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你要的书法知识都在这里

等你来关注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书法指南

关注

天气越来越热,出去一趟是烧烤,走路那是麻辣烫,游个泳那是水煮,回来的路上还要被生煎。那面对高温天气,古人们又是如何吐槽和降温的呢?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大热五首》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剧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赤日炎炎似火烧》

【明代】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和蔡仲谋苦热》

【宋】梅尧臣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苦热行》

【唐】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代】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秋前风雨顿凉》

【宋代】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没有电的年代,你可知古代人是如何消暑的,

都有哪些神器?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扇子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折叠扇

明·瞿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

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

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旁。

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扇子是首当其冲的最简单趁手的消夏用品。因为挥动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体表降温,又被称为“凉友”。扇子通常以鸟羽、竹制成。唐以前,扇子多以鸟羽为材,据说魏晋时期,身处炎热地区的吴楚之士常手执一把羽扇,诸葛亮就是典型代表。汉代竹编的扇子,常见圆形或方形。晋代,太子初立及纳妃时,还要供多种不同型号的竹扇。扇子流行得非常快,唐朝时已比较普遍。据说那时还有用皮制成的扇子,飒然成风,格外凉爽。除了扇风乘凉,扇子还演化出了不同的功用,比如用作仪仗的长柄大扇、美人用来遮面的团扇……它们或威武或娇媚,着实风情万种。

瓷枕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玉、石之类为天然凉物,夏天可以作为倚身之物,除祛暑热。汉朝时,“凭玉几、倚玉凭”乃是帝王级的清暑享受。据说,汉武帝宠幸董偃,在未央宫清凉殿中,以画石为床,罩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为董偃度夏。汉成帝时,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受宠。赵合德所居的昭阳殿中,便备有玉几玉床,白象牙簟等,还赠给赵飞燕琥珀枕、云母屏风、琉璃屏风等,都是清凉之器。到了唐朝,人们还曾以石棋盘贴腹祛热。可见玉石解暑的习俗流传不绝。

瓷枕也是一种极为特别的消暑物品。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格外凉快。据说清乾隆皇帝就很喜欢睡瓷枕,他曾题诗云:“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但是有人好奇,瓷枕睡起来不硌吗?文史专家告诉我们,这都不是事儿,瓷枕质地虽硬,但人们在入睡后会不断调整睡姿,保持身体的运动,这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凉屋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刘驸马水亭避暑

唐·刘禹锡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水有清凉的作用,而我们聪明的祖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凉屋应运而生。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的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类似水车的装置把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鹤冲天·白角簟

宋·周邦彦

白角簟,碧纱厨。梅雨乍晴初。

谢家池畔正清虚。香散嫩芙蕖。

日流金,风解愠。一弄素琴歌舞。

慢摇纨扇诉花笺。吟待晚凉天。

即凉席。古人常用藤、苇、竹等编织凉席,最昂贵的是象牙席。据说汉武帝时,曾经以象牙簟赐给宠妃李夫人。还有一种丝绢编织的凉席,在南朝梁人刘孝仪的形容中,使用时会觉得夏室已寒,想穿上冬天的裘袄,即便室外炎热如沸,也用不着扇子。语虽夸张,却可见其神奇的避暑效果。

竹夫人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送竹几与谢秀才

宋·苏轼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听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会感到好奇,什么是“竹夫人”?瞧瞧上图这只竹笼子,它就是“竹夫人”。《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一种用竹蔑编成的夏季抱着取凉的器具。

“竹夫人”是古代消暑用具,也被称为青奴、竹奴。制作时用打磨光滑的竹条编制,形成圆柱型。因为整体都是镂空编制的,天气热时放置在床上抱着入眠非常惬意。现在人们一到夏天都习惯用空调,虽然是高大尚的产品,但是由于家中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空调气温过低等原因,非常容易让人们患上‘空调病’。相对而言古人的纳凉方法就简单、实用多了,最重要的是有利于身体健康。利用竹子编制而成,通过镂空通风的原理缓解燥热的感觉,这样自然的纳凉方法才是最好的。现在在南方还有许多地方的人在使用这种古朴的纳凉工具。

冰鉴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周礼·天官·凌人

春始治鑑,凡外内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宾客共冰。

每到夏天都是各种冰镇饮料、雪糕的销售旺季,喝着冰镇饮料、啤酒,吹着小凉风,可谓一大享受。把时光倒退两千年,古代贵族的享受其实不比现代人差多少,冰箱加冷饮,其实古人也有。只不过古人的冰箱叫做“冰鉴”。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明了食物防腐保鲜的方法。《诗经》中就有奴隶冬日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饮用的记载。古籍《周礼》记载“祭祀共冰鉴”。“鉴”其实就是个盒子,里头放冰,再将食物放在冰的中间,起到对食物防腐保鲜的作用。由此可见,鉴是我国的冰箱之祖了。冰鉴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冰可使酒凉。当然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这“冰箱”还是无氟、冷暖两用的,绿色、低碳又环保。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微店精选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白金娟纸扇面

材质绢纸

规格扇形

制作手工制作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面对酷暑,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吐槽和消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