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保持童心與教養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保持童心與教養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習慣以成年人的視角去看待事情,殊不知,其實孩子們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自己對事件的理解,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創造力,他們具有的時代感,已經不是家長們以固守的思維可以感受到的。如果家長還是以脫離年齡特點的教育方式跟孩子相處,很容易造成跟孩子之間的親子問題,甚至教育失敗。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可是我們一做了父母就一味以成人的心情要求孩子。如果家長能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將心比心”,遇到問題替孩子設身處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會改變。

孩子們快樂,是因為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和小朋友吵架了,不會很大人一樣,和誰鬧翻了臉,便會老死不相往來,他們很快樂就會忘掉,不會記仇;挨家長訓斥了,即使是哭了,也會很快就破涕為笑;受到老師批評了,他們也不會老是懷恨在心。他們當哭則哭,當笑則笑,受到表揚,便高興得又蹦又跳,受到批評便掉淚珠,絕不會掩飾和做作。哲人雅斯貝爾斯說:“我們常能從孩子的言談中,聽到觸及哲學奧秘的話來”,可悲的是,歲月把一個個小天使改造成了大俗人。

父母保持童心與教養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作為成人生活的社會環境非常複雜,受後天各種不好觀念的主宰。先天的純真善良也隨之一點點的消蝕風化,於是很多家長都在不斷提醒孩子:生活比你想象的複雜得多。於是,孩子們的思想漸漸變複雜了,眼神也複雜了,眼中少了淳樸、善良、清純、天真。多了世故、怨恨、狡猾、虛偽。隨著年齡閱歷、文化知識的增長,頭腦變得成熟複雜,也就失去了先天的慧眼。開始會睜著眼睛說瞎話、遇事會睜隻眼閉隻眼,一切都模糊不清了,於是,隨波逐流,分不清孰是孰非,甚至善惡不明,喪失了本真的自我。

誠然,人都會一天一天地變老,這是我們無法抵禦的自然規律,也是目前科學所不能改變的現實。然而,人可以天天變老,但我們的童心是萬萬不能泯滅的。因為,如果沒有了童心,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會變得蒼白無色,心靈的花朵也就會隨之漸漸地枯萎,整個的精神世界就會被憂愁煩惱所籠罩,這樣的生命狀態是無法好好生活的,跟孩子溝通也將缺少健康與快樂變得無滋無味。

“每一個孩子在思想觀點、感情、感受、快樂、不安、憂愁方面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誰瞭解孩子的心理,誰就會贏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動權;反之,則會產生頂牛現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費力而不討好。”

父母保持童心與教養孩子之間的關係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個體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作為父母,能夠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童心,也是讓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因素。

如果你願意嘗試可以先從以下這些方面去改善:

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這樣在你的眼裡一切都是美好的,你才能擺脫世俗的束縛,排解世故的眼光,輕鬆地找到自己的生活,快樂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其次要真誠。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真誠地對待自己和朋友,少一分矯柔造作,多一分真情實感,也是能保持童真的一種方法。

第三要樂觀。用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世界,永遠保持向上的激情,就能永葆青春,永保童真。雖然我們的臉上不能永遠光華,但我們的心卻是永遠年輕,充滿激情。

第四要簡單。應該化繁為簡,減少慾念,低配人生,擺脫世俗的圓滑,簡單真實地做人,簡單樸實地生活,用善良、率真、坦蕩的心閱讀世界,還生命真實自然的本性,讓有限的人生過得輕鬆快樂些、簡單充實些。

父母保持童心與教養孩子之間的關係

第五要運動。運動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排除體內一些致鬱廢物,轉移人的注意力,宣洩人的壓抑情緒。人生需要我們運動起來,而不是用放縱的方式來消遣自己不愉悅的心情,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感受運動帶給我們無盡的歡暢和快感;感受與工作與學習毫不相關的運動,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感受運動的別緻人生,強健自己的體魄,培養自己積極向上的心態。

第六有興趣愛好。現在的人不是電腦就是手機,對於其他的興趣愛好幾乎為零。可以重拾自己以前想做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培養一項或者兩項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繪畫、釣魚、跳舞......當你開始以後,堅持一段時間,會發現自己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心。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我們無法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志去製造人生,但是我們可以重拾童心,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理解孩子,給他們更好的養育!

任淑一

親子教育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教育作家、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繪畫心理諮詢師,沙盤遊戲治療師、原創文章億萬瀏覽量。專注於0-18歲兒童的成長教育,性格培養,心理指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