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都有一個壞毛病,爲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明朝從明宣宗之後,基本上都犯一個毛病,那就是心太軟。這就為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這個根子要追到明成祖哪裡,明成祖設立了內閣,其實當初的權利就類似秘書,雖然跟皇帝很親密,但是也僅僅是親密而已,還不能威脅皇權。初期內閣七人,到永樂後期真正留下的來的就2個人楊榮、金幼孜。到了正統年間,內閣變成三人,楊士奇、楊榮、楊傅號稱三楊,也就是三楊開始亂了。正統繼位才9歲,真正掌權的是他奶奶明仁宗老婆。因為三楊都成力保過明仁宗,所以張皇太后對他們很信任。這就造成三楊的權利遠遠大於當初設立明成祖時期的內閣。

明朝皇帝都有一個壞毛病,為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三楊權力大了,做了一些好事,也做了一些見不得人事,明英宗歲數越來越大,想要拿回權利,但是三楊不想放手,就較量了幾個回合,楊榮害怕了,就開始放手了,後來明英宗又利用楊士奇縱子殺人事件拿下了楊士奇。就剩下楊傅,傳統認為他孤掌難鳴,實際上不是的,楊傅在內閣三人中最沒權力,因為沒權利,所以沒地位。三楊實際掌權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楊士奇負責百官,一個是楊榮負責內廷和邊關。

明英宗拿到權利之後,他認為這下百官該聽我的了吧。實際上沒有,為啥呢?因為楊榮、楊士奇的班底還在朝堂啊,他們當權的時候建立的規矩沒有變化啊。所以明英宗還是高興的太早了,在以後的土木堡之變中,都是這種沒有絕對權威和遺留的制度給他埋下了重大的禍根。

明朝皇帝都有一個壞毛病,為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明英宗在奪權成功之後,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殺掉三楊,追溯到底,將三楊的人統統拿下。建立皇帝權威,禁止挑戰皇權,但是明英宗太心慈手軟了,沒有這樣做,這就為後來的皇帝權威埋下了禍根。這個禍根就是文官集團可以挑戰皇權。

嘉靖皇帝並不是正統皇帝,只是撿了個大便宜當了皇帝而已,所以他的合法性,權威性都會受到質疑,不僅僅是文官集團,即使是皇族內部也如此。這就造成文官集團可以挑戰皇權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了,比如大禮儀之爭,就是如此。

明朝皇帝都有一個壞毛病,為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你想想如果皇帝可以說一不二,有幾個人敢爭大禮儀,有幾個人敢帶頭,有幾個人敢持續。嘉靖皇帝初執政沒有班底,所以剛開始他就示弱了,慢慢羽翼豐滿了,就開始反擊,想奪回皇權。可是他也犯了他老祖宗的錯誤,他在滅了楊廷和之時,應該直接將他的黨羽及規矩全部滅掉才是,這樣以後執政的時候才能暢通無阻。可惜嘉獎皇帝心太軟,結果就跟他的老祖宗一樣,想幹好皇帝吧,底下人跟他鬥,不想幹皇帝吧,還不行。他能表面上就這樣混一天是一天,然後利用他信任的內閣來執行他的政策。

你不感覺這些現象特別象天啟皇帝嗎?因為天啟皇帝發現利用內閣來執行自己的政策不合理!為啥呢,因為會造成內閣權利過大,內閣權利過大,如果控制好內閣當然是好辦事,但是控制不好內閣,那是養虎為患,所以天啟皇帝利用的是太監。

話回前文,嘉靖皇帝執政時期內閣的權利變大了,同時內閣更單一化,也就是內閣首輔獨裁製,其他副手基本沒啥權利了。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都如此。你說內閣老大的權利這麼大,皇帝不知道?沒有皇帝的縱容,他能有那麼大的權利嗎?

天啟皇帝時期的魏忠賢權利也夠大了吧,沒有皇帝的縱容,一個太監能有那麼大的權利嗎?

如果簡單的認為因為愛好,大權旁落,我感覺那太扯了,皇帝在傻,後邊還有一大幫子人呢,你以為就一個人能接近皇帝嗎?皇帝老婆能接近吧,皇帝老婆家人通過皇帝老婆可以傳話吧,皇帝偶爾也需要娛樂,也可以接近吧,皇帝無論咋樣還是要看奏章的吧。方式方法太多了,那為啥嘉靖皇帝那麼喜歡飛天,就兩條,1、愛好。2、掩飾。

但是他們都沒有造成明亡,因為他們的政策都可以通過內閣或大太監執行下去。

明朝皇帝都有一個壞毛病,為明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你認為開創大明中興的張居正不明白嗎?張居正的文章和奏章裡都有他支持獨裁的言論。張居正改革方法都不是他想出來的,只是到他這裡可以執行下去了,為啥能執行下去,因為他是絕對權威啊,你還真以為他是神人啊。

萬曆是張居正的學生,也深刻懂得這個道理啊,而且做到極致了,清算張居正,破了張居正建的規矩,大明朝不又延續了幾十年嗎。萬曆當朝也不錯啊,文治武功幹了不少。

天啟雖然沒有萬曆那麼牛,但是也弄了魏忠賢啊。起碼也沒倒吧。

崇禎皇帝上位之後,開始相信這些忠臣,清流了,結果呢?東林黨上臺除了吹,就是吹,啥事不幹,啥事不管,最後倒臺了。能不倒臺嗎。政策根本執行不下去,政令根本不出紫禁城能不倒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