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从不眨眼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因“颐和园”节俭了一回?

大清的皇帝讲究节俭,这一点并不不稀奇,稀奇的是,特爱花钱的乾隆皇帝也讲究节俭。

花钱从不眨眼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因“颐和园”节俭了一回?

每年3月,皇帝都会率领百官到乡下参与农耕,此举无非就是装模作样地下回地,假装一下形象工程,给全国农夫做个榜样。

这玩意,原本是汉人的讲究,满人在关外的时候,丝毫不讲究这个。但在进关之后,为了假装重视农耕,也不得不捡起旧把戏。

因此,每当皇帝下田的时候,都已经事先搭好了彩棚,无非就是为了装饰仪式的外观。但是这样的好景并不长,有一年,乾隆皇帝却突然不干了,并不是不耕田了,而是下诏不许搭彩棚了。

花钱从不眨眼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因“颐和园”节俭了一回?

每年花费几百两银子,用完即丢,简直太浪费了,以后没必要搭彩棚了。没错,的确每年省下了几百两银子。

不过,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乾隆可谓是最奢侈的一位皇帝。圆明园,就是在他手上建成的,为此花费的银两,是那个彩棚多少倍?

后来西太后想要给自己修行宫,为此还专门找到他。或许是巧合的原因,此时正值昆明湖操练水军,找到灵感和借口之后,于是才修了颐和园。你想想看,清朝之大,那么多江河,在哪不能操练,此时非要在北京旁边,显然就是为了省钱。这种方法也只有他能想出来,而且还能付诸实现。

花钱从不眨眼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因“颐和园”节俭了一回?

这项工程与之相比,虽然省了不少钱,却耗费了那么多人力。但对于这种皇帝来说,这件事儿一定要干的,而且还要下一道正式的诏令,绝非口头说一声就完了。

不管如何,只要诏令一下,自己就会被赞誉为节俭标兵。在他而言,并不会想到,因为这个彩棚就一直得到赞颂,而是觉得,只要我做了这么一件事,就会被人牢记。

花钱从不眨眼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因“颐和园”节俭了一回?

对于一个农业国度来说,如此大手笔的花钱,其实后果很严重。这也使得之后的几任皇帝,都抠门得要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