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便利跨年再開新門店,「便利·蜂窩」體系進一步完善

2017年聖誕節當天,猩便利智能自助便利店的茅臺路店正式開門迎客。加上不久之前的12月19日開業的古美路店,猩便利的智能自助便利店又增添了兩位新成員。據瞭解,除了新開業的兩家門店之外,近期還有一大波門店等著和消費者見面,民星路店、國和路店、江場路店、淮海中路店等9家門店將陸續開業。在2017飛速奔跑了半年的猩便利,在2018年也創造了“開門紅”。

猩便利跨年再開新門店,“便利·蜂窩”體系進一步完善

猩便利新開門店——古美路店

不同於“無人零售”概念的便利店,猩便利的智能自助便利店著力打造的是“自助掃碼付款結賬”、免排隊的便捷體驗,店內的員工會為用戶提供購物引導、調製飲品、加熱鮮食等多種服務,全方位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正如猩便利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司江華所言,便利店“無人”與否不是關鍵,關鍵是如何才能為用戶提供更近更快更好的服務。

在猩便利的智能便利店中,自有品牌商品佔到了近50%,涵蓋日用品、飲用水、生鮮、鮮食等多個品類,在行業中居於領先。在猩便利自建的鮮食生產基地投產之後,店內的盒飯、飯糰、壽司等鮮食均為猩便利自產。猩便利COO、前羅森中國資深副總裁曉村表示,未來便利店實力的比拼,要靠自有商品來實現。鮮食作為高頻高毛利的品類,更是選品的重中之重。 他同時透露,猩便利在無人便利架上建立“千架千面”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正在向“千店千面”作出探索和嘗試。

所謂“千店千面”,並不是指每一家店的SKU都不相同。便利店行業的規律就是20%的商品帶來80%的銷售額,這些高消費頻次的商品自然每家店都要有,此外,根據每家店的位置、覆蓋人群等不同特徵,還會匹配不同的商品品類與組合。“有了技術後臺和數據,用戶識別、畫像和需求洞察等這些傳統便利店行業的難點,在新型智能便利店中都一一找到了解決之道。”曉村表示。

智能自助便利店是猩便利“便利·蜂窩”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猩便利所構建的“白領通勤人群500米生活消費圈”的關鍵節點。“便利·蜂窩”由蜂王店、蜂巢店和多場景無人值守便利架組成的觸點構成的服務網絡,更近更快地提供精選商品和服務,通過重構人場貨,為消費者打造一個500米內的即時消費生活圈。

猩便利跨年再開新門店,“便利·蜂窩”體系進一步完善

在過去的半年之中,猩便利的無人值守便利架觸點拓展速度驚人,截至11月中旬已經突破3萬,智能自助便利店也在上海開出了10家,在2017年末到2018年初之際,智能便利店再添“新兵”,標誌著猩便利進一步織密了500米消費生活圈的網絡,向著“便利·蜂窩”的完整佈局又邁進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