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村村有祠堂?以客家人为例

据一份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8月,福建拥有宗祠总数约在13272座,平均每万人拥有宗祠3.59座,宗祠总数全国名列第一,每万人拥有的宗祠数也是全国第一,在福建村村有祠堂,村中不光有总祠,各房各脉也有支祠,祠堂内供着着一脉相传的列祖列宗牌位,红白喜事也都在祠堂举办,逢年过节烧香祭祖也都在祠堂里,可见福建宗族文化多么盛行。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历史上从中原地区迁往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成为本地原住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的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为什么福建村村有祠堂?以客家人为例

一、围屋与祠堂。

客家人历史上不断的从中原地区迁往福建,和本地的土著争夺资源就不可避免,历史上明确记载于史册上的土客斗争就有数十起,为了一口井为了一亩地,可能引发数千人之间持械打斗,生死自负。围屋作为客家人移居他乡的建筑,建筑是便要首要考虑安全的因素,实时防御敌人的偷袭,围屋就是客家人在异乡安身立命的屏障,作为围屋的最中心的建筑必然是祠堂。

二、中原汉族南迁。

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强势入侵,对中原汉民奴役屠杀,不堪忍受的汉人被迫南迁,此次移民持续时间长达170多年,移民人口达百万众。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相互攻伐,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诈盘剥,民不聊生,后爆发黄巢起义,战争波及长江南北十数省,包括永嘉之乱中原汉民南迁之后的生活居住地,不得已客家人祖先再次南迁,这次南迁,延续到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公元1126年,发生靖康之乱,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民为躲避战乱和金人的奴役,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渡江南迁。随宋高宗南渡的臣民达百万众。

满族入关及以后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导致客家人再次迁徙,和出走海外。

每一次的迁徙就是离开生养之地先人归葬之所,一旦离开基本再无可能回乡祭祀,能带走的就是先人牌位,而集中安放牌位之所就是祠堂,面对迁徙路上的艰辛苦难,团体协作才能降低危险,相互提携帮助,造就了福建宗族文化的繁盛,祠堂作为宗亲文化的附属品也应运而生。

三、士族南迁,带来的儒家忠君爱家敬祖先的思想。

延续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的家国观念,在乡村形成了清一色的同姓聚落分布,保留非常完整的中原祭祀文化和习俗;再加上两宋时期,福建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在福建一直以来就具备着比其他地区更浓厚的敬祖情感。

在两宋时期的福建就出过,朱熹这样的大儒,在总结儒家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家国理念和宗族准则,从那时起福建的泉州就有这样的美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也正是从宋时开始,福建大大小小的家族走上了道德自治的道路,以耕读为纽带,科举画龙点睛,让大大小小的宗族村落呈现出浓厚的耕读文化气质。以宗族祠堂为纽带缅怀先祖美德传承优良家风,保持宗族团结共同抵抗外力。以血缘为纽带集中力量办大事,造就福建祠堂文化的昌盛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