛,广终幅,长五尺。”儇目意为以巾覆盖死者面目。鬠是束发的意思。“鬠而不冠笄”,意为束发而不用固定冠的簪子。杨倞所注是掩脸所用帛的长宽,这个尺寸可以把人整个盖住了。

掩面习俗起源与伍子胥有关。

人死后用布盖脸的民俗学释义

伍子胥本是春秋末期楚国人,后逃到吴国,成为吴国大夫、军事家,吴国用伍子胥等人的计谋,打败楚、徐、鲁、齐等国,成为诸侯一霸。

吴王夫差执政后,伍子胥多次劝谏夫差杀掉越王勾践,夫差不听,后来派人给伍子胥送来宝剑,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放在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太平御览》819卷引《吴越春秋》曰:“吴王将死,曰:‘吾以不用子胥言,以至于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何面目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吴王最终落个以絮覆面自刎的下场。《说苑》卷九《正谏》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死后用盖脸的习俗先秦时就有了。盖脸的原始本意是无颜面与某人地下相见。

《新唐书·礼乐志十》记载的丧葬礼仪中,对死者“衣以明衣裳,以方巾覆面,仍以大敛之衾覆之。内外入就位,哭。”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这些说明,唐宋时延续为死者盖脸的习俗。

人死后用布盖脸的民俗学释义

《金史·烈女传》记载,撒合辇的妻子独吉氏,在元军城破之前,独吉氏“戒女使曰:‘我死则扶置榻上,以衾覆面,四围举火焚之,无使兵见吾面。’言讫,闭閠自经而死。”家人按照她的告诫,把她的尸体放在榻上,用衾掩面。《女镜》卷八“撒合辇妻”条也记载了这件事。

对死者掩面最惨烈的记载,是明朝崇祯皇帝临死前遗诏。《明史·庄烈帝二》载:崇祯在自缢前,“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清代惜华楼主《皇清秘史》第22回:《崇祯帝捐躯殉社稷,多尔衮奉命略中原》、近现代作家许啸天《明代宫闱史》第110回:《喋血深宫凄凉悲亡国,伤心月殿遗恨感煤山》,对这件事有文学描述。崇祯的盖脸是无面目与祖宗地下相见。

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多人去世,不牵扯无脸与谁见面的问题,但还盖脸,主要原因一是习俗的延续,再则是检验死者是否真正死亡,看纸是否吹动或变湿;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去死人停放的时间长,三五天甚至更长,盖脸既是对死者脸部的保护,也是一种遮掩,避免引起吊唁人的不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