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菜,被古人称为“忘忧草”、“宜男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在农村有一句俗语“黄花菜都凉了”,说明了黄花菜在人们生活中是常见的。在黄花菜成熟的夏天采摘她时,一定要赶在正午时分黄花菜开花之前(花蕾状态)。若那时不摘,她便会开花,开出黄色花儿的黄花菜虽然美得炫目,却不适合食用,不利于加工。摘下黄花菜后,先要放进蒸笼里蒸上一阵,再铺在太阳底下晒干,最后用干净塑料袋装好封存。食用前从塑料袋中拿出,用清水浸泡一阵,方可炒食或开汤食用。

这种野菜,被古人称为“忘忧草”、“宜男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这种野菜,被古人称为“忘忧草”、“宜男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其实黄花菜在中国古代叫萱草,它寄托了古代先民太多的期望,被成为忘忧草、宜男草、更是“萱堂”来指母亲的居室,喻指母亲,使得萱草成为中国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之一。

《诗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这句的意思大致是:“到哪儿去找萱草,让我移到北堂来栽种?一心只想着他,使我忧思成病不能好。”那时候的人相信,萱草可以使人忘忧。从这里可以知道,萱草至少在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就已开始人工栽植了,并在古人心中奠定忘忧解颐的美好基础。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代表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以后,母亲居住的屋子也称萱堂,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它也成了中国的母亲花。《论语·季氏》述孔鲤趋庭接受其父孔丘训导之事,后以“椿庭”为父亲的代称。将“椿”、“萱”合称“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并茂

”。

嵇康《养生论》:“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旧俗,妇人有孕,常佩戴其花,以为宜得男也,所以又叫宜男草

这种野菜,被古人称为“忘忧草”、“宜男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方伟《萱草吟》:“六角初开映筚门,深秋时节似春温。浪游万里家何在,每对萱花忆母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花之前,我国早已把萱草花当作了母爱之花。

苏东坡:“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我国古代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因此也有椿萱并茂之说。)

这种野菜,被古人称为“忘忧草”、“宜男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这就是萱草,它是孩子希望母亲忘忧的草,是孩子爱与孝的代言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