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定期更新!

導讀:

國內國外有多少個名聲顯赫的企業,由於忽略企業的風險管理與內控,導致企業一夜之間傾家蕩產。長期以來,國內企業的發展多以犧牲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為代價,利益相關者平衡的破壞使企業失去了和諧的內部環境。

例如,國內一直將低勞動力價格作為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在一味壓制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廣東等地近十年民工工資按可比價格計算不漲反降,出現了民工荒、技工荒。企業經營者因為有廉價勞動力,寧願多用人工也不願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而廉價勞動力由於只能維持溫飽,沒有時間和經濟實力支付高昂的學習費用,廉價勞動力群體的素質難以提高,而低素質又導致低技術能力、低創新能力、低工資水平,如此惡性循環。利益相關者之間平衡破壞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原始的掠奪經濟,企業經營者為獲取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犧牲員工利益、客戶利益和社會利益。這種不和諧的利益體之間的關係相當於企業中的定時炸彈,企業的經營者將會為自己埋下的這顆定時炸彈付出高昂的代價。

您的公司或您在工作中是否面對以下困擾:

  1. 公司是否面臨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問題?
  2. 意識到風險存在,但對如何實施管理卻模糊不清?
  3. 在企業快速發展時,如何將風險早期識別並實施管理?
  4. 內控體系建設到什麼程度比較合適?
  5. 建立了制度就等於執行了風險管理麼?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這些現象的背後原因是:

  1. 戰略定位不明: 企業缺乏對產業願景的認識和自身的定位,無法組織和建立未來競爭所需的資源和競爭力
  2. 組織架構紊亂: 組織架構不能配合企業戰略的實施,難以整合提升資源
  3. 業務流程鬆散: 業務部門之間聯繫鬆散,職能重疊,缺乏信息共享機制,無法為企業創造附加價值
  4. 激勵機制不足: 缺乏全面完備的績效評估制度等激勵機制,人才的成長落後於企業的發展
  5. 信息技術缺乏: 信息系統較落後,信息技術運用程度較低,難以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6. 資金管理低效: 企業缺乏成熟的資金運用和投資管理技能,造成資金運用的低效率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 讓客戶滿意,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升顧客價值;
  • 讓員工滿意,為職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才實現價值的平臺,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構建人力資源增值的機制;
  • 讓股東滿意,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持續發展;
  • 讓政府滿意,按章納稅,守法經營,誠信為本;
  • 讓社會滿意,注意環境保護,支持公益事業,追求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統一已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中國企業不但面臨構建和諧利益相關群體的挑戰,而且面臨從不平衡發展向平衡協調發展的挑戰。

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各指標嚴重失衡。如財務指標失衡,短中長期利益失衡,產業運作和資本運作失衡,有形能力(硬件)與無形能力(軟件)發展的失衡。樹立企業科學發展觀,平衡利潤、銷售回款增長、資產週轉速度、資產負債率等主要財務指標,推行穩健的財務政策,平衡現金流,正確處理發展與調整的關係;平衡短期發展和中長期發展的關係,短期的發展,不以犧牲中長期的發展為代價;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協調發展;保持有形競爭和無形競爭能力同步提高,不斷推進文化、品牌、信譽、社會形象建設及學習創新能力培育。

這些是中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面臨的另一種挑戰。

關於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一)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