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知道"蔬菜"的那些前世今生吗?

你知道"蔬菜"的那些前世今生吗?

拾沈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吃就少不了蔬菜。许多蔬菜,我们熟知它的名字,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蔬菜的命名,或源于形状,或源于口感,或源于产地……亦有因避讳而改名的,亦有讹传而远离其本意的。下面我将一一分析。

一、调味品。

1、葱。

古代亦称芤(音孔)。《本草》:"一名芤,一名菜伯。"也叫和事草,《清异录》:"葱,和羹众味,若药剂必用甘草也。所以《文言》曰和事草"。《本草纲目》云:"葱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诸物皆宜,故菜伯、和事。"

葱的繁体写法为"蔥"。葱茎中空形似烟囱,故曰蔥。至于叫芤就无需解释了。各种菜肴都可以放点葱,所以又叫菜伯,和事草。

2、蒜。

想了解蒜,必须知道"祘"为何物。"祘"指的是算筹。那么算筹又是什么呢?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它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蒜的蒜瓣大小相似,排列在一起形似算筹,所以叫蒜。

我们今天统称为蒜的,在古人眼里蒜与大蒜是不同的。晋人崔豹《古今注》:"蒜也俗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许子共围一株,箨幕裹之,名为胡蒜,万辛于小蒜,俗呼之为大蒜。"来自西域的大蒜,蒜瓣较多且比我们本土产的蒜更加辛辣。《博物志》:"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由此可知,中土所产的蒜,叫小蒜或蒜,来自西域的蒜叫大蒜、胡蒜,也称葫。

3、姜。

生姜因为根是紫色的,又叫茈(音紫)姜。原产于中国。《千字文》:"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姜的繁体字是薑。取边疆、疆界的意思,引申为挡、阻挡。

生姜可以除湿,将湿气挡在体外。《说文》:"姜,御湿之菜也。"也有认为能阻挡各种邪气。王安石《字说》:"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初。"

4、韭。

韭字由非和一组成,象形字。一代表土地,非像一蓬长在地上的野草。《说文》:"韭,菜名。一种而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韭得名于久。古人割韭菜也很讲究,《齐民要术》:"韭高三寸便剪,一岁之中不过五剪,凡剪不宜日中。"

5、茴香。

茴香也叫蘹香、舶茴香、八角茴香。《本草》苏颂曰:"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陶弘景曰:"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茴香得名于让有异味的食物的原味得以恢复,香味失而复回,故名茴香。茴香非本土所产,"自番舶来者",故称为舶茴香。又因茴香的籽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也称八角茴香。从茴香名称的来源看,新鲜的食材烹饪时是不要放茴香的。

另外还有几种调味料,虽非蔬菜,为了了解它们的名源,也一并归入此类。

6、酱。

酱有面酱、豆酱之分。大概面酱甜,豆酱咸。酱之所以为酱名,古人是这样解释的——汉刘熙《释名》:"酱者,将也。能制食物之毒,如将之平暴恶也。"汉蒙学《急就章》:"芜荑盐豉醯酢酱。"颜师古注:"酱以豆合面为之也。酱也,酱之为言将也,食之者酱,犹军之有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清异录》亦言:"酱,八珍主人也。"

总之,老饕们认为酱主导菜肴的味道,似军中的将军。

顺便说一下酱油。酱油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用大豆制作,风味相似且便宜,这才广为流传食用。肉剁成肉泥再酦酵生成的油,称为"醢"(音海,即肉酱油之意);另有在造酱时加入动物血液的酱称为醓(音贪),春秋时期便已食用。《诗经·大雅·行葺》:"醓醢以荐"(荐:进献)。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或豉油,以秋天酿造为最佳,又叫秋油。李时珍在《本草》中称为豆油。

7、醋。

醋,古称酢(音醋)、醯(音西)、苦酒(酿酒不成而醋自生,故曰苦酒)。古无醋字,汉代才出现醋字。日本至今仍把"米醋"称之为"米酢"。汉刘熙《释名》:"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措:安放,安排。醋能杀腥毒,柔济百味。故得名醋。

山西人喜欢,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续文献》:"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故谓狮吼为吃醋云。" 苏轼有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狮子吼成为老婆吃醋的代名词。

8、盐。

王莽云:"盐者,百肴之将",盐被称为百味之王。形容菜肴粗劣,常曰粗盐寡味。可见盐之重要。盐字的繁体是"鹽"。《说文》:"盐,咸也,从卤监声。"盐字为什么用监做声旁呢?繁体字中的"监""盐"写法分别是"監""鹽",两者的区别仅差个卤字。"監"字本义是人盯着水盘(皿)照看自己的容颜。盐字的初字是人盯着煮盐器皿中卤水的变化。监字的形象与盐字的形象相似。故借"監"音为"鹽"音。

《说文解字》:"古者,宿沙(即夙沙,古"宿"、"夙"通用)初作煮海盐。""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即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氏的,以海水煮卤,煎成盐。夙沙氏以海水制盐,是用火煎煮盐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初期盐的制作,直接安炉灶,架锅燃火煮。这种原始的煮盐费工时,耗燃料,产量少,盐价贵。在周朝时,天子专设掌盐政之官,叫"盐人"。《左传 襄公十七年》中有记载,齐灵公有一个宦官名夙沙卫,以此可以推测发明煮盐方法的夙沙氏大概是齐国人。

9、豉。

豆豉, 普通话读dòu chǐ。豆豉也有读dòu shǐ[方言](豆矢)。一种豆制食品。一般用黄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豆豉,古代称为"幽菽",也叫"嗜"。《释名》:"豉,嗜也。"人们喜食此物,故名之曰豉。幽菽:幽,暗;菽,豆子。把煮熟豆子加盐,放在瓮中密封而成,所以叫幽菽。

二、瓜类。

金文"瓜"字,像藤蔓分叉处悬结一瓜的形状。由于瓜的形状不易辨认,所以为了表示"瓜",就连带把瓜蔓也画了出来。所以"ㄙ"是瓜的果实,外面的"丿""ㄧ""ㄟ"是瓜蔓。《说文解字》:"瓜也,象形"。瓜是葫芦科植物,种类甚多。果实可作蔬菜或水果,有的还可作杂粮和饲料。亦指这类植物的果实。

1、黄瓜。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李时珍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本草》陈藏器曰:"胡瓜,北人避讳石勒,改呼黄瓜,至今因之。"石勒,后赵王朝的建立者,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而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因胡瓜老时通体金黄,所以改名叫黄瓜。

2、菜瓜。

菜瓜又叫越瓜、酱瓜。因盛产于越地(今浙江诸地),故言之曰越瓜。又因生吃口感不好,但腌制成酱瓜佐餐极佳,又叫菜瓜。《本草》:"越瓜,一名菜瓜。"陈藏器曰:"越瓜生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当果食之,亦可糟藏。"《学圃杂疏》:"瓜之不堪生食,而堪酱食者,曰菜瓜。以甜酱渍之,为蔬中佳品。"

3、冬瓜。

在诸瓜中,冬瓜从名字来看最有趣,明明生于夏季,却偏偏叫冬瓜。清人《格物论》:"一种瓜名冬瓜,大三四尺,围长四五尺,有毛,绿色生自然白粉。"《本草》李时珍曰:"嫩时绿色有毛,老则苍色有粉。"原来冬瓜因瓜熟之际,瓜皮表面会蒙上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很像冬天的白霜,因此名之曰冬瓜,也称为"白瓜"。

4、西瓜。

西瓜又叫夏瓜、寒瓜。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由此可见,西瓜来自西域,所以叫西瓜就不奇怪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本草纲目》李时珍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441年-513年)《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因西瓜性寒解热,称寒瓜。从上述文献中可知,西瓜在我国古已有之。李时珍认为南北朝时,浙江都已经种植,只不过不叫西瓜,且全国范围内种植也不普遍。更有甚者,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

另外,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我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

5、南瓜。

又名番瓜、饭瓜、番南瓜、缅瓜、倭瓜、金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南瓜非中土所有,是南番之瓜的简称,也叫番瓜。可以当饭吃又叫饭瓜。色泽金黄可叫金瓜。误以为自日本传入,又有了倭瓜之名。

南瓜的原产地在南美,哥伦布带回欧洲,后传入印度、缅甸。南瓜有缅瓜的叫法,大概是由缅甸传入我国的,这也与李时珍的说法是一致的。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南方的南瓜沿大运河向北移栽,特别是山东,成了北方南瓜种植重镇,人们开始意识到此瓜应自南来,"南瓜"之称开始流行。

6、丝瓜。

又名天罗、布瓜。《本草》李时珍:"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学圃杂疏》:"丝瓜,一名天丝瓜,又天罗,又布瓜,又蛮瓜。"正如李时珍所言,丝瓜老时,内部结构如丝状物所以叫丝瓜。罗的原意为捕鸟的网,是顶部挂在高处的锥形网,故有"天罗地网"之说 。此瓜藤蔓攀爬于高大乔木之上,形如一张大网,故名天罗。原产印度,从南洋传入我国,所以又叫蛮瓜。布瓜则源于丝瓜。

三、豆类。

豆在汉朝以前是指一种容器,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豆,古食肉器也。"《》:"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也就是说,木制的高脚盘叫豆,竹制的叫笾,陶制的叫登。当然这只是《尔雅》中的说法。后世把这种形制的容器,不管是什么材料制造的统称豆。

豆是容器,那么我们今天吃的豆子叫什么?古人把我们今所食用的豆子叫做菽。菽,读作shū。篆文写作"尗",形象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春秋·考异邮》:"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汉代以前叫尗,汉时叫豆,(明代)字写作菽。菽是豆类的总称,但是大豆叫菽,豆苗叫藿,小豆叫荅。汉代以豆代菽是因为"豆"当时与"菽"同音。"豆"读"叔"音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存留。如"澍" "樹" "裋" "尌""豎"等以豆为声旁的形声字,仍然读shu,至于豆什么时候转音dou就无从考证了。

1、 豇豆。

豇豆俗称:长豆角、长子豆、豆角。据文献记载,北宋时《》一书即有"豇"字。北宋《》有豇豆的记载;说明我国最迟在宋代已经普遍种植了。《本草》:"豇豆,一名䜶豆雙(豆字旁+雙字)。"李时珍曰:"此豆红色居多,英必双生,故有䜶豆雙(豆字旁+雙字)之名。"䜶即绛,绛:红色。花开成对, 所以叫䜶豆雙(豆字旁+雙字,音绛双),又叫做豇豆。

2、蚕豆。

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南豆。

《学圃杂疏》:"初熟甘香,其种自云南来着,绝大而佳。"其种来自云南,所以有南豆之称。《本草》李时珍曰:"豆荚如老蚕,故名。"因其豆荚似蚕,所以得蚕豆之名。王祯《农书》:"蚕时始熟,故名。"王祯则认为蚕豆之名源于其成熟于养蚕的季节。《太平御览》云:"张骞使外国, 得胡豆种归。"《太平》则认为蚕豆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所以又叫胡豆。因其形似罗汉头故得名罗汉豆、佛豆。

此外,黄豆、绿豆、黑豆,源于各自颜色而得名。

四、菜蔬。

1、 白菜。

也叫大白菜,包心白菜。西周时期没有白菜这一概念。先民们把白菜叫做菘。所谓"春韭晚菘"。南北朝时,南方的白菜栽培已相当发达。唐、宋时期,白菜才传入北方。《埤雅》:"菘性凌冬晚调。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靑白色。"李时珍曰:"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谱》:"菘,一名白菜。以其茎色白也。亦有带青色者,然本丰茎阔,迥非油菜。"白菜之所以叫菘,是因为白菜像松树一样冬天不凋零,茎是白色的又叫白菜。不同于油菜(南方人叫青菜)。菘其实就是今天的大白菜。

2、芸薹。

《本草纲目》李时珍曰:"芸苔:寒菜,胡菜,苔菜,油菜。此菜易起苔,须采苔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苔;而淮人谓之苔芥,即今油菜,为其子可榨油也。羌、陇、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种此菜,能历霜雪。种自胡来,故服虔《通俗文》谓之胡菜,而胡洽居士《百病方》谓之寒菜,皆取此意。或云塞外有云台戎始种此菜,故名亦通。"按李时珍的说法,芸薹,容易起苔,且一蓬蓬的菜薹像一堆堆的云,所以叫芸薹。因菜籽可榨油,所以又叫油菜(不同于我们今天南方普遍种植的油菜,我们今天种的油菜是欧洲油菜)。因早先产地在寒冷的西北,又叫寒菜,也有说种子来自西域胡人,所以又叫胡菜。更有说塞外有一个叫云台戎的少数民族,是他们最早种此菜的,所以叫云台,也能说得通。《谱》曰:"子可榨油,故一名油菜。形似菘而本消,茎狭,叶锐。俗呼青菜,以色较深也。"《谱》指出了芸薹与白菜的不同:本消,茎狭,叶锐而且颜色较深。

3、芥菜。

此菜成于腊月,故名曰腊菜。在皖东一带,也叫盖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我国原生蔬菜 。常无毛,有时幼茎及叶具刺毛,带粉霜,有辣味;叶茎多腌制成咸菜。芥菜种类甚多。芥菜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农书》:"其气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刚介之象。"芥菜得名于其味辛辣,如人之耿介,故曰芥菜。

4、 雪里蕻。

雪里蕻又叫:雪菜、雪里红、春不老、霜不老。蕻hong。《》:蕻,茂也。蕻,茂盛的意思。庄稼长得过于茂盛而倒伏或者密度太大而不结籽实,也称常说庄稼长蕻得了。此菜即使在大雪天里也能生长茂盛故称雪里蕻。滑浩《野菜谱》:"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 把雪里蕻写成雪里红是一种错误的。此菜经霜尤嫩,春天亦然,故曰霜不老、春不老。

5、萝卜。

萝卜古称莱菔、芦萉、雹突、紫花菘、温菘、土酥。莱菔俗名萝卜。

《尔雅》:"突,蘆萉。"孙炎注云:"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俗名雹突。一名芦萉是也。"《通志》:"莱菔,一名雹突,一名温菘,一名紫花菘,吴名楚菘,岭南名秦菘,河朔呼芦菔,俗称蘿葡。"《农书》:"北人种蘿葡,一种四名: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蘿葡,冬曰土酥,言其洁白如酥也。"《本草》李时珍曰:"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莱菔乃根名。

由此可知萝卜因开紫花故称紫花菘,性温又称温菘。根部突出又叫雹突。《农书》进一步将四季中的萝卜分别叫做破地锥,夏生,蘿葡,土酥。李时珍则指出萝卜的植株叫菘,根则叫莱菔。《本草》李时珍曰:"陆佃乃言莱菔能制面毒,是来牟之所服,以菔音服,盖亦就文起义耳"。萝卜古称莱菔,莱菔又是什么意思呢?莱菔是"来牟之所服"的省语。来牟即来麰。来:小麦。麰:大麦。来麰泛指麦子。莱菔的原意就是吃麦子。依陆佃的说法,萝卜多吃会生面毒,吃麦子可以治愈,因此把这种植物就叫做莱菔。莱菔又怎转化成萝卜呢?李时珍曰:"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芦萉(芦通莱,萉通菔)、莱菔、蘿葡发音相近,后渐渐以讹传讹传为萝卜了。

6、菠菜。

菠菜又叫波斯菜、菠薐、菠柃、鹦鹉菜、红根菜。

《嘉话录》:"菠薐,种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是颇陵国之种,讹为波棱耳。"菠薐产地为西域颇棱国,种子是由僧人传入的,故名为波棱、菠薐、菠柃。《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斯罗国献波棱菜,类红兰,实如蒺藜。"《本草》李时珍曰:"方士隐名为波斯草。"

菠菜是二千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菜蔬,也叫做"波斯草",唐朝时由尼泊尔人带入中国。唐代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1年),尼泊尔国王那拉提波把菠菜从波斯拿来,作为一件礼物,派使臣送到长安,献给唐皇。这就是菠菜被叫做"菠薐菜"的原因,后简化为"菠菜"。

7、笋。

别称妒母草。

《尔雅》:"笋,竹萌。"《说文》:"笋,竹胎。"《尔雅》与《说文》都是对竹子的释义。并没有说明笋名的来源。《埤雅》:"旬内为筍,旬外为竹,故字从旬。"笋,繁体写作"筍"。按《埤雅》的说法,破土之竹,十日内可称为笋,十日后就只能叫竹子了。《埤雅》:"今(宋时)谓竹为妒母草,谓笋生六日而齐母也。" 初生之笋六天就可以长到母竹的高度。有趣的是,古人还认为竹子一代更比一代高。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竹名妬(妒)母,后笋之生必高前笋"。如此言不虚,今之竹高,恐破天矣!

8、莴苣。

别称千金菜。

分为叶用莴苣,如生菜;茎用莴苣,如莴笋。《清异录》:"名千金菜。呙国使者来,隋人求得其种,酬之甚厚,故名。"文献上确有记载,秦汉时期,在西域地区丝绸古道上有一小国,名为呙国。今处何处、存亡时间已不可考。被称为千金菜的莴笋就是隋人花费大量的金钱从呙国人手中买来的种子。葛洪在《肘后方》中,将之称为莴苣菜,可见魏晋时期,莴笋在我国已经普及。

9、莼菜。

又称水葵、莼、马蹄菜、湖菜。

《齐民要术》云:莼性纯,而易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茎瘦而叶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谓之莼菜。并得葵名。"《本草纲目》亦云:"字作莼,从纯。纯乃丝名,其茎似之故也。"《齐民要术》认为性纯得名。《本草纲目》则认为茎似纯(无杂色的丝)而得名。何以得名水葵?葵在古代是不可或缺的的菜蔬。《急就章》列菜名十三,均以葵居首。《齐民要术》卷三将葵列为蔬菜首篇。《本草纲目·草五· 葵》说:"古者葵为五菜之主。" 葵吃起来有点像我们今天吃木耳菜,口感有些粘滑。莼菜也是一样的粘滑,又因生在水中,故得名水葵。形似马蹄,布于湖中,又有马蹄菜、湖菜之谓。

10、苋菜。

苋菜原产中国,甲骨文中已有"苋"字。自古就作为野菜食用。叶有绿、红、暗紫等色,以色红者较好,称为红苋、赤苋。苋得名于高大易见。《埤雅》:"苋之茎、叶,皆高大而易见,故其字以见,指事也。"

11、芋。

古称蹲鸱[ dūn chī ]即今之芋。中国是芋的原产地。《史记 货殖列传》:"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晋 左思 《蜀都赋》:"交让所植,蹲鴟所伏。" 刘逵 注:"蹲鴟,大芋也。"大芋,头的形状很像蹲着的猫头鹰,故古人形象地称之为蹲鸱。"蜀中产芋,形圆而大,状若蹲鸱,谓之芋魁。"

《说文》徐铉注云:"芋,犹吁也。大叶根实,骇吁人也。吁音芋,疑怪貌。""吁"本是叹词,此物因叶大根实让人惊叹,故名之曰芋。

12、荠菜。

我国是荠菜的原产地。先民们早就食用荠菜。《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尔雅》:"蒫(音搓),荠实。邢疏:荠味甘,人取叶作菹(音zu腌菜)及羹,亦佳。"《本草》李时珍曰:"荠生济泽,故谓之荠。释家取其茎做挑灯杖,可避蚊蛾,谓之护生草。……其子名蒫,音嵯。"荠菜多生于陂泽池边,故得名荠菜。僧人用荠菜的杆拨灯,据说可免蛾蚊飞虫蹈火,故名护生草。荠菜籽叫蒫。

13、蕨菜。

《说文》:"蕨,鳖也。"陆玑《诗疏》:"蕨,山菜也。-----周秦曰蕨,齐鲁曰鳖。"《埤雅》:"蹶,初生无叶,状如雀足之拳,又如其足之蹶,故谓之蕨。"蕨初生时茎部顶端形状卷曲,像雀足拳曲,又像雀足跌倒的样子。

《诗 释文》:"蕨,初生似鳖脚,故名焉。"蕨菜刚刚长出来时像鳖的爪子,所以叫鳖。

14、芹菜。

别称楚葵。

芹菜,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我国在西周时就已经食用。《诗经·采菽》"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诗经 泮水》"思乐泮水,言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说明我国当时是采食野生的水芹。旱芹又被称为胡芹,来自西域。《本草》陶曰:"斳,俗字作芹。"《别录》苏恭曰:"水斳,即芹菜也。"李时珍曰:"斳,当作蕲,从屮,斳谐声也。后写作芹,从斤,亦谐声也。"《吕氏春秋》:"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云梦,楚地也。楚有蕲州、蕲县具音淇。" 宋罗愿《尔雅翼》云:"(蕲)地多产芹,故字从芹,蕲亦音芹。"元熊忠 《韵会》:"蕲,渠斤切,音芹。"说明蕲字在宋元时期都发芹因。芹菜因产蕲地,且有芹音,所以叫芹。蕲地属于古楚国,又叫楚葵。

15、花生。

花生是落花生的简称,意即落花而生实。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

《福清县志》:"出外国,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中心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

16、芝麻。

又名巨胜、方茎、狗虱、脂麻 (俗作芝麻)。时珍曰:"沈存中《笔谈》云:胡麻即今油麻,更无他说。古者中国止有大麻,其实为。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巨胜即胡麻之角巨如方胜者,非二物也。"方茎以茎名,狗虱以形名,油麻、脂麻谓其多脂油也。

《事物原始》:"张骞得其种,植于中国,名胡麻。石勒时改为芝麻。隋大业四年改曰交麻。"《尔雅翼》:"巨胜,胡麻之黑者。"《本草》李时珍:"胡麻即脂麻也。------苏恭以四棱为胡麻,八棱为巨胜,止谓其房胜巨大也。胡麻因避讳改名曰芝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